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账户,为什么没人提了?

社保大幅亏空无以为继,以前有人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产补充坐实即可,现在,这种声音没了,原因在哪里?

现在社保入不敷出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量40、50、60后进入退休阶段,而我们的父辈,由于社保在80年代才全面推行,他们确实交的少、时间短,现在,光靠在职人员那点社保金,整个社保系统开始入不敷出,无法维续。

所以问题在于,我们的父辈,在当年全民所有制经济下,一心一意做贡献,个人所得仅能维持基本生存需求,创造的财富都被收归了国有经济账下,我们的国家,也依靠几代人的付出,依靠这种原始积累和体制,才能在短短40年实现了突飞猛进甚至弯道超车,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账户,为什么没人提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行不行?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综合国力雄厚,特别是国企财力雄厚,2017年78家央企实现利润14230.8亿元,首次突破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截止2017年,央企资产总额超过53万亿元,境外资产总额超过6万亿元。

2018上半年,央企收入14.7亿元,利润8877.9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看到这些数字,人民群众是开心的,我们国有企业有钱,我们都是贡献者。

与此同时,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社保累计亏空4.7万亿(空账),随着老龄化加速,社保支出压力太大,因此,穷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乃至危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然而,目前我们看到的方案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延迟退休,让大家晚几年领退休金。二是加强社保征缴,利用税务部门的威慑力,提高收入来源。

不得不说,这两个方向,不能算错,也可以缓解一些问题。但产生的连锁反应,有关部门评估过没有?

更让人疑惑的是,全民创造的财富,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就不在议事日程了?甚至已经无人提及这种途径。

比如,央企53万亿总资产,年度利润1.4万亿,如果逐年划转部分充实社保账户,相信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历史欠账问题,而且,从道义上法理上,这也是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几代人,应该得到的回报和权利。而不是奖赏或恩赐!

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合情合理,也合法合规的办法,竟然看不到有关部门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甚至讨论可能性都没有。而是一门心思要在延迟退休和社保征缴上下功夫。

退一万步说,如今的老龄化、抚养比畸形,计生政策是不是要检讨承担责任?这个锅,这个代价,不能总让数亿老人背吧?

最后,还有二个不解的地方:

一方面延迟退休,一方面鼓励生育,自相矛盾的政策导向,

因为,现在大中城市,如果没有老人的支持和代际抚养,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承受二胎压力,原本50岁、60岁可以退休帮忙的父母,如果提前中断影响养老金,如果延长几年退休,身体和精力可能跟不上。这到底是鼓励生育还是遏制生育的政策?

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账户,为什么没人提了?

二,提高社保水平,加强社保征缴力度,必然导致不少企业不堪压力关门。而且是人力密集型企业首当其冲,这就会造成就业压力更大。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马光荣表示,如果现有参保职工严格按照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整个企业部门的社保缴费负担上升50%左右。在行业层面,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为劳动力成本占比大,受到的冲击将更大,例如纺织服装、轻工制造业、建筑业、生活服务业等。

现今,不少企业已经缩小业务规模,甚至准备裁员应对社保新政风暴,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连缴纳社保的人都失业了,原来的目的还能实现吗?

这种只考虑部门利益的改革措施,能不能更慎重一些?

改革进入深水区,任何调整都有压力和难处,但是,在社保亏空这个历史问题上,毫无疑问,划转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账户,是一个行之有效、可持续的办法,必须排除万难,闯出一条路,其他任何办法,都有副作用,甚至是整个国家民族不能承受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