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大貨車成「大禍車」?近七成卡車司機覺得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由傳化慈善基金會公益研究院、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聯合調查出版的《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1——卡車司機的群體特徵與勞動過程》(以下簡稱:報告)於近日發佈。

《報告》顯示,65.6%的卡車司機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下層,16.9%的卡車司機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中層,僅1.9%的卡車司機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上層。

憋屈!大貨車成“大禍車”?近七成卡車司機覺得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相比自僱司機,他僱司機感受到的社會地位要高一些: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中上層的他僱司機的比例為 21.5%,而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中上層的自僱司機的比例為 17.6%。

憋屈!大貨車成“大禍車”?近七成卡車司機覺得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是什麼讓司機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造成社會地位低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主要原因是收入不高、工作艱苦,工作環境差和社會評價低

•原因一:收入不高。《報告》顯示,中國卡車司機2016年全年的平均收入為10.7 萬元,其中50.6%的卡車司機收入在 10 萬元以下。53.5%的卡車司機對自己的收入表示“不太滿意”或“非常不滿意”。

•原因二:工作艱苦。《報告》顯示,卡車司機每天單次駕車的平均時間為7.8小時。為規避擁堵和限行,74.9%的卡車司機晚上8點後開車3小時及以上。特別是開長途的卡車司機,為了趕活,有時一天要開17-18小時。

憋屈!大貨車成“大禍車”?近七成卡車司機覺得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原因三:工作環境差。“以車為家”,工作、生活全在狹小的駕駛室裡。在路上,卡車司機難以做到真正的休息,三餐也不規律。頸椎病、腰痛、胃病成為困擾卡車司機的三大職業病。

憋屈!大貨車成“大禍車”?近七成卡車司機覺得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原因四:社會評價低。雖然卡車司機承擔著又苦又累又髒的工作,但他們的努力、艱辛卻很少被社會看到,反而

隨著“大貨車=大禍車”等負面報道而被嚴重“汙名化”了

“大禍車”的汙名化是怎麼來的?

近年來,政府對大貨車超限、超載和環保問題十分關注,相關行動、成績的報道常常見於各類媒體中。

媒體上涉及大貨車的報道往往較為負面。“事故、傷人、致人死亡、違章、超載、超限、汙染、破壞道路、逃費”等已經成為媒體中描寫卡車司機的高頻詞彙!

憋屈!大貨車成“大禍車”?近七成卡車司機覺得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在輿論的引導下,卡車司機在普通市民心目中普遍留下了“沒素質、沒文化、馬路殺手”等不好印象。

同時,大貨車由於常年在路途中運營,車容車況相對較差,加之大貨車本身的質量和油品質量問題,汙染問題相對突出,部分卡車司機學歷不高、講話談吐不當等,也進一步加劇了大眾對卡車司機的惡劣印象。

隨著“大禍車”形象的深入人心,任何治理大貨車的行為都能快速獲得社會輿論的支持。那些公路“三亂”行為常常打著治理“大禍車”的旗號,相關執法人員的行為也愈加肆無忌憚。

課題組認為,要扭轉這些對卡車司機的不公正、不合理的輿論意見,根本是去除針對卡車司機群體的“汙名化”。

關於卡車司機的“去汙名化”,課題組的主要建議如下:

建議1:政府加強對道路運輸行業的調控和改革:規範市場,提高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增加卡車司機收入;加大就業扶持力度,引導部分不達標車輛的卡車司機合理轉行就業,淘汰過剩的運力。

建議2:創造環境,提供資源,鼓勵卡車司機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建議3:媒體輿論應公正客觀,不能斷章取義,也不能為了吸引眼球誇大其詞,尤其不應該一邊倒地只報導卡車司機群體的負面信息,而應同時報導這個群體那些不為人知、卻令人敬佩的正面行為,例如卡車司機群體如何忍耐勞動過程的艱辛、如何疏解遠距離維持親密關係的心酸、卡車司機群體內部感人的互幫互助、卡車司機與執法人員之間充滿人情味的互動等。

在此,安姐也呼籲廣大卡友:

從我做起,文明駕駛,互幫互助,

成為新時代的卡車人!

在路上,我們都是行走的正能量!


本文相關數據與結論均摘編自《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1——卡車司機的群體特徵與勞動過程》,由安姐原創。我們真誠地希望這些建言獻策能夠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促成有利於化解卡車司機群體面臨困境的政策出臺。也真誠地希望通過這份研究報告的講述,能夠使社會公眾更加了解和關愛卡車 司機群體,理解並尊重他們的勞動。

憋屈!大貨車成“大禍車”?近七成卡車司機覺得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關於 傳化·安心驛站

中國有3000萬卡車司機。他們承載著近億人口的生計、全社會76%的貨運量,是一群具有家國情懷、人性光芒的群體。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懷。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卡車司機群體的需求,傳化慈善基金會發起“傳化·安心驛站”公益項目。在中國6000多家基金會實施的公益項目中,這是第一個專門服務於卡車司機的公益項目。

“傳化·安心驛站”以“助卡車司機車安、家安、心安”為使命,從以下方面為卡車司機提供公益服務:一)動員卡車司機組建社群——安心驛站,設驛站長和好戰友;二)開發專屬卡車司機的APP,搭建以互助為主要功能的線上平臺;三)每年投入數千萬元,面向加入安心驛站的卡車司機,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對遭遇特別困難者實施資助,普遍提供意外傷害等系列保險;在遭遇特大自然災害地區進行志願救災行動等,用系列公益元素激活安心驛站社群;四)研究、出版《中國卡車司機年度報告》,反映卡車司機的狀況和訴求,提供政策建議;五)配置社工、律師、記者等資源,為安心驛站成員的成長提供志願支持。

傳化·安心驛站”已組建安心驛站237個,243名優秀卡車司機成為驛站長,10000餘名卡車司機成為好站友。以公益互助為核心,卡車司機們在安心驛站APP平臺上互動活躍,超過3000次求助均得到其他卡車司機的幫助。有關政府部門、卡車司機、媒體及公益組織對“傳化·安心驛站”項目獨特的公益視角、“互聯網+社區”的運營、良好的初試成效以及未來發展給予了積極評價和高度期待。

憋屈!大貨車成“大禍車”?近七成卡車司機覺得自己處於社會下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