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結婚 百分之八十的少數民族婚禮 禮節錯一樣 可能結不成婚哦

少數民族結婚是非常有意思的,很多的風俗與民俗都快被漢化,能全部保留下來的名族與部落都已經很少,今天我們來說說仡佬族的婚俗是怎樣的?仡佬族結婚由五個大步驟,可不能弄錯咯。

接親 仡佬族人結婚,新娘新郎雙方的父母,都要操辦酒席,請客收禮,招待前來祝賀的親戚朋友。新郎在擇定結婚吉日的前一天,還要配備一方肘,一隻公雞,一挑酒,八套衣服,鞋子,襪子各兩雙,以及寫著“出閣”“燃燭”“司櫥”,梳妝”等包有人民幣的紅封封的香,紙,蠟燭,鞭炮等禮物,交給押轎先生送往新娘家,去時,還要有童男童女,吹嗩吶的八仙師傅和挑禮品的人,跟隨押轎先生一同前往。到了新娘家門前,迎親的隊伍暫時停下,以嗩吶吹進門調,才許進門,而後押轎先生將帶去的禮品禮物一一擺上堂屋的方桌上,裝香點蠟,供奉新娘家的祖先,同時放鞭炮。辦完這些事後,押轎先生才把紅封封和衣服等等,一件件交給新娘家收禮的禮房先生。

貴州結婚 百分之八十的少數民族婚禮 禮節錯一樣 可能結不成婚哦

發親 發親就是新姑娘告別孃家,前往婆家時進行的禮儀。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雄雞和刀頭肉,敬奉祖先。由新娘哥哥或弟弟從屋裡把她背到堂屋前,準備上轎。親友忙著給她打開一把紙傘,到上轎時收攏紙傘,放著鞭炮,敲著銅鑼,嗩吶吹奏出門調和離別調,在兩男兩女送親客的陪同下,熱熱鬧鬧的坐上花轎,啟程到新郎家去。新娘出門時,做父母的不能立刻到門前相送,只能躲在家中,等到新娘已經出村,看不見時,才能舉目遠望,送別女兒。

貴州結婚 百分之八十的少數民族婚禮 禮節錯一樣 可能結不成婚哦

進親 進親也可以叫迎親。送親客到達新郎居住的村寨後,還不能馬上進入姑爺家,得由押轎先生安排到鄰居熟人家休息,新娘也由迎親的人引到新郎家門前停下。押轎先生把一隻公雞宰殺後,放到門前事先安排好的方桌上燒香點燭,然後拿公雞從新娘頭上甩過去,名叫“掃煞”。用來表示吉祥如意。這些禮儀結束後,新娘才由一個生兒育女,夫妻和睦,富貴雙全,也就是所謂命好的婦人攙扶進堂屋,舉行進親禮,

貴州結婚 百分之八十的少數民族婚禮 禮節錯一樣 可能結不成婚哦

此時新郎已經穿好青布長衣,等候在堂前,堂前桌子上擺滿祭品,家顯上點香燭,新郎新娘面對家顯祖宗,抬頭肅立,聽從伺禮先生口令,先拜祖先,後拜天地。拜完後,新娘在入洞房時,因為新郎是一家之主,要搶先走在新娘前面,進入洞房後,新郎還要在童年童女陪同下,去請送親客到洞房來陪伴新娘,兩個送親客在陪伴新娘時,要幫助新娘把嫁妝擺好,佈置好新房。

貴州結婚 百分之八十的少數民族婚禮 禮節錯一樣 可能結不成婚哦

入洞房 兩個送親客佈置好新房,便拿出新娘陪嫁帶來的糖,花生,瓜子,茶葉等,撒到新房裡的床上,床下。同時,還向新郎,新娘撒去,向前來洞房玩耍的親戚,朋友,大人,小孩撒去,一邊撒一邊祝福:

果子上床,兒孫滿堂

果子落地,個個成器

茶葉撒寬,兒孫做官

米花落地,兒孫當貴

接著,新郎新娘共吃紅飯,表示永遠相愛,白頭偕老,但是,新郎和新娘當晚不能同宿,陪同新娘睡的仍然是女送親客,而且,一同陪睡三個晚上。

回門 婚禮後第四天,由新娘孃家最親的人,給她送來一瓶好酒,名叫封慶酒,請大家喝,新娘走出洞房,開始做一些掃地的家務事。新娘出洞房時,公公婆婆要做好準備,各自躲在一處,將水和灰撒在新娘身上,然後,新婚夫妻帶上一壺酒,一塊肉,到孃家去回門。孃家招待他兩一餐飯後,兩人又雙雙返家,如若當天因故不能回返,夫妻兩仍然只能分居,住在親領家。從此以後,夫妻兩才共同生活在一起。

貴州結婚 百分之八十的少數民族婚禮 禮節錯一樣 可能結不成婚哦

第四天吃過早飯,送親客回家了,這時一些親友還要取鬧大笑一場,用籮筐繩子打成套結,把親客套住,趁親客解套時,又用鍋煙,墨汁塗在親客臉上,打成花臉,逗得人們捧腹大笑。大家邊說邊笑,直到與親客們分手,才返家而去。

都說你們那裡的結婚是怎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