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林業故事」甘做點燃黨性的一根火柴——潘林

林業專家、林業航標,對於武進區林業工作站站長潘林而言,他最喜歡的是人們稱呼他: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自從1996年參加工作、踏進林業戰線以來,始終把根紮在常武大地上,紮在田間地頭上;即便做了再多工作,他也初心不改,心甘情願地做“常州幸福樹”上的一片綠葉。

武進林業工作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涉及的面比較廣,從林業普查到森林防火,從檢驗檢疫到林地執法,從花卉苗木到果品種植,從古樹名木保護到野生鳥類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閃失,每一項工作都需要責任擔當。潘林作為基層站長,也是真正的“兵頭將尾”。潘林是怎麼帶頭做、創新做的呢?下面有幾個小故事。

「最美林业故事」甘做点燃党性的一根火柴——潘林

潘林(右二)現場指導創森工程施工

第一個故事,是水塘裡摸水泥樁。森林資源調查工作5年進行一次,幾平方公里就有一個樣點,每個樣點都會立一個水泥樁。武進區大概有100多個這樣的水泥樁,每次林調必須要找到它們,保證數據採樣的準確。每次林調都是7、8月份,潘林都說:年輕人不一定找得到,我帶頭去吧。於是,他每次參加,基本是一星期不回家,每次曬的要脫皮。有些地方苗木長的密,他只能趴在地上撥開枝葉找;有些地方緊靠建築物和圍牆,只能搬來梯子爬上去查。更誇張的一次,禮嘉鎮編號016的一個水泥樁,以前的地方挖成了魚塘,大家怎麼也找不到,潘林根據記憶,捲起褲腳走進魚塘邊上去摸,半個小時後果然被他摸到了。

「最美林业故事」甘做点燃党性的一根火柴——潘林

潘林(右三)參加美國白蛾防治宣傳工作

第二個故事是2014年的“1.27”火情。那年1月27日,雪堰西灣塢由於孔明燈而著火,過火面積200多畝,是武進近年來最大的一次森林火情。當天下午的火情,到半夜好不容易被撲滅,消防隊累的不行,已經從山上撤下來了。凌晨3、4點,潘林睡了個把小時,還是不放心,和副站長姜維華兩人又上去巡查。走到半山腰,他們發現盤山公路旁的樹叢中有火苗在晃動,兩人一路快跑,發現松林中死灰復燃了,僅幾分鐘便形成了樹冠火,潘林當時急的冒煙,衝在前面撿起滅火彈,拉開保險往下扔,這是一陣風颳過,火一下子就捲到了半山腰。一路之隔就是嬉戲谷,燒起來損失不得了。潘林立即用對講機通知下面的人員上來支援,同時讓姜維華開動消防高壓水泵……一番折騰,其他人也上來了,終於把火情控制住了。這件事以後,潘林痛定思痛,往省裡連跑了3年,通過省市、太湖灣等部門支持籌措了800萬元的專項資金,建起了武進區森林防火智能指揮系統,水平在全國縣市區中領先。同時在雪堰消防中隊的基礎上,組建了武進區森林消防專業隊伍,人員擴大一倍,真正實現了森林防火“看得見、聽得到,拉得出、撲得滅”。

「最美林业故事」甘做点燃党性的一根火柴——潘林

潘林(右一)參加誘蟲燈調適

第三個小故事,是關於“平原造林”的。創森考核的一個難點,是新增的成片綠量,這對武進是個挑戰。地從哪裡來?錢從哪裡來?潘林圍著滆湖轉了一星期,盯住了嘉澤南一號地塊,上下反覆溝通協調,最終規劃建設3200畝的健康綠道項目。這個項目的最大亮點,是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造林,5個多億的投入,不要財政一分錢,而且藉機會辦下來地塊內的失地農民保障。類似的情況,禮嘉高標準農田林網改造中也存在,潘林做了大量細緻複雜的前期工作,最終新增2萬多棵樹木,基本是社會資源投入的,不僅解決了“地和錢”的瓶頸,而且大幅提升了造林規模和質量。

據身邊同事描述,感受最深的,是潘林身上的那股認真勁,凡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他的辦公室裡,衝鋒衣、高幫套鞋是標配,有什麼事立馬就抱起來出發;有事不推不擋,凡事衝在一線,每年的大年夜都是他通宵值班;他的很多老朋友,是農業種植戶和經紀人,他們有啥難題和困惑,第一時間會找到潘林。

潘林目前在做的兩件事,都不是什麼大事——“一隻蛾子”和“一顆葡萄”。

「最美林业故事」甘做点燃党性的一根火柴——潘林

潘林(左一)冒雨參加江蘇省森林資源一類清查工作

“一隻蛾子”就是美國白蛾。這種白蛾是雜食性的,農業林業都會吃,如同一枝黃花很難治。從花博會時潘林就嚴防死守這隻蛾子,但現在蘇北和南京已經有了,一旦遷飛過來很麻煩。武進有30萬畝林地、30萬畝溼地,還有6萬畝果樹、15萬畝花木,壓力相當大。潘林帶著站裡一幫人,一方面在上級的指導下,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努力做到一有苗頭就消殺,儘量不讓它蔓延。另一方面,重點在夏溪花木市場進行檢驗檢疫,做到車車現場檢疫。

“一顆葡萄”,就是指武進的果品。以前武進水果沒品牌,陽山水蜜桃有一半是武進拿去貼牌的,葡萄的品種單一,要麼巨峰要麼乒乓球,短時間內集中上市,相互壓價格。潘林兼著武進區水果協會的會長,這些年動足了腦筋,統一註冊了“陽湖”品牌和包裝。在葡萄上,想方設法引進和推廣夏黑等早熟品種,魏可、陽光玫瑰等晚熟品種。現在武進葡萄,從6月份到1月份都有,附加值大大提高了。這幾年,潘林還幫著合作社,引進培育了紅心獼猴桃、臺灣火龍果等新品,同時積極籌建300畝的林業科技發展中心,和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林科院、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植物研究所、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進行合作,準備建設新品種引試基地、新技術示範基地,實現“合作社+”的升級版,更好地為農業林業服務。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潘林的座右銘,用他的話說,在林業事業中,不僅是自己的工作,更是自身的職責,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身兼林業工作站的站長,更加有責任、有義務在植樹造林、興林富民上不斷前行,促進武進的造林綠化、園藝生產、護林防火、資源管理、植物檢疫等工作不斷髮展。

綠葉對根的思念。作為林業人,潘林的心很大,一半要沐浴陽光,一半要散落陰涼;他的心也很小,甘願做一片綠葉,永遠鬱鬱蔥蔥,只聽果香鳥鳴。

(蔣政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林業工作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