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道20
汉朝汉族汉服,以及现在说中国人为汉人,或者说汉人一定是中国人。又或者其它作者说的什么来自星星的民族,什么汉来源于江水之说。其实跟我们叫不叫汉人没半毛钱关系,汉字的来源跟汉朝也许有关系。但是跟我们称自己为汉人是一点关系没有
总结其他作者的说法,我们今天叫汉人无非两点。 第一点,有其他作者提到过的。汉武大帝刘彻对匈奴的猛锤,把不可一世的匈奴打得哭爹喊娘。于是被打的哭爹喊娘的匈奴就对锤自己的人出了一个尊称--汉子。因为你国号为汉嘛,又这么能打。慢慢得就形成了是条好汉的说法,而在民间 知道汉史的都知道 中原人对匈奴人开始是傲世,到白登之围的害怕,再到匈奴大战的傲世。 这种心理落差,导致大家都喜欢称自己是汉子,称汉族感觉倍有面子,而后不是还有句佳话嘛,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整个国家凝聚力空前绝后啊,称自己是汉族感觉就是光了十八代祖宗。
所以汉族跟汉朝时间注册早晚无关,跟汉朝的执政者关系非常大。 是其他王朝无法比的,包括所谓的李唐王朝!
为何今天中国人叫汉人?而不叫唐人? 真的是因为汉朝在前,唐朝在后嘛? 作者观点不认为是这样的。
白登之围,刘邦无奈和匈奴和亲。 等到刘彻雄主出现,期间 景帝文帝给刘彻铺好基础 文景之治嘛。然后刘彻量大汉之物力,人力,绝心扫除匈奴的祸患。匈奴大战爆发,大汉一发入魂。从此为中原人民烙下汉的灵魂,至此我们称汉族。
观另一个盛世,唐朝。 不是唐朝比汉朝弱,我只能说今天我们不叫唐人是因为唐朝君主不行。此话怎么说? 纵观李唐,谁有武帝之雄心? 量盛唐之物人之力,决心扫除吐蕃? 太宗是将吐蕃打得求亲,但是吐蕃的威胁一直是存在的。 而且是伴随着整个唐王朝的兴衰,唐朝君主干什么了呢? 搞爱情故事搞得轰轰烈烈,搞不伦。李隆基开元盛世号称中国封建社会顶峰状态,最后玩杨贵妃去了。这没错,到顶峰了嘛 和心爱的人共享盛世,天下所有男人的梦想。他做得很好,but 安禄山看上了他的龙袍看上了他的女人 李隆基干了啥? 这也不能算得上是好男人吧?且不说他是一个皇帝 美曰其名 将整个盛唐先给杨贵妃,杨贵妃也算是醉了碰上这个废物男人。 李隆基要是是刘彻,安禄山这个死胖子早就变成肉泥了。 所以啊,看上去不可一世的李唐都是终其一朝。没有一个雄得过汉武帝的人 (开国皇帝不能和世袭皇帝比较,太宗不在此列) 所以今天咱们不叫唐人叫汉人,归根结底还是汉朝比唐朝跟让人自豪。 跟让人佩服 *
其名为鲲338
我来说点不一样的,一是为什么偏偏是“汉人”被延续下来成为族称,而不是 “周人”、“秦人”、“唐人”等;二是“汉”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其本义是什么 ,如何一步步延伸为族称的。
一、为什么偏偏是“汉”,而不是周、秦、唐?
毋庸置疑,首先是因为汉朝是个强盛且长寿的王朝,但这远远不够。夏、商、周、秦、隋 、唐、明都很强盛,秦隋是短了点,但其他的几个并不短,周朝更是号称有八百年;如果说唐明是在后面,已经被汉朝抢先“注册”了永久“商标”,但在汉之前还有夏商周啊,特别是周朝,它的资格绝对不比汉朝差。
周朝的资格又好、时间又早,为什么不抢先“注册”呢?原因是当时还没有“ 注册”的必要和意识。在周朝,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都是以所在诸侯国的国名来自称,基本都没必要说统称,比如“齐人”、“楚人”、“秦人”等, 基本没人再在上面加个“周人”的自称。就如今天,我们说自己是“中国人”就够了,没必要再说是“地球人”,当年我们的祖先也认为“周”就是“天下”。虽然周边还有戎狄蛮夷等,但它们是未开化的甚至不能称为“人”的野蛮人,相比它们,我们可自称为华、夏、诸夏,但要用这些自称的场合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在周朝的时候,没人去抢注“周”或者“华”、“夏”什么的。
那为什么到了汉朝,就有了“注册”的必要和意识了呢?其实在汉朝的时候, 他们也还没有真正去“注册”,但由于当时的大一统,没有了诸侯国,还因为北方强大的匈奴的存在,让“汉人”这个自称的用处更多、也更自然了。因为两汉长达四百多年,“汉人”这个自称也因此叫了四百多年,都叫得很顺口了。汉朝灭亡之后的魏晋都远远比不上汉朝,而西晋灭亡后,五胡入华,占据了整个北方地区,由此一个区别于五胡的自称与他称就很有用处了,“汉人” 这个“商标”就被真正“注册”下来了,而且用了三百多年都没有挑战和质疑者,到隋唐时早已是大家公认的永久“商标”。
综上所述,“汉人”成为族称之前,人们的自称是国名、朝代名,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各国各朝境内往往是多民族的,于是“汉人”作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族称就顺理成章的延续下来了。
二、“汉”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如何一步步引伸为族称的?
我们知道“汉人”成为族称,是因为汉朝,那“汉”这个字是因为怎样的机缘而被刘邦选中的呢?
众所周知,刘邦是因为先被封为“汉王”,才在夺取天下之后将自己建立的朝代称为“汉朝”。封汉王,是因为封地为蜀地和汉中,而汉中属于汉水流域, 是典型的因地得名。
至此最后一个问题出来了,汉水为什么称为“汉”水,而不是别的什么水,“ 汉”字是怎么来的,与汉水有关系吗?还是其他回答说的来自于与“强壮”相关的本义?
据象形字典(是个网站)陈水旺老师的考据,“汉”正是源自于汉水,最初出现在金文,造字的本义是“流放政治犯的西北水域”。也就是说“汉”是一条河,这条河所在的区域——汉水流域是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放政治犯的偏僻之地,“汉”就是为描述这河而造出来的。
“汉”是如此大、如此有名的一条河,以致还能被引申为“大河”的意思,与“江”“河”同义(最初“江”就指长江,“河”就是黄河)。比如曹操《观沧海》的“星汉灿烂”,汉就是河的意思。
汉中也与河南、河北、江东、江南等类似,都只是一个区域地名,但由于刘邦被封汉王继而建立汉朝,“汉”这个字才引伸出更多的含义(如“汉族”、“男子汉”所包含的),让后人忘记了它与“江”、“河”类似的本义。
wouc
汉人、汉字、汉族得名都和汉朝有关,汉朝得名和汉王国有关,汉王国得名与汉水有关。
汉水今天叫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注入长江,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水的传奇,还被认为和银河是相通的,所以银河也被称作“天汉”,即天上的汉水。西周时期周天子经常从汉水南下征伐荆楚,周昭王还战死在汉水上。之后秦国攻打楚国,也利用了汉水道路。
到秦朝末年的时候,诸侯联军灭亡秦国。因为楚义帝曾许诺“先入关中者为王”,但是项羽不想把咸阳一带封给刘邦,所以就把刘邦封在汉中,称为汉王。汉中也算在关中区域,所以也算是封在关中了。汉中的得名当然也和汉水有关,就在今天的陕西汉中一带。
所以之后楚汉战争,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的争斗。刘邦消灭项羽后统一全国,而汉的国号仍然保留了下来,这就是汉朝的由来。虽然秦朝才是第一个大一统国家,不过国祚太短,不少制度文化也被汉朝继承,而汉朝经历四百年,政治遗产对于后世直接影响更大。
林屋公子
“汉族”、“汉人”、“汉字”的讲法,主要是源自于大汉王朝的影响力。西汉➕东汉两个大一统的王朝总共延续了400多年,巨大的版图、长久的国运、辉煌的文治武功,使得我们这个民族打上了深深的“汉”烙印。
在“汉”以前,我们这块土地上的祖先们以衣冠服饰和祭祀礼仪等来区别族人与外人,《春秋左传正义》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因此,当时的祖先统称为“华夏族”。但在秦国统一天下以前,中华大地实际上呈现的是诸侯林立的分裂割据状态,周天子也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个诸侯国的自我独立意识很强,都是以各自的国名自称,比如鲁人、齐人、吴人、越人,“周人”的称呼也只是后人在史书中有所运用,仅仅是时代性的称呼或单单指周部落。
秦虽然实现了版图统一,但它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还没来得及在中华外部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就灭亡了。秦亡后,刘邦被项羽分封到汉中当了“汉王”,打赢楚汉战争战后,刘邦又从“汉王”升格成了“大汉”的皇帝,以往的齐、楚、韩、赵等区域性名称因为诸侯王制度的消失而失去了作用,人们逐渐以“汉”自称与匈奴、百越等族群区别。随着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来,汉王朝的影响力沿着商贸队伍遍布西域各国,甚至到达了欧洲的罗马帝国。
至此,“汉”一字牢固地植根到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基因中,无论唐、宋、元、明、清如何更迭,都只是时代阶段性的称呼。这块土地上的人始终以“汉人”自居,只有“汉”才是我们族群和文化的特指。
竹山清溪涧
汉,乃天汉,其称甚美,银河、宇宙之意也。汉族意即银河宇宙之族,没有比这更好的寓义了。
陆一915
问题中这个说法其实有点不正确,并不能把中国人都叫做汉人,汉人指的是汉族人,中国的民族有几十个,其他民族的中国人并不是汉人。至于汉字叫法的来历,是因为这是汉人使用的语言文字,所以被称为汉字。
汉人的来历首先要从秦朝说起,秦朝以前时局都比较乱,整个中原地区被分成了若干小国,每个国家的文化、风俗等情况都不同。秦朝统一天下后,中原出现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使得原本不同的民族有了融合的趋势。
短暂的秦朝灭亡后,汉朝再次统一天下,形成了一个空前强大,也空前稳定的政权。中国终于有了几百年的太平日子,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
汉朝政权统治下的国土内所有人都被称为汉人,代替了以前华夏人的说法。慢慢的这些汉人就演变成了一个民族,被称为汉族。汉人使用的语言被称为汉语,使用的文字被称为汉字。
国家的统一,文化的融合,使得汉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这就是汉族的来历。
到了后来随着各个朝代国土扩张,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纳入到了中原政权的版图,越来越多的人口也纳入中国的管辖范围内。中国的民族也越来越多,最终有了现在的56个民族。
所以说,把中国人都叫汉人是不正确的。
漂浮菌
汉,在古时原本的意思是银河、天河之意,又名云汉、天汉、银汉。《诗经·小雅·大东》中云,“维天有汉,盗亦有光。”。南朝文学家江淹也在《别赋》中写到,“驾鹤上汉,骖鸾腾天”。另有一义为水名,汉水、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
在汉朝之前,中原以华夏族而称,曰华夏或者诸夏。华乃大,夏曰美,通俗理解就是又大又美的名字。其他均为戎狄夷蛮。秦统一天下后,仍沿用华夏族的称呼。不过六国之民被称为黔首,黔字意为从黑从今,联合起来就是带着黑色头巾出门,也就是老百姓的意思。
秦末各方豪杰揭竿起义,反抗暴秦。最终项羽、刘邦等人灭秦而自立。当时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而分刘邦为汉王,封地就在汉水流域的巴蜀一带,主要活动在南郑。刘邦后来在韩信、张良的帮助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巴蜀,入关中,最后垓下十面埋伏困住项羽,逼项羽自杀乌江边。楚汉之争以刘邦告胜而结束,自此建立汉王朝,历经西汉东汉二十四帝400多年。
汉王朝的强盛,也逐渐取代了过去的一些称谓。比如其他少数民族不再呼中原人为秦人,而呼汉人,其文字也为汉文,其衣为汉服,其族为汉族。
汉唐是中国最为强盛的两个时期。后来一些华侨旅居国外,也或称汉人,或称唐人,都与此有关。
长安那片月
这个事情首先要算到项羽的头上。
这是楚汉争霸的故事。秦末,大家都起来搞革命。这里面实力最强的是项羽。而刘邦也拉了一次队伍创业,结果融资不到位,要倒闭了,只好带着兄弟投靠了项羽。
这时候,项羽找了一位楚王的后代,放羊的,封他为楚怀王,等于大家在楚王的旗帜下反秦嘛。
因为预言说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怀王就定了一个游戏规矩,大家一起向咸阳进军,谁先到,关中就归谁。
大家就开始起跑了,这是障碍赛,障碍就是秦朝大军。秦朝大军当然怼实力最强的,所以项羽的障碍最大。为了突破障碍,项大哥把碗都砸了,叫破釜沉舟。而刘邦呢,是三分抗秦,七分摘桃,抢先进了关中。
按规矩,刘邦就是关中王。但项羽当然不干啊,砖都是我搬的,你住新房了?
于是,项羽把刘邦约到鸿门吃了一顿饭,刘邦吃了一半,没买单借着上厕所就尿遁了,所以把吃白食叫霸王餐。
吃霸王餐是要付出代价的。项羽冲进来,就把刘邦分配到了边远地区汉中,这汉中跟关中就差太远了。
那汉中为什么叫汉中?因为这个地方有条河叫汉水,而汉水的形状很像天上的银河。而天上的银河就称为汉,《诗经》里说的“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我们汉族,其实是来自星星的民族。
且说刘邦成了汉中王,后面出山跟项羽争天下,刘邦赢了,朝代就叫汉,而汉是中国第一个持久的大朝代,四百年嘛,所以慢慢形成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中原人就开始自称汉人啦。
其实,中国不但自称汉人,在某些时候,还有各种称呼,战国时,就是齐人赵人燕人各种人。有的人认为中国的英语CHINA其实是秦人的意思。
到了后面,唐朝很发达,日本过来学习,他们喜欢把中国人称为唐人,中国人在外国聚集的地方,就多叫唐人街。还有叫宋人明人清人的都有。但大致上,叫汉人是主流。
脑洞历史观
起初,以“汉”称呼华夏族人的是少数民族。以朝代、国称其民这也是在还未有民族、种族概念之前的普遍称呼。我们一直自称“华”、“夏”、“华夏”,“汉”这一他称是源自西汉时期的匈奴。匈奴早期匈奴人称中原人为“秦人”,后又有“唐人”和“宋人”之称。在清朝早期以前虽有“汉人”一称,但很少见于文史资料中,满汉之别,才使汉人之称广泛使用。而现代民族概念大概出现于清末,这样我们就被称作“汉族”。所以,“汉族”之称是我们汉族人自领他称为自称。“汉子”一词也是由“汉族”一词演变而来。指的是中年汉族男子。“老汉”现在在西北基本之意就是老年汉族男子。但在兰州,民间把无论男女的老年人都称“老汉”,老年汉人之意。安史之乱至明朝大约五六百年的间,兰州多数时间不属中原政权管辖之内,长期有各类少数民族居住,“老汉”一词直接来源于“汉人”之老,而不是来自“汉子”之老。
耕读186
因为就是从人家那传下来的,人家发明的,有能耐你也发明一个,不是瞧不起你,你没这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