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

很多名人,都留下了自己的修身信條,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鑑之處,可以成為個人成長的法則。

1

諸葛亮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闡述了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

王陽明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


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這篇《王陽明家訓》又稱《示憲兒》三字詩。全文雖然只有96字,卻濃縮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王陽明家訓

幼兒曹,聽教誨;

勤讀書,要孝悌;

學謙恭,循禮儀;

節飲食,戒遊戲;

毋說謊,毋貪利;

毋任情,毋鬥氣;

毋責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惡,是兇類。

譬樹果,心是蒂;

蒂若壞,果必墜。

吾教汝,全在是。

汝諦聽,勿輕棄。

3

曾國藩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


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者,無不在“修身”上有獨到之處。曾子說過:“每日當三省吾身。”在晚清諸位名人之中,曾國藩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範例。他給自己總結出十二條修身之法,於平凡之處點出修身處世之精要。

曾國藩修身十二法

1.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2.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複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早起: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4.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

5.讀史:念三史(指《史記》《漢書》《後漢書》),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6.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10.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眈著,最容易溺心喪志。

11.作字:早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12.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4

富蘭克林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


本傑明·富蘭林克,是美國人驕傲不已的名字,他不僅是著名的政治領袖、外交家、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記者、作家……還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締造者之一,美國獨立運動的先驅、《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他給自己制定了十三條戒律嚴格的“道德格言”,竟然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幾乎都是吃喝穿戴、待人接物等“生活瑣事”。這是他自定的戒律,也是他的美德修養。

富蘭克林十三條戒律

1.節制慾望:在吃飯與喝酒上要有節制;

2.自我控制:對待別人要有剋制忍讓,不可懷有仇恨;

3.沉默寡言:少說廢話;

4.有條不紊:所有的物品都要井然有序,所有的事情,都要按時去做;

5.信心堅定:信守諾言,出色地完成你所承諾的任務;

6.節約開支:把錢用在對自己對別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要錯花一分錢;

7.勤奮努力:永遠要抓緊時間做有益的事情,不要浪費時間;

8.忠誠老實:不要說有害於人的謊話,要表裡一致;

9.待人公正:不以不端的行為或者辦事不誠實去傷害別人;

10.保持清潔:保持身體、衣服及房間的清潔衛生;

11.心胸開闊:不要為令人不快的區區瑣事而心煩意亂,悲觀失望;

12.謹言慎行:要使你的言行符合每一條道德標準;

13.謙虛有禮:要像耶穌和蘇格拉底那樣立身處世,謙虛有禮。

5

拿破崙·希爾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


拿破崙·希爾是美國成功學創始人和勵志專家,也是成功學、創造學、人際關係學的世界頂尖培訓大師。拿破崙·希爾這個名字無人不曉,他所創建的成功學和17項成功法則,熱情鼓舞了千百萬的人發憤圖強,最終達到了人生和事業的頂峰。他為青年人提出十條忠告。

人生的十大財富

1.積極的精神財富——所有的財富,都始於一種內心之狀態。保持正常數積極的精神態度是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徑。

2.人際關係的和諧——只要保持內心平靜,你就會很容易地與別人建立和諧的精神關係。真誠地對待別人的人一定會得到巨大益惠。

3.脫離恐懼——有七種基本恐懼。它們是貧窮、批評、疾病和身體痛苦、失去愛、失去自已、年老、死亡。補恐懼奴役的人不會是富裕、自由的。

4.未來成功的希望——希望乃所有的內心最佳狀態的先驅,是人的一種最深沉快樂的基礎。它將思想的普通能量轉換成精神上的等價物。將無限智慧改造為適合個人之用。

5.與人分享自已福祉的願望——那些沒有掌握與別人分享自已福祉這門藝術的人就沒有尋找到幸福的門徑,因為幸福主要來源與別人的共享。

6.愛的勞作——沒有一個人能比這樣的人更富有:他找到了一份熱愛的作並致力於去完成它。

7.對所有事物開放的內心——只有那些保持開放內心態度的人才是真正有教養的人。他們永遠處在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的狀態。

8.自律——不能成為自已本身之主人者,將永遠成不了他周圍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人將其導向他所希望的目標的唯一途徑。

9.理解人的能力——要理解別人必須理解自已,因為促使你自已做出多項行為的動機,大多也是促使別人做出同類行動的動機。對人的理解是所有友誼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和諧與合作的基礎。理解自已會使你走上很好的理解別人之路。

10.經常保障(金錢)——它是由一個人所提供給別人的服務換來的。前面九大財富只要人們想擁有,就一定能夠擁有。並且會很容易地將人生第十大財富——金錢吸引過來。

6

比爾蓋茨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


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是一個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知道的傳奇式的人物,他的成功使世人為之矚目,成為青少年的偶像。比爾·蓋茨推出11條準則,引導青少年去學習、去思考,這是十分有意義的。這些準則既是成功的經驗,更是做人——做能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對社會發展作出有益貢獻之人的成長準則。

比爾蓋茨給青年人的忠告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

2.這個世界並不會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覺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剛從學校走出來時你不可能一個月掙6萬美元,更不會成為哪家公司的副總裁,還擁有一部汽車,直到你將這些都掙到手的那一天。

4.如果你認為學校裡的老師過於嚴厲,那麼等你有了老闆再回頭想一想。

5.賣漢堡包並不會有損於你的尊嚴。你的祖父母對賣漢堡包有著不同的理解,他們稱之為“機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過錯,不要將你理應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他人,而要學著從中吸取教訓。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樣乏味。他們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是因為這些年來一直在為你付賬單、給你洗衣服。所以,在對父母喋喋不休之前,還是先去打掃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8.你所在的學校也許已經不再分優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卻並不如此。在某些學校已經沒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學校會不斷地給你機會讓你進步,然而現實生活完全不是這樣。

9.走出學校後的生活不像在學校一樣有學期之分,也沒有暑假之說。沒有幾位老闆樂於幫你發現自我,你必須依靠自己去完成。

10.電視中的許多場景決不是真實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必須埋頭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電視裡演的那樣天天泡在咖啡館裡。

11.善待你所厭惡的人,因為說不定哪一天你就會為這樣的一個人工作。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富蘭克林、比爾蓋茨、拿破崙希爾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的修身信條,道盡個人成長的終極法則


我是學峰,歡迎來到我的微信公眾號:學峰讀書會,讓思想點亮教育,用讀書改變世界,期待您的光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