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登基後爲什麼放漢獻帝一條生路?

我們都愛想念熊


我的結論是,曹丕不敢殺漢獻帝,殺不了漢獻帝,沒有必要殺漢獻帝,也不願意殺漢獻帝。為什麼這麼說呢?

(曹丕稱帝)

第一,曹丕不敢殺漢獻帝。

一是漢天子是天命所歸的真命天子。在三國那時候,古人是非常相信天子乃天命所歸的。周朝在西周末年時天子威信已不再。但是,後來歷經春秋戰國四百年,卻沒人敢隨便取代周天子,這是什麼原因呢?就在於大家認為,周天子是天命所歸,誰也不敢輕易取代。同樣的,為什麼漢朝中間被王莽截斷,還能前後延續四百年?就是大家都認為,漢天子是正統,是真命天子,不敢隨便取代。

其二,當時的天下輿論都擁戴漢天子。在三國初期的時候,大家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李傕、袁紹、袁術、劉備等都想做,最後曹操獲得成功。為什麼大家要搶漢獻帝,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漢天子具有強大的號召力,是人心所向,輿論所向。

所以,曹操幹了一輩子,都不敢貿然稱帝。

所以,當曹丕取代漢獻帝稱帝后,劉備立馬也稱帝,但是,孫權卻不敢立馬稱帝。為什麼呢?因為劉備認為他是漢家後裔,既然漢家皇位已被奪去,他理所當然該稱帝。孫權沒這個條件,他當然不敢隨便稱帝了。

(權臣曹操)

其三,魏國內部也不允許曹丕殺害漢獻帝。曹魏內部其實並不完全是曹操的人,還有很大一部分勢力,或者說,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在思想上是擁戴漢天子的。另外,曹丕的三個姐妹都嫁給了漢獻帝,她們(尤其是曹節)先就在極力反對曹丕稱帝,如果曹丕再殺漢獻帝,那更要鬧出很大矛盾。

第二,曹丕殺不了漢獻帝。

曹丕要怎樣殺漢獻帝呢?賜死?暗殺?毒殺?

賜死是不大可能的。漢獻帝長期在曹操、曹丕兩代威權下生活,早就已經學會了怎麼適應,根本就不會犯錯誤。再說了,漢獻帝就算被廢,畢竟曾經是皇帝,曹丕也不可能賜死他。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事情。

暗殺、毒殺都沒有機會。要知道,這時候漢獻帝身邊是曹丕的三個姐妹,他們對曹丕恨之入骨,對曹丕會百般提防。曹丕派去的任何人,他們都會嚴查。因此,曹丕找不到暗殺毒死漢獻帝的機會。

(將帝位禪讓的漢獻帝)

第三,曹丕沒有必要殺漢獻帝。

自從漢獻帝聯合董貴人、伏皇后試圖殺曹操的事情敗露,被曹操強勢打擊後,漢獻帝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已經變得完全沒有鬥志,人畜無害。同時,也沒人再借漢獻帝搞事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搞不成事。所以,當曹丕獲得皇位以後,殺不殺漢獻帝,其實已經沒有關係了。

第四,曹丕留著漢獻帝有用。

不管怎麼說,曹丕的皇位,是漢獻帝禪讓給他的,而且是連續禪讓了四次,他才“勉強”接受的。這樣以來,他曹丕的帝位,不但合理合法,而且,他將以堯舜時期那樣的明君的形象出現。也就是說,漢獻帝的存在,只能證明曹丕的帝王之位是正統的,而劉備、孫權這些人稱帝是不正統的。漢獻帝對曹丕有非常大的幫助。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無論從哪個角度,曹丕都是不會殺漢獻帝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因如下:

其一,當時漢獻帝日薄西山,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此時自己已經是皇帝,父親曹操當年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漢獻帝都沒怎樣,如今漢獻帝苟延殘喘,自己何必做的太絕呢,因此放漢獻帝一條生路,也能彰顯自己的寬宏大度。

其二,自己說的是禪讓,此時漢獻帝是自己的岳父,有點像堯帝把女兒娥皇女英下嫁給舜帝的事情,既然如此,閨女婿自然不能把老岳父怎麼的?

其三,自己的三個妹妹都嫁給了漢獻帝,此時漢獻帝又是自己的妹夫,你說自己剛當皇帝把自己妹夫給殺了,自己的妹妹們不就守活寡了嗎,自己下不去手呀。

其四,漢獻帝沒有軍隊,沒有觀眾,沒有聽眾,身邊沒有一兵一卒,此時的他已經沒有了威脅,如此自然可以把他放在籠子裡,何必讓他孤零零的死去呢?

反正曹丕繼位放漢獻帝一條生路,並不是自己有多仁慈,而是覺得此人對自己的政權構不成威脅。


李治亞文史博客


一個早已失去血肉的兔子還有吃的必要嗎?

要論劉協和曹丕的關係,那就是姐夫和小舅子的關係。不過這層關係可沒那麼和諧,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曹操在時,把女兒曹節送入宮中,逼死之前的伏壽皇后。曹節被立為新後。

(問題者配圖,《三國》電視劇,曹丕形象,演技爆表)

說到底也是曹操提高自身身價,為子孫鋪路的方式。曹操喜歡做“周公”,可他的子孫可不是,曹操此行也是加深和皇室的聯繫,為後代鋪路。

曹操時期,劉協已經逐漸失去了“自我”,等到曹丕時,連很多大臣都感和劉協叫板。正像《三國》中華歆給劉協噴的體無完膚,司馬也敢和他正面對話,也壯了曹丕的膽。

曹丕時期,北方穩定,南方還有兩方勢力,這是一種既要吸納人才,又要展示姿態的時期。殺了劉協,肯定會招來罵名,得了人家的江山還要殺了他,度量太小。劉協早就失去了政治價值,沒法興風作浪,再加上有人監視,就讓他“安享晚年”了。

歷史上劉協還算是善終,《三國》電視劇是劉協、曹節自殺於水中。體現的自身的氣節。

(《三國》影視劇曹節、劉協自殺前夕,來自網絡)


大眼大世界


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稱帝,但並沒有殺死前朝皇帝漢獻帝劉協,而是封劉協為山陽公(漢獻帝劉協於公元234年去世,壽終正寢)並且還按照天子禮儀將劉協進行安葬。


那麼曹丕稱帝后為什麼放漢獻帝一條生路呢?

先從曹操說起,曹操生前完全有能力和機會可以殺死漢獻帝,但是曹操都沒有殺漢獻帝,自己卻一上臺就殺掉漢獻帝,自己就成了天下攻擊的目標。


其次再看漢獻帝這邊,大漢氣數已盡,忠於漢室和忠於漢獻帝的勢力早已被剷除的乾乾淨淨,漢獻帝已經不能威脅到曹丕的地位,所以從這一個方面來看,曹丕沒必要殺漢獻帝(落人口實)

大家都是到曹家是竊國篡漢,但是表面上還是漢獻帝禪讓曹丕的,這種傳承意味著魏帶漢是順應天意,如果殺了漢獻帝反而名不正言不順

還有一個就是親戚關係,劉協娶了曹操三個女兒,漢獻帝又將自己兩個女兒送給了曹丕,這關係很親密吧

......

不管從各個方面來看,當時曹丕若殺了漢獻帝劉協不僅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還難堵天下眾口

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漢獻帝劉協去世,儘管此時的曹丕已去世多年,不過魏明帝曹叡還是以天子的待遇將其安葬。


左將軍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漢獻帝手中無兵無權、無可用之人,他的存在已無法阻礙曹丕的崛起,對曹丕構不成危險,也就沒有太大的必要去殺害他。

其次,漢獻帝做了多年的傀儡皇帝,從董卓而後曹魏,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重要的道具。少了他,曹操多年的專權就失去了道義上的依據,而在漢獻帝多次試圖奪權的鬥爭中,屢屢被識破,鬥志全無,所留唯有漢室正宗的虛名,所以曹操才一直保留漢獻帝。至曹丕更沒有必要殺一個無用卻有名義之人,留之有用,殺之卻失去了道義和民心。

其三,曹魏代漢,不是起義,不是兵變,而是仿上古之制,走禪讓之路。本質還是權力為王,但面子和程序上該做的還是要做足,自然不能加害漢獻帝。

所以漢獻帝也成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得以善終的亡國之君。


白雲依然986


其實,在劉裕之前,所有禪讓的天下之主,都有個相對不錯的歸宿。

所以說,劉協只是跟其他前朝末代皇帝結局相仿罷了,沒有特別倒黴,也沒什麼好鬧騰的。

劉協8歲登基,54歲去世,傀儡皇帝做了32年,山陽公當了14年,其實待遇一直沒什麼變化。

當然,曹丕對劉協還是相當優待的,兩人在一起時,算平起平坐,不在一起時,劉協享受皇帝待遇(沒有皇帝權力哈),當然,也沒什麼官員敢拜訪他了。

按舊例,劉協就應該是這個結局。


站在曹丕的角度,劉協不殺比殺了好。

從私人角度看,曹丕的三個妹妹都嫁給劉協了,曹丕是劉協的豪華大舅子。同時,劉協的兩個女兒還嫁給曹丕了,劉協是曹丕的岳父,兩家的關係那是好到沒話說(至少表面上如此,天下人也這麼看。)

從政治角度看,天下還沒定呢。

北方已經平了,但南方還有兩個傢伙沒歸順,劉備和孫權。

如果你殺了劉協,那南方這兩哥們更加有理由跟你對著幹了,而且師出有名,反魏復漢...

孫權那時剛奪荊州,跟劉備關係非常差,在合肥跟曹丕在死磕,夾在中間很難受,於是上表曹丕:哥,我服了,你是老大,我跟你混。曹丕於是封他為吳王。

湊巧被劉備流放到公安的劉璋在荊州爭奪戰中被孫權搶到了,他送給曹丕,曹丕大筆一揮,封劉璋為益州牧。

這樣,天下全部都是曹丕的了(理論上)。

劉備一看,我靠這不行啊,我成亂臣賊子了。

於是炮製出劉協被曹丕所殺的流言,他要為漢獻帝報仇,於是稱帝。(不跟屬下升官,人家把你這個孤家寡人賣了咋辦?漢中王升級到皇帝,所有人都可以跟著升一級,都得好處)

-----------

從結局來看,殺不殺劉協,其實對曹丕沒什麼差別。

曹丕是貴族出身,一般頂級貴族(魏王)出身的皇帝,在大臣面前是比較有優越感的,氣勢上壓得住。所以歷史上貴族出身的皇帝,對內的殺戮相對較少,因為沒必要通過這個立威嘛。

但泥腿子出身的皇帝就不同了,大家都是泥腿子起家,憑什麼你當皇帝我只能當丞相?他是這個思維,所以上臺後把當初一起打天下的哥們全部放倒。從劉邦開始,到貓為止(中間夾著一個最有名的朱八八),都是如此。


弒血鸚鵡


你好,古代有權勢有野心有才幹的政治家若想謀朝篡位,最害怕的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曹丕的帝位是漢獻帝禪讓得來的,不管是脅迫禪讓還是主動禪讓,至少在名義上是說得過去的,能堵住悠悠眾口。

而且曹丕登基前,有人在他的家鄉沛國譙縣發現了“黃龍”,黃龍現世,即表示該地將出帝王。曹丕對此很感興趣,獎賞了報告此事的人。聰明者看出了其中的暗示,之後,各地都有珍奇異獸發現,以示天降祥瑞。

然後來了一位權威人士,根據這種種異象寫了一份分析總結,結果就是,這些都是說明上天所降新帝王將要產生的強烈徵兆。

那為什麼一定是曹魏呢。為了打消眾人疑慮,該權威人士又查閱了大量古籍,找出了幾句話,分別是“漢以魏,魏以徵”“代赤者魏公子”“漢以許昌失天下”,這幾句話就直接點了題。

以上操作不管是曹丕派人刻意為之還是真有如此巧合之事,都說明他已經在為登基做輿論造勢了。

可是在這些異象出現之前,就有一句廣為流傳的神秘預言“代漢者,當塗高”。之前袁術為了稱帝就用過這句預言,而且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心,想繞過它不太可能。

這個權威人士也很執著,他從朝廷的檔案裡翻出了一份上書,是一位縣令寫的,裡面有一句話叫“許昌氣見於當塗高,當塗高者當昌於許”,在沒有前後文的前提下,這句話似乎暗示著許縣與“塗高”有關。說未來的帝王將昌盛於許縣,許縣有漢獻帝,但說的肯定不是他,那麼只有曹魏了,因為是曹魏幫助漢獻帝在許縣立的足。

然後這位權威人士又將穿鑿附會的本領發揮了十成十。他對“塗高”的字意進行了解釋,他認為宮殿祠廟前大臺子和樓觀組成的雙闕很高大,而“魏”就是高大的意思。

終於,這位權威人士通過艱難考證,得出了結論,曹魏即將取代漢室。

後來又有人上書,說之前曾有一位精通讖緯的人告訴他以後要追隨就追隨曹魏的公子曹丕曹子桓,他將安定天下。而這種說法是出自孔子留下的神秘預言書。

事情做到這個份上,已經有種種跡象表明曹丕就是真龍天子,並且名正言順,漢獻帝也沒有辦法了,那就禪讓吧。

曹丕並不是一開始就接受了禪讓,幾次三番的推辭,說自己德行不夠,文武百官做戲都做累了。當然這番作為主要是考察文武百官的態度,看看他們是不是誠心誠意奉自己為帝。

所以,曹丕做了這麼多事,就是為了能名正言順的登基。若一登基就殺掉漢獻帝,就會有人說他不仁,氣量狹小,沒有容人之量,若因此有人造謠說他得位不正,必將動搖他的帝位。

至於親情,應該也是其中一部分考慮吧。


有花不發


首先,曹操在北方經略多年,在曹丕篡位前的所謂漢庭已經全是曹氏的黨羽了,漢獻帝沒有絲毫力量威脅曹氏的地位,所以沒有必要除掉獻帝。

其次,雖然實質上是篡位,但表面上曹魏是合理合法地接受漢獻帝禪讓而建立的,要想自己的政權名正言順,也不會對獻帝痛下殺手。

再有,對於獻帝的生死其實還有一定謀略在其中。禪位之後,對外的消息一直是獻帝遇害,包括曹氏的邊將和蜀吳都是得到的這一消息,劉備甚至得知後便急急忙忙地稱起了帝。這樣一個大規模的消息誤傳,其中就有故意運作的意味,先放出獻帝遇害的消息,然後來個反轉,凸顯一下魏主的仁慈,將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最後,才是題主所說的,曹氏與獻帝劉協還沾親帶故,做得太絕畢竟不好,當然這都是很次要的因素了。


笑談文史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問題。


曹丕的妹妹曹節是劉協的老婆,也就是說劉協是曹丕的妹夫,這一點肯定是曹丕不殺劉協的原因。但是這絕對不是唯一的原因,我覺得還有幾方面考慮:

1.曹丕本身就不嗜殺:曹丕其實還算是個比較仁德的君主,他甚至還下過嚴禁報私仇的詔令。有關他和曹植的故事,其實並不見正史,只是《世說新語》裡有這個故事罷了。所以,曹丕不殺劉協符合他的本性;



2.殺劉協實在沒用:劉協其實從他做皇帝開始到他死的那一天,一直在政治舞臺上都扮演著一個傀儡的角色,為曹家人的大戲做著臺前的表演。在曹操還活著的時候,大家就都很清楚皇帝其實只是個傀儡,“尺土一民,皆非漢有。”這樣的一個傀儡,活著並不會有什麼號召力,不用擔心他會復興大漢;

3.殺了他給劉備口實:本來殺禪位之君就是要遭人口誅筆伐的事情,何況此時的益州還有個虎視眈眈的劉備在盯著。劉協剛退位,劉備就能以大漢的名義稱帝;劉協要真被殺了,那劉備就徹底成了正統了,曹魏的正統性就會遭受到嚴重的質疑。



所以,殺劉禪不但沒好處,反倒會使魏國的正統性遭受到嚴重質疑,還要被妹妹恨一輩子,那曹丕幹嘛觸黴頭去?


青言論史


那是因為漢獻帝對他已經沒有什麼威脅了,而且留著他以後還大有用處,因為只要皇帝還活著各地就不能造反,所以他不但沒有殺他反而還封他做了山陽公,讓他好好的活著,這樣劉備就沒有辦法起兵討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