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合肥重度烧伤患者急寻“熊猫血”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http://www.ahcaijing.com) 讯 肥东的汪先生在一家工厂上班,在焚烧垃圾的时候意外失火,导致他全身皮肤的85%被烧伤,并伴有吸入性损伤。汪先生今年41岁,是家里的顶梁柱。更让汪先生一家人陷入愁绪的是,汪先生是RH阴性A型血,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熊猫血”。今天,安医大一附院烧伤科和汪先生的家人紧急面向社会各界发出求助:急求救命“熊猫血”,助力完成因缺血被延迟的后续手术。

烧伤科一直是医院各大科室里的用血“大户”,但遇到这样的特重度烧伤“熊猫血”病人,实属罕见。

在刚入医院的前几天,因为特重度的烧伤导致红细胞被破坏,汪先生每天都要丢失10%左右的血红蛋白,而手术必须要保证相对充足的血液储备。安医大一附院烧伤科主任徐庆连联合输血科,紧急联系中心血站,募集到了部分RH阴性A型血,先后为汪先生做了两次手术,保住了烧伤最为严重的上肢。

术后,汪先生的血红蛋白浓度一度低到41g/L(正常成人约为120g/L—160g/L),并且有两星期左右都持续在50g/L以下,属于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偏低会影响人体自身的组织修复能力和细胞组织的供氧,影响脏器功能。

现在,汪先生每2—3天,仍需要输400ml左右的血。徐庆连说,汪先生由于贫血,自身的恢复相对比较慢,经过两次手术,汪先生已有60%左右的创面逐渐愈合;后续至少还需要进行3—4次手术,每次都需要800ml—1000ml的血液。但由于缺乏“熊猫血”,手术不得不延迟。

“对于特重度烧伤的病人,越早植皮效果越好。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创面,很可能诱发全身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在“熊猫血”紧缺的情况下,徐庆连主任为汪先生制定了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案:控制手术的创面范围,避免因为手术原因造成失血过多;一方面加强营养支持,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红细胞和蛋白消耗;另一方面,为汪先生输入合成红细胞的原料,促进自身红细胞的再生。目前已将汪先生的血红蛋白浓度提高到了70%左右,但仍然处于贫血的状态。

躺在烧伤特护病房的汪先生全身缠满纱布,脸上的皮肤还有烧伤留下的斑驳痕迹。“只要准备充足的血,就可以给汪先生进行下一步的手术了。”目前,医院也在多方奔走,为汪先生募集血液。

读者朋友们,如果您愿意献血(RH阴性A型血),可以前往合肥市内的任一献血点,例如,合肥市中心血站、淮河路步行街献血屋、国购广场献血房车、丹霞路大学城献血屋、安医一附院献血屋(绩溪路急救中心斜对面)、安徽省立医院献血点、合肥市火车北站献血点(火车售票处对面)等。张薇 市场星报 掌中安徽 记者 马冰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