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

又稱“七月半”,“鬼節”。

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並稱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中元節雖然被稱為“鬼節”,

但其實並不嚇人,

它更像是一個紀念逝世先人的特殊節日,

緬懷過往,寄託思念。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

根據古書記載:

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

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

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道教宮觀也會在中元時舉行法會,普渡孤魂野鬼。

那在中元節這一天,民間還有哪些習俗呢?我們一起瞅一瞅: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燈上寫著死難者的名字。中元夜將河燈點上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以表達思念之情,同時意味著將厄運隨著逝水東流,一去不返。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做麵塑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麵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麵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在江蘇省部分地區,很多人還會在中元節當天吃扁食(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的乾糧。每到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南京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有的大戶人家要做上幾百上千塊,還送到城裡親眷處,供佛的地方。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放孔明燈

孔明燈又叫天燈,在海南文昌、萬寧、儋州一帶的村莊裡,至今民間有扎孔明燈,放天燈的習俗。燃放天燈很忌諱放飛不成功或者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燃放“火燈”時,孕婦、產婦、寡婦要躲之避之等等。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然而,每到這樣的節日,不少人會在城市道路、河邊、廣場、草坪及小區內焚燒香蠟紙錢以表達對親人的追思。但是這樣卻會造成公共環境空氣汙染,破壞綠地, 而且帶來火災隱患,影響他人工作、生活和健康。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近年來“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天堂信箱寄語”等綠色、環保的祭奠逝者方式逐漸開始流行。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也出現了多種網絡祭掃的渠道,例如手機APP、祭祀網站等,這些網絡祭掃的模式也被網友們親切稱為“用指尖寄託哀思”。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一位80後網友就曾坦言自己從來沒有燒過紙,祭掃過世的爺爺奶奶一般都是用鮮花,他還推崇網絡祭祀,展示了他在一個名為

"親族”的手機APP上進行的祭拜儀式:

通過手指點擊即可“發起祭祀”,

輸入祭祀對象的相關信息,

選擇供品配置,

進而完成“祭拜儀式”,

還可以自主選擇音樂、留言等為先人逝者送上祝福。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試想,如果你身在他鄉,在中元節不能及時趕回家祭祖,那麼網絡祭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未來,類似“親族APP”這樣文明的祭祀方式,相信會因為其方便和綠色,更為人們所接受。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想過用這種方式去祭祀嗎?

還有兩天就是中元節了,你會選擇用什麼方式祭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