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硚口标本兼治推动扫黑除恶全面升级 二季度全面依法治国绩效考评综治指标全市并列第一

长江日报:硚口标本兼治推动扫黑除恶全面升级 二季度全面依法治国绩效考评综治指标全市并列第一

长江日报版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硚口区精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硚口区注重依法打击,又坚持标本兼治。强力推进专项斗争战线前移,强化风险防范赢得长治久安,形成了综合治理的良好格局。

压实党委政府第一责任,增强扫黑除恶使命担当

硚口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压实党委和政府第一责任,压实政法机关主力军责任,压实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责任。把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扛在肩上,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增强开展专项斗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精准落实上级部署,不断提升政治站位

全国、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部署会后,硚口区迅速学习传达,区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三级会议精神,筹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人财物上予以全力支持。先后召开3次常委会,1次政府常务会,1次区委书记办公会,5次领导小组扩大会,研究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8次作出批示。各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履行第一责任。全区政法机关、各街道、各成员单位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专题研究,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第一责任和直接责任。

制定行动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

按照“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的总蓝图,印发《硚口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方案》,设立综合督办、侦查打击、执法监督、基层组织建设、执纪问责、工作宣传等六个专项工作组。确定三年工作目标“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犯罪,黑恶势力保护伞得以铲除,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形成“1+6”工作机制,明确第一责任人

印发《硚口区扫黑除恶专项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一个总体机制。确立六个分项机制,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一是线索核查机制,规范工作程序;二是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工作机制;三是协作会商机制;四是检查督办机制;五是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政法机关负责人直接责任,纳入区委主体责任清单;六是考核考评机制,将扫黑除恶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治和党建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同步使用。

争取群众力量赢得群众支持,宣传发动探索“硚口路径”

硚口区在全市率先推出警讯刊物,探索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扫黑除恶的“硚口路径”,不断提高群众对专项斗争的知晓度、认可度、参与度。在发动群众力量、赢得群众支持落地见效的同时,也取得了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际成效。

全市率先推出警讯刊物,最大限度争取群众参与

扫黑除恶如何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硚口区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编印《硚口警讯》刊物,向辖区群众、商户、企业推广。刊物不仅第一时间传达中央、省、市的政策部署,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推进举措,扫黑除恶举报方式,还选登已经破获的案件成果,民警以案说法,向群众支招防范“套路贷”“非法集资”等陷阱的办法。

此外,硚口区扫黑办、区公安分局、各街道、各行业监管单位、派出所、社区、窗口单位通过传统和新媒体方式公开举报电话、邮箱、信箱,制发条幅、海报、宣传手提袋等近10万件,扫黑除恶专刊19期,宣传报道131篇,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题支部主题党日和文艺汇演,最大限度争取群众支持。不断壮大声势,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参与支持。

平安稳定的环境是交给群众的最好答卷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硚口区将自己视为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重要评判依据。

被誉为“天下第一街”的汉正街是大汉口商业的发源地,也是硚口治安的晴雨表,它的平安与否是平安硚口创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质量的最直观体现。

通过互联网开拓网上销售渠道的商户周先生,见证了汉正街治安环境的大转变:以前,汉正街存在争客抢客的冲突与矛盾。如今,随着扫黑除恶力度的持续加大,民警来到商户身边,加大普法宣传,进入商户调解矛盾,解决实际困难,商户更有安全感。现在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汉正街不仅顾客愿意来,商家也愿意来经商。

平安的营商环境,正是硚口区交给群众的答卷。

铁的纪律铸就警魂,铁腕重拳依法打击

党中央委以重任,人民群众充满期待。硚口区以务实之风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硬仗、苦仗,以铁的纪律铸就警魂,重腕重拳依法打击黑恶势力。

一日一研判重点攻坚,打准打狠打稳打透

全区政法机关紧密配合,以人找案,将涉黑涉恶重点人员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民事纠纷进行关联,区法院、区检察院及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完善证据链条,确保打准、打狠、打稳、打透。

在各派出所、各职能大队、警务站指定专门联络员,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片区,开展“一日一研判、一周一会商、一月一通报”,畅通上下、左右对接通道,实行领导包案、专案侦办、重点攻坚。

发挥巡查“利剑”作用,深挖彻查“保护伞”

硚口区发挥纪检监察网上举报系统作用,将“12388”网络举报端口前移至汉水清风微信公众号,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将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纳入基层作风巡查、扶贫领域专项巡查等重要内容,发挥巡查“利剑”作用。

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及“保护伞”,早警示、早纠正、早处理。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对“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从严从快处理。重点关注涉黑案件中的公职人员,区纪委(监察委)与政法机关在涉黑案件办理工作中实行信息互通,对黑恶势力的“关系网”“保护伞”,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打造铁纪律,确保战斗力

3月14日,硚口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张海涛接到涉嫌黑恶的重点案件,连续办案149天,仅休息6天。1岁3个月的孩子病了,他只去了两次。

“涉黑涉恶团伙的案件要尽快侦办,快速抓获犯罪嫌疑人,只有这样,群众的安全感才能切实提高。”张海涛在硚口区公安分局并非个例,民警郝勇杰的父亲身体不适,他准备回老家探望,请假条递交后又自行拿了回来,原因是案件出现重大进展,需要警力。直到父亲身体恢复健康,他也没有回家。

硚口区公安分局的“张海涛”们自觉用铁的纪律约束自我,扛起扫黑除恶重担,始终保持良好的战斗力。

强力推进专项斗争战线前移,强化风险防范赢得长治久安

硚口区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进一步健全立体化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硚口模式”。

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线前移,在“依法打击”的同时,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形成“长久立”机制,促进社会长治久安,把专项斗争提高到新水平。

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天网”工程初具规模

硚口区推进雪亮工程,社管平台、视频监控、政务网、视联网全部接入区综治中心,整合、联入各类视频监控探头5529个,推进2014个城市视频三期探头建设,新建WIFI嗅探780个,织密安全防护天网。

试点智慧小区建设,选择具有推广价值的长丰低保户集中区、汉正三旧改造区、韩家还建房集中区及基础较好的四新社区作为试点,以党建为引领,建设八大智能系统,统筹武汉微邻里公众号,载入品牌调解、防盗诊所、爱心黄手环等品牌项目,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四新社区试点以来,市长专线投诉案件量实现零投诉。

筹备智慧政法建设,积极推进政法一张网,建成政法委视频会议系统,开发“智慧公诉”“智慧审务”“智慧警务室”,建成覆盖办公办案工作的“语音识别系统”,实现公诉专业全流程人工智能辅助办案。

开展“鼎星”平安建设,“地网”工程逐步铺开

对照创建标准,依托派出所和6个警务站,全面摸排5000余家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完成1702家单位“星级平安单位”创建基础工作,全区已有66家内保单位被评定为星级平安单位,39个社区达到“五无”标准。

凝聚群防群治合力,“人网”工程效果明显

258支、2764人的街道治安巡逻队、社区安保队、物业保安队,2万余名“红袖章”志愿者遍布硚口全区。

警务综合服务站每周带领288辆安保电动巡逻车,在大街小巷巡逻,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通过“人网”工程,今年以来,该区全区刑事有效警情3278起、同比(4255起)下降22.7%。

扫黑战果

刑事有效警情同比降两成 全区实现“六无”目标

经过半年多持续发力,硚口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截至8月31日,该区共破获9类涉恶案件56起,刑事拘留9类涉恶犯罪嫌疑人177人,打掉涉恶团伙35个,以《刑法》294条款移送起诉黑社会性质组织专案1起,审查涉案资金875万元。

该区纪委(监察委)与其他机关移送线索128件,其中上级交办线索72件,核查公安机关侦结线索56件。目前,正式确定问题线索8件(重复2件),其中初核4件、立案2人(件)、查否1件、正在办理1件;区委组织部共排查出了7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和4个换届重难点社区。

今年以来,硚口区刑事有效警情同比下降22.7%,全区实现“六无”(指无重大涉稳事件、无有影响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有影响交通事故、无有影响的媒体负面炒作事件)目标,政治、社会大局稳定,为硚口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创造了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全面依法治国综治考评并列全市第一

在全市上半年“一感两度两率”(一感,即群众安全感;两度,即社会治安满意度、政法机关公正执法满意度;两率,即平安建设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测评中,硚口区综合成绩中心城区排名第2。

今年二季度全市全面依法治国绩效考评,硚口区位居全市第三,综治考评全市并列第一,网格化工作未扣分。

经典案例

男子替心仪女孩出气砸会所遭刑拘 硚口警方一锅端掉滋事者

听说心仪女孩受了气,男子一怒之下就去砸会所,闯下祸事方知女孩早已名花有主。鲁莽之举不但没有赢得芳心,还遭刑拘。5月,硚口警方历时4个月侦破一起寻衅滋事案,11名涉案人员已依法被移送起诉。

会所两天连遭黑手

1月8日,硚口区公安分局接到报警,称古田四路一刚刚装修完准备两天后试营业的商务会所被人砸了。民警调看监控视频发现,当日清晨6时许,五六名男子持棍棒闯入会所内,将会所大门和大堂内的部分装饰砸了个稀烂,整个过程持续了10多分钟。

时隔不到两日,民警再次接到该会所被打砸的报警。监控视频显示,10日凌晨,10多名男子挥舞着棍棒、锤子闯入店内,滋事足有两分钟,一男子离开时还故意举起锤子将停在门口的3台车砸坏。

连遭黑手,绝非偶然。硚口警方成立专班全力侦办此案。

幕后利益团伙浮现

民警走访该会所业主老王(化姓)得知,去年11月中旬,一男子徐某以老王欠其24万元为由,提出用会所三成股份抵债,遭拒绝后砸坏了一个茶几,丢下狠话,“不让入股,甭想开业”。

此时,徐某行踪诡异,频繁更换手机号,民警想找他当面调查,却无法进行。

今年2月初,民警意外获知,徐某有个杨姓女友,徐某“失联”后,杨某也躲藏起来了。

视频追踪“漂亮女孩”

经查,民警锁定了第一次参与打砸的刘某和王某。3月7日,民警将两人抓捕,他们交代,1月8日晚,他们受徐某邀约打砸会所,事后每人得了1000元辛苦费。

刘某表示,当时有一个女的在现场,个子很高,长得也很好看。民警再次走访老王,他也表示徐某曾带一个漂亮的杨姓女子一起吃饭。于是民警找来杨某照片给刘某、王某辨认,二人同时指认“是她”。

多个证据指向“漂亮女孩”杨某,3月9日,杨某落网,但拒不承认参与了打砸会所。

情令智昏打砸会所

3月15日,参与打砸的另3名嫌疑人落网。三人交代,均受徐某邀约。

5月4日,徐某落网。他交代,早就认识杨某,一直想与其谈朋友未果。没想到1月初杨某找过来,称有个会所老板欠钱不还,不砸他的会所不解气,只要徐某照办了,二人就谈朋友。情令智昏的徐某欣然应允,邀约了10余人打砸商务会所。事后,他却失望地发现杨某已有男友。

目前,硚口区分局已将11名涉案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其中8人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已依法移送起诉。

“街霸”眼红邻店灌肠生意火爆找人打砸 硚口警方铲除“街霸”维护秩序

“街霸”嫉妒邻店灌肠生意火爆,为抢生意邀约多人带铁锨到店内打砸,并将店主打成轻微伤。自今年年初以来,硚口警方持续加大扫黑除恶力度,不放过任何黑恶势力,一举打掉“街霸”团伙,为辖区商户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2015年至2017年,“街霸”杨某因经营香肠来料加工生意与相邻的从业者争抢生意,矛盾纠纷不断。今年1月10日,杨某与一相邻灌肠店店主赵某发生冲突,后经杨某提议、魏某等人经商量后,由魏某邀约他人对相邻灌肠店进行打砸。次日,李某等30余人受邀后携带铁锨至该灌肠店,杨某挥拳将店主赵某打倒在地,其余人手持铁锨将灌肠店打砸,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硚口警方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打砸团伙控制,依法将其刑事拘留。经鉴定,被害人赵某为轻微伤。目前,魏某等13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批捕。

中央扫黑除恶第7督导组进驻湖北时间为:2018年8月31日-9月29日

举报电话:027-88510838,举报信箱:武汉市A77830邮箱

督导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

武汉市扫黑办举报电话:82402493,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武汉市公安局举报电话:85395140,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划:硚口区委政法委

执行:长江日报法治文化传播中心

撰稿:黄河 黄宗华 乐智敏 肖成杰 王辉 贾雪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