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岗位,才真正称得上金融行业?

1.第一个问题:金融到底是什么?

答: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风险,交易,融资,财富管理。信用,是整个金融全领域的最根本的基石,也是全球资本市场得以维系的基石和最终之锚。如果没有信用,那么就不会有通货,人类就会退回到物物贸易的时代。有了信用,通货才有价值,因为通货的本质,就是一种主权信用负债。

有了通货之后,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全球国际贸易,才能得以良好运行。解决了通货这个度量衡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商品的流通,就可以进入交换的环节。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商品的流通,其本质只是产权的转移,并不需要实物的交割。那么问题就升级了,那就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之后呢,交换就变成了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产证券化,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交换的效率。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

于是,资本市场开始形成了。在资本市场上,人们因为对世界的理解和信息的占有不一样,所以导致交易标的物的价格,就会起起伏伏。价格波动的本质,就是交易主体,对当下的市场,看法出现了分歧。一个没有分歧的市场,标的价格是没有波动的。因为价格在不停的波动,那么一笔交易,既可能会是正收益的,也可能会是负收益的,没有一个人想承担亏损,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一个正收益的结果。这个亏损,对交易者来说,就意味着风险。

风险的本质是什么呢,因为世界是不确定的。它一直在变化莫测,所以人们能捕捉到的当下的信息也注定是不完备的,那么大家都不完备,在决策上,也都注定是不完美的。巴菲特说,概率是对无知的度量。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用保险业的视角看,人类未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理论上,都需要卖出风险。

信用,给资产定价,资产证券化,都解决了。那么,接下来自然而然的,就是解决风险的问题,对风险进行管理。干脆把风险也证券化好了。于是,就出来了各种金融衍生品,各种给风险定价的模型。很多人认为,金融是随机的押大小的赌博游戏,那是他们不懂整体的资本市场的大图景。风险,也是可以证券化的,可以锁定的,可以控制的,终于,大家不用掷骰子押大小拍脑门下单了。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举,但也是一个双刃剑,08年金融危机,导火索,就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崩盘。用来控制风险的风险管理工具,却制造出来了最大的风险,不得不说,这是个喜剧,挺讽刺的。

融资,是资产证券化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有钱的想把钱兑换成正收益预期的资产。有资产的,想出让部分股权或资产,兑换成资本,进行经营扩张。简单的讲,这就是融资的本质。很多信贷融资背后,有比较隐秘的无风险套利行为,本质上是资源寻租或者权力寻租。这里不敢多说了。影子银行什么的。敏感。

有了风险管理工具之后呢。那么,固定收益,绝对收益,财富管理,这个巨大的市场,才成为可能。不然只是纯粹的赌博游戏,玩太大,心脏可受不了。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应运而生,资本市场,进入了机构化时代。目前,美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远大于银行体系的现金储蓄规模。

2.第二个问题:金融行业的人到底有没有技能可言?

1、经纪业务。

对于粗放型的经纪公司或者经纪业务而言,从业人员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他们的价值,就是提供一个交易通道,并没有任何的高附加值服务。所以这样的公司,他们的最大的价值,就是IT部门别掉链子,卖通道的,如果还掉链子,那就不知其可了。在IT部门不掉链子的情况下,前台部门,也就是不停的拉人进来做交易了。至于分析师啊,投资顾问啊,他们也不能提供什么价值,记住,这种经纪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除了通道快准稳之外,没有其他的价值。当然了,销售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销售技能,不算是金融业特有的能力。

2、投资咨询业务。

这个业务,比较水。有卖报告挣钱的,有靠推荐股票赚钱的,也有靠提供点价交易服务赚钱的,等等,不一而足。但是真正能实实在在让客户挣到钱的咨询服务,不是特别多。真有这种技能,肯定去做财富管理了,拿业绩分红,和拿交易佣金比,简直天上地下。

3、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

这方面的业务,不怎么依赖交易方面的技能,但是很依赖项目运作,管理,撮合,销售的综合技能。

4、自营业务,此业务,严重的依赖交易与投研技能。

产管理业务。

严重依赖交易技能,营销技能,产品设计技能,风险管理技能,金融工程技能,调研分析技能,以及各种综合技能。

6、其他撮合业务。

金融企业,另一块很重要的服务,就是撮合。很多基金公司,其实私下里面,都是提供的融资中介服务。券商的投行,财富管理中心,很多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融资中介都是他们一块很大的业务。信托,融资中介的服务,做的就更多了。撮合技能,是升级版的通用技能加各种专业技能,尤其是大项目。

以上以券商为例做了个岗位技能分析。题主的困惑在于,只看到了一个经纪业务,这是各条业务线里面,最不需要技能的一个,只需要通用技能的营销能力就可以了。如果题主想了解的是交易方面的技能,在经纪业务部门或者岗位上面,的确不太能见的到。

3.第三个问题:哪些岗位才真正称得上金融行业?

前后台,各个岗位,都称得上是金融业。

没有金融IT,交易员怎么交易?没有结算,交易赚不赚钱谁知道?没有风控,交易穿仓了,谁赔?没有客服,谁给你开户?没有客户经理,亏货客户赔钱的时候找谁撒气?没有基金经理,谁来进行大客户的资产管理?没有矿工挖矿,量化交易怎么开展?每一个岗位,都很重要,一环扣一环,都不可或缺。

就算索罗斯吧,他也有交易员,他也有分析师。

金融业现在高度发达,分工也高度的细化专业化,不存在题主预想的那样,有一个单颗的本质,刚好那个本质上面设了一个岗位,这个岗位就是干金融的,其他的岗位都是丫鬟,伺候这个岗位。当然了,索罗斯严格的说,不算是金融从业人员,他是金融从业人员的客户。

4.第四个问题:不来虚的,到底谁能靠交易稳定盈利,以交易为生?

估计题主可能对这个技能更感兴趣吧。你在问题描述里面,说的的确是行业的普遍现象:从业人员,并没有行情分析能力,更不用说靠交易挣钱的能力了。看盘……这个……

技巧,的确不算啥技巧啦。是个人,都会看盘。

徐翔看盘复盘能挣钱,不是因为他“看盘”了,而是他看到了背后的暗流涌动,察觉到了金钱流动的轨迹和规律。光盯着显示器看,把显示器看炸了也没用啊。看盘,实际上是为了看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将要发生什么,我该如何应对并作出正收益预期的交易决策。

其实这个,才是交易里面,最核心的技能。这个不是销售那样的通用技能了,而是金融特有的神奇技能。钱生钱的本事。职业投机客,以交易为生的能力。

5.第五个问题:金融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答:效率。

有人说,金融不直接创造价值,所以金融本身没有价值。

如果没有通货,没有银行体系,没有资产证券化,没有资本市场,没有风险管理,没有财富管理,大家都退回到物物贸易的阶段,就知道金融的价值了。人类的经济行为,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劳动,一个是交换。金融既给劳动端提供了血液,又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