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讓初衷良好的支教變了味,鍍金還是應付差事?

切莫讓初衷良好的支教變了味,鍍金還是應付差事?

從城鎮選派優秀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鄉村學校支教,本來是一項均衡教育資源,扶持鄉村教育的措施。國家非常重視,出臺了相應的措施,並將其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要求。這樣一項對鄉村教育發展有著極其重要意義的工作,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在某學校集中將孕婦安排去支教事件發生後,引發了網友對支教的一輪吐槽。

去支教是為了鍍金。由於國家政策規定,青年教師評聘高一級職稱,需要從事基層教育的經歷。有人就將就將去支教滿足職稱評審條件稱為鍍金。雖然這種看法有一定偏頗,但也確實是一種具體情況。這就導致有一部分網友從評論孕婦去支教事件事從這一角度進行評論。其實這種為了評審職稱主動去鄉村支教也是一種積極的做法,但如果真是利用懷孕不安排課這樣的機會避開實際支教卻又取得支教經歷,那就非常不可取了。

切莫讓初衷良好的支教變了味,鍍金還是應付差事?

切莫讓初衷良好的支教變了味,鍍金還是應付差事?

被支教單位對有人來支教並不熱情。​有網友評論去鄉村支教時,並沒有受到重視和歡迎。因為這樣打亂了被支教學校原來的教學秩序。這裡面就有一個明顯的問題,被支教的學校原有教師已經能正常進行教學,這時安排支教教師就應該是特別優秀的教師,主要是對鄉村學校的教師進行提高,而不主要是代課。

切莫讓初衷良好的支教變了味,鍍金還是應付差事?

支教人員工作不認真,沒有發揮良好作用。​有網友朋友反映,前去支教的老師搞特殊,人家原來的教師上下班打卡,支教教師不但不打卡,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只有上課的時間去上課。這樣的支教不但不能起到支教的作用,反而影響了被支教單位的工作秩序,影響極其惡劣。

有關部門對支教工作應付差事。

支教本來是一件很嚴肅的工作,有些教育主管部門或者是支教教師派出單位,不是從支教的初衷出發,而是應付差事。這次集中安排孕婦支教的事件,就明顯的有著應付差事的嫌疑,學校超編,要去支教,就這安排了一批孕婦,這事既不影響自己的工作,又完成了支教任務。

有些校長在支教工作中徇私情。有一位支教教師在被支教工作中表現很好,和被支教學校的老師關係處得較好。當被支教學校老師問她為什麼身體情況不是太好還被派出支教時,傷心地說她們學校派出來支教的全都是沒有背景和沒有關係的。

切莫讓初衷良好的支教變了味,鍍金還是應付差事?

以上各種情況雖然不是普遍現象,但也說明支教工作這樣一項旨在均衡教育資源的有力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變味的情況。這反應了部分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負責人,不能正確執行中央有關規定,缺乏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甚至有個別人徇私舞弊,搞不正之風,這種現象必須得到徹底的糾正。

支教工作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各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認真對待。要充分調查研究,對哪些學校可以派出教師,哪些學校需要接受支教教師,需要什麼樣的支教教師,支教教師的管理和考核,支教老師的待遇落實都應該有統一的部署和整體的計劃,這樣才能防止各種不正常現象,讓支教活動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切莫讓初衷良好的支教變了味,鍍金還是應付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