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游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中國遊客在瑞事件“有了最新進展,繼

中國駐瑞典大使就此事深度回答記者後,外交部發言人也在主持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案件進展。

“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遊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網友們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則形成了鮮明的對立,可謂硬幣的兩面:

支持遊客的,看到的是遊客身處異地孤立無援的恐懼、瑞典警方的粗暴執法、酒店缺乏人文關懷、當地群眾的吃瓜心態……

“他們身處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又是深夜。你讓他們怎麼辦?”

“三更半夜,警察粗暴地把手無寸鐵的普通遊客強行扔到荒郊野外的墳場,太過分了!”

而反對者,看到的則是遊客的無理訴求和誇張舉止、當地人面對突然大吼大叫遊客的一臉蒙B、以及瑞典酒店和警方的秉公辦事……

“都是可憐的巨嬰思維,以為像在國內一樣靠一哭二鬧就能解決問題?!“

“丟臉丟到國外去了,拜託以後出門別說自己是中國人”

僅從目前流出的當事人口述和一些旁觀視頻,我們無法完全還原事情的真相。而雙方基本口徑一致,可以明確的三點事實是:

1、遊客曾先生確實是弄錯了日期,導致紅眼航班到達後的凌晨,全家沒有提前預訂的房間可入住;

2、酒店與曾先生就當晚是否能暫留酒店大堂沒有達成一致,酒店隨後報警;

3、老人的確是在凌晨被瑞典警方帶到郊外,而且當時天氣已經比較冷。

至於曾先生知道訂錯時間後有沒有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和酒店方如何協商,最後導致酒店要用報警來處理?曾先生一家的什麼表現會讓當地兩名女警察最後將他們放在郊外?

恐怕就成為了更無法求證的“羅生門”,而這也成為了網友們產生意見分歧的所在。

三個事實都有因果關係,如果能在其中任一環節處理的理智、得當、適宜,恐怕都不會造成最後的鬧劇或者悲劇。

而這也是一個成年人,特別是選擇在國外自由行出行的成年人,應該有的心理和能力準備。

“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遊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相信所有中國人看到“中國遊客”這幾個字,都和自由君一樣充滿了複雜的感情。

我們甚至都無法再平靜地念出這幾個字,因為與它相連的總是一些怪異、怪誕、奇葩的新聞——

《中國遊客被曝在盧浮宮前水池泡腳》

《百名中國遊客泰國餐廳搶蝦》

《八旬中國遊客向飛機發動機扔一把硬幣祈福》

……

“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遊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遊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中國遊客”到底是誰?為什麼我們身邊那些有教養、懂禮貌、愛遊山玩水開闊眼界,同時帶去中國人友好問候的朋友,一戴上“中國遊客”的帽子,就成了這個樣子。

沒有人能把它與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劃上等號,就像我們寧願相信在瑞典的曾先生一家遭受的是如他們所言的不公正對待,也不願意相信隨後流傳出的視頻裡才是他們真實的樣子。

“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遊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那些看起來被欺負的“弱勢人群”,卻常常在利益面前,露出駭人的“強者姿態”.

最為人熟知的是早幾年郵輪旅行剛進入中國市場,遇到因天氣原因改變停靠港口的情況,為了獲得更高額的賠償,一些遊客會採取集體抗議、拒絕下船的極端做法,讓外國船方大為不解。

旅行就是一面放大鏡,可能將我們素日隱藏的心理再度放大。

“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遊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出門在外,會遇到意想不到的良善、幫助、援手,這是旅行。同時也可能遭遇毫無準備的延遲、意外、事故,這也是旅行。

旅行並不是隨心所欲,只享受美好,等人來善後,更是意味著能合理規劃的行程、和諧處理和陌生人的關係,最重要的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能要求每天都晴空萬里,無法奢望遇到的每一個人都熱情友好,也不可能強求酒店方面一定急可人所急。

遵守當地法律、瞭解別國國情,同時在遇到“bad news”時也能調整心態、理智處理、積極應對,才是我們希望自己成為的強勢“中國遊客”的形象。

最後給每一個願意代表中國遊客形象的人提供一些實用的出行建議,幫助您更好應對突發情況

“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遊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中國在瑞遊客”事件陷入羅生門 出境遊強勢姿態真的可取嗎?

1、 出行前核對好航班信息和酒店信息,包括準確的到達時間和酒店的入住時間、入住天數。要注意國內外的時差問題,一般凌晨或者白天到達需要入住酒店的話,則必須提早多定一天的房間。

2、酒店業的行規是下午14點到第二天的中午12點算一天,大多數酒店一般都是下午14點後開始辦理入住手續,如果有特殊需求或者提早到,可以先郵件或者電話和酒店溝通,看下是否可以提前入住。(

如酒店有空房且當天上午10點以後到,當然可能會牽涉到增加費用,具體由酒店決定

3、如酒店明確拒絕或無法辦理提早入住,建議先不要去酒店,可以先用餐休息或者逛逛街和景點。如遇行李較多的問題,可以先和酒店協商,是否可以寄存行李(電話溝通為好),之後再出去遊覽。

4、出行前,將自己的護照和信息備份隨身攜帶,以備臨時需要。如果所到國家語言不通,建議攜帶翻譯設備。最重要的,客人需對自己的國外出行能力有一定認識和評估,如果此前獨自出行經驗有限,且語言不通,建議首次出行者,選擇參加跟團遊,有導遊、領隊能隨時協助處理問題。

5、如遇和當地服務人員交流不暢,甚至有引發衝突的可能出現,可撥打當地大使館電話,文明、理性地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