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天皇的表弟真的被中國游擊隊活捉了?

在過去許多文史資料中,都有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天皇表弟赤本大佐被游擊隊活捉”的記載,不過,這可能只是一個誤傳而已。

1939年4月26日上午,八路軍冀東二支隊隊部的賈振遠、手槍班的馬蘭田、五大隊副隊長年煥興等人化裝成老百姓,在遵化城北的張家墳邊幫老鄉脫坯,邊執行偵察任務。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天皇的表弟真的被中國游擊隊活捉了?

抗日戰爭中的八路軍游擊隊

快到中午的時候,從西邊來了三個人,走在前邊的是二支隊一名之前被俘的戰士,叫王振西(也有的資料寫作王振錫,並稱他是偽軍),而他身後跟著兩個商人打扮的人。王振西走近之後,認出是賈振遠、馬蘭田等同志,即打手勢讓他們做好準備,並低聲提醒說“後邊是敵人”。

王振西身後的兩個敵人並未警惕,很快的走近了,賈振遠、馬蘭田、年煥興等人迅速拔出手槍逼住他們,將兩人繳了械。這時,王振西說:“捉住的這兩個,一個是日本憲兵隊長,一個是翻譯。”同時王振西說,敵人的大部隊就在不遠的地方,得趕緊撤離。

不過那個日本鬼子並不肯走,後來年煥興找來了繩子把他捆上後才連拉帶拽往侯家寨撤退。在撤離的過程中,賈振遠盤問了那個孫姓的翻譯,翻譯稱這個日本人是憲兵大佐,叫赤本。快到侯家寨的時候,鬼子大隊漸漸的追近了,槍聲也密集了起來。聽見了槍聲,赤本更不肯走了,幾個人費了很大的氣力才把他侯家寨北邊長城樓子裡,並開始審問。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天皇的表弟真的被中國游擊隊活捉了?

抗日戰爭中被八路軍俘虜的日軍

赤本嘴裡嘰裡呱啦的叫著,翻譯說他要找冀東二支隊的負責人包森,想和包森見面。這時槍聲更近了,幾個人商議之後,為了方便行動減小目標,決定放了孫姓翻譯,並繼續北撤。傍晚時,一行人來到了馬蹄峪北邊開莊柳樹溝子,在這兒吃了點飯。再想走時,赤本卻跪在地上,撕開衣襟露出一個系在脖子上小銅佛,嘴裡不停的唸叨,似乎是在唸佛。一個戰士去拉他,卻被他一腳踹倒,幾個人衝上去按住他,他嚷著又跪在地上。這時賈振遠在和年煥興商量之後,對大家說,鬼子肯定會緊追不放,乾脆把赤本處決得了。

於是王振西(一說是年煥興)跑到老鄉家裡拿了一把斧頭,照著赤本的腦袋連砍三斧,赤本即倒斃了。隨後幾個人把赤本拉到房子北邊的河溝裡挖坑埋掉,並插了柳枝作記號。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天皇的表弟真的被中國游擊隊活捉了?

冀東抗戰紀念館中稱是年煥興砍死了赤本

此後,幾個人分頭撤退,賈振遠、王振西與馬蘭田一路。在路上,王振西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原來1939年的春季大掃蕩過後,赤本認為八路軍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就是沒抓住抗日英雄包森(原名趙寶森),於是狂妄的赤本想找機會與包森見面,勸他投降,如若勸降不成,再設法捕捉。

恰好此時王振西被俘,有人向赤本告密說王振西是包森的警衛,赤本即提審王振西,讓他帶路去找包森。王振西將計就計,假意答應日寇願意帶路去尋找包森,再伺機逃脫。他尋思,要是遇見了自己人,說不定還能消滅幾個鬼子。在“尋找”包森的路上,王振西對赤本說,你帶著這麼多人,包森看見了肯定會跑,那就前功盡棄了。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天皇的表弟真的被中國游擊隊活捉了?

抗日傳奇英雄包森

赤本一聽有道理,何況他覺得經過掃蕩,八路軍肯定差不多了,於是跟翻譯都換上了便裝,讓大部隊留在後邊,要跟著王振西去找包森面談。他哪裡知道八路軍的游擊隊早化整為零,在村野裡四處活動時刻準備打擊敵人,他正好撞上了八路軍游擊隊的槍口。赤本被俘之後,日軍曾多次懸賞尋求他的下落,卻不知他已被處決了。

那麼這個赤本到底是什麼人呢?在1941年2月9日出版的《新華日報》上,對他是這麼描述的:“赤本大佐是日本天皇的表弟,新任日本皇軍冀東憲兵司令,年青英俊,具有日本少壯派軍人目空一切的高傲氣質。”此後,有許多文史資料也都稱赤本是日本天皇的表弟。但近年來,有的人對赤本“天皇表弟”的身份和職務提出了質疑。

2010年,一名叫“瀚海存真”的網友曾發文稱他查證過日本天皇家族圖譜,但並沒有赤木姓氏的記載;同時他認為日軍等級森嚴,1939年遵化憲兵隊的上一級單位天津憲兵隊隊長村野直弘軍銜不過是中佐,不可能下屬分隊的隊長反而是大佐。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天皇的表弟真的被中國游擊隊活捉了?

瀚海存真的網文

後來,原唐山文聯副秘書長、作家閻瑞賡在閻瑞賡在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唐山文化娛樂廣播採訪時也透露,活捉赤本這件事是真的,但赤本的真名叫池本信次郎,並非皇族,且當時只是個曹長。他說這是他的朋友在日本訪問時,從檔案館查到的。不過日方的檔案顯示,池本信次郎是4月15日被俘的,並把年煥興的名字寫成了年漢卿。

那為什麼池本信次郎會變成“天皇表弟”的呢?許多人猜測可能是當時與池本一起被俘的翻譯為了逃命,故意誇大了池本的身份,而當時許多細節又無法查證,於是就這麼錯下去了。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天皇的表弟真的被中國游擊隊活捉了?

閻瑞賡博客截圖

同時,在一些資料中,強調活捉池本是包森佈下的局,稱王振西是故意被俘或被俘後包森派人溝通而設下的計。但在當事人之一的馬蘭田的回憶文章《生擒日本憲兵大佐赤木》中(見1984年《遵化史話第1輯》),並沒有提到這一點。同時,在2008年出版的《遵化人》一書中,在描寫王振西的事蹟時,也明確提到他的被捕和帶池本“尋找”包森都是他個人的遭遇和行為。

活捉池本主要人物結局:

王振西:1941年12月26日在參加東雙城子戰鬥時腳後跟被手榴彈炸傷,由於一直在火線,因此未能得到及時醫療。凍傷加重了彈傷,又無好的醫藥治療,最後感染破傷風,於1942年1月2日光榮犧牲,享年39歲。

年煥興:1945年7月被日軍抓捕,儘管日軍威逼利誘,但年煥興並未動搖。他在獄中曾組織越獄暴動,日軍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決定判處年煥興死刑。但第一次因手續不全作罷,第二次又因天降大雨而無法開大會未遂,之後日本宣佈投降,年煥興才脫險。從監獄出來之後,因身體非常虛弱,年煥興回老家休養,但在建國後的運動中,他因曾被日軍逮捕受到衝擊並於1973年去世。1983年,年煥興獲得平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馬蘭田:建國後曾在北京鍛壓機床廠工作,於1998年1月7日逝世。

賈振遠:不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