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圍繞「九字訣」 15年實現7萬人口下山集聚

泰顺围绕“九字诀” 15年实现7万人口下山集聚

泰順縣司前畲族鎮左溪大橋北側,是峰門一期新村。這裡的223幢“頂天立地”式建築錯落有致,小區裡衛生室、超市、活動室一應俱全,緊鄰新村的寬闊馬路,將村民的生活帶上“康莊大道”。

泰顺围绕“九字诀” 15年实现7万人口下山集聚

舒適整潔的泰順縣司前畲族鎮畲族風情園搬遷小區

15年前的2003年,泰順頭號民生工程“下山脫貧”,就是從峰門鄉起步。而這個起步的依託則是司前鎮。司前除了帶動峰門,還將黃橋、竹裡一併納入建制鎮的範圍,這就是當年創新移民模式的“一鎮帶三鄉”。在這次嘗試之後,泰順繼續實施跨區域移民,生態大搬遷移民等。走過15年“搬遷”路,泰順以“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為引領,至今已實現19053戶70049移民安置,約佔全縣常住人口四分之一的農民實現“乾坤大挪移”。

泰顺围绕“九字诀” 15年实现7万人口下山集聚

原峰門鄉偏遠山村下山群眾居住的危舊房。

如今,泰順又全力推進“三個1.5萬”生態搬遷平臺建設:再用3年時間,將生態敏感區、地質災害點、城鄉危舊房等合計4.5萬群眾遷移到安全區域集中安置,走出一條避災除險、下山脫貧、城鎮集聚、生態保護多贏的路子。

下得來

最好的地塊給移民

2004年安置房一封頂,峰門村黨支部書記鄧敏良和其他222戶、800餘位村民就迫不及待地搬了進來,成為泰順首批下山移民。如今15年過去,說起山上山下的生活,鄧敏良感慨“太多不同”,但歸而言之,是人均0.4分地、19畝山的原峰門鄉,百姓無可奈何才闖出一條下山路。“只有搬到山下去,才能實現安居樂業。”時任原峰門鄉黨委書記胡昌迎最大的願望,就是讓鄉親們搬出去。

2002年,該鄉黨委提出“整鄉異地搬遷”的設想,這個想法與縣裡的安排不謀而合,峰門、黃橋、竹裡三鄉同時被納入司前畲族鎮全局規劃,作為全省首創的“一鎮帶三鄉”推進。

可在分配地基的時候,世代生活在山上的村民開始擔心“下山有沒有出路”,一些人打起了“退堂鼓”,他們將鄉村幹部圍起來要求退款。經過鄧敏良和鄉幹部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最終在退掉數十戶之後,一期223戶還是湊齊了。

峰門鄉整鄉搬遷共分為三期,除了一期被政府“推著”下山,後來都是老百姓“追著”政府要下山。隨著泰順“一鎮帶三鄉”的順利實施,在司前畲族鎮濱江路、獅子崗一帶陸續建起9個搬遷集聚點,為1590戶5500多移民建起了山下的新家。如今,司前建成區常住人口達1.52萬人,城鎮化率達80%。

為順應農民進城落戶需求,2011年,泰順再度創新,把縣城作為農村宅基地置換的主平臺。在新城規劃面積達1.5平方公里、可容納1.5萬人口居住的“無區域生態移民功能區”。在設立相應門檻後,允許生態保護區等具備條件的農民,以宅基地置換的形式入住城關,使這股“下山潮”迎來了新高峰。

羅陽鎮鶴聯村林水洋自然村村民韋開波清楚記得,2013年8月一期搖號時的情景:“一期724套房,吸引了1300多人搖號。”他運氣不錯,第14個就搖到了。更讓他覺得幸運的是“趕上了好政策”:房價比市場價便宜一半以上,還能拿到老家宅基地拆除等各類補貼近20萬元,有了這筆錢首付25萬元後,公積金每月還款1525元。2016年5月20日,一家四口從大山深處搬進這套116平方米的三居室。

如今,“無區域生態移民功能區”一、二期已建成可供置換公寓房1290套,總用地120畝。通過置換,復耕農村宅基地270畝。而從2016年至今,該縣將“大拆大整”、災後重建、抗震抗臺、異地搬遷等工程有機整合,3年內推進羅陽無區域生態移民區、15個抗震安居小區、18個鄉鎮異地避災移民小區的“三個1.5萬”生態移民搬遷平臺建設,已有2.5萬群眾圓了“安居夢”。

泰顺围绕“九字诀” 15年实现7万人口下山集聚

泰順縣無區域生態移民區 夏鬱郁/攝

泰顺围绕“九字诀” 15年实现7万人口下山集聚

泰順縣無區域生態移民區建設如火如荼

穩得住

提升搬遷群眾幸福感

從畲族風情園步行不到10分鐘,宛若童話樂園般的司前畲族鎮幼兒園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泰順首個按省一級標準打造的鄉鎮公辦幼兒園,9個教學班可容納幼兒270名,設有小劇院、閱覽室等多個功能室,戶外有塑膠跑道操場,並逐步形成“百語啟蒙?畲韻怡園”的辦園特色。2012年投用後,司前鎮以及峰門、黃橋、竹裡三鄉的畲鄉娃,均可就近入讀“省一級”園。

生態搬遷的成效,不單單是下得來,該縣更堅持“穩得住”而致力於教育、就業、交通、就醫等事關民生項目的公共服務配套的不斷完善。距離“陽光家園”不遠處,是經營7年的羅陽迦勒鞋幫加工廠,每年光是工資就發出去100萬元左右。廠內80多名工人,基本上是家庭婦女。“在家門口掙三千,也比在外面掙五千好。”藍愛珍已經是廠裡的熟練工,從6年前兒子上初中便開始在縣城租房。而在整個泰順城區、中心鎮,共有來料加工點1388個,實現9.7萬人在“家門口”就業。

在司前畲族鎮,浙江利眾竹木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漢榮不僅將竹木生意做到了海外,還向下山群眾敞開了大門。通過免費提供就業技能培訓,讓他們下山可就業,增收有門路,現有員工達385人。當地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從15年前的不足4010元,提高到16950元,實現了“翻兩番”。

為有效解決山區群眾看病難題,2003年至今,泰順僅縣級財政對醫療衛生支出6.55億元,完成縣人民醫院遷建工程、中醫院遷建工程等建設;計劃再投入2.07億元,推進縣婦幼保健院建設、三魁鎮中心衛生院改擴建等工程。實現百姓的就近就醫。

“隨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在鎮上生活更方便了,補助政策更讓看病少花錢,讀書不花錢。”司前畲族鎮副鎮長林華說,“一鎮帶三鄉”不僅為司前帶來人氣,更帶來集聚發展“紅利”。去年,全鎮項目建設資金達3億,防洪堤工程、飲用水工程、垃圾中轉站等配套設施項目建設齊頭並進。而在泰順全縣,15年累計投入重點投資346億元,提升社會公共服務,切實解決下山群眾行路難、上學難、看病貴等問題。

泰顺围绕“九字诀” 15年实现7万人口下山集聚

配套設施齊全的泰順縣無區域生態移民小區,打造高品質搬遷樣板。

富得起

農戶下山產業上山

啟動下山移民的15年間,泰順生態搬遷帶動7萬農民遷往山下集聚安居,為生態騰挪出空間,實現4個行政村和317個自然村整村搬遷,35個自然村“自然”消亡。

“消亡”的村落,帶來的是“復興”的產業。為響應“農戶下山,產業上山”的發展思路,率先下山的一批村民將“富業”瞄準了身後的綠水青山,養蜂、蔬果、茶葉以及中草藥材等致富產業,讓逃離大山後的村民找到了奔小康的“靠山”。

峰門徐宅村的嚴立超,在山下的峰門二期小區“安家”後,將創業的目光投向村民留下的高山密林。從2009年成立百花蜜蜂專業合作社至今,已擁有養殖基地19個,蜜蜂5000多箱。尤其是在省科技特派員、浙江大學教授汪自強的幫助下,申請認證、建立品牌,讓嚴立超成了遠近聞名的“蜂王”,年收入翻了10多倍,還帶動300多戶低收入農戶增收。

而在距離徐宅村44公里外的羅陽鎮南院社區育秀垟村,靠種菜“種”出了名氣。當地塭垟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堂冰告訴記者,南院海拔在800米以上,過去以採石開礦為主業,自2012年以來家家戶戶都開始種植茭白,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產值1500多萬元。

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移民下山,百丈人因修水庫往“山上走”。2001年,飛雲湖村黨支部書記賴兆裕從庫區“羊大叔”改做“楊梅王”,所創立的興林茶果專業合作社包括了楊梅、茶葉、臍橙等四季水果。“百丈地形氣候楊梅成熟得早,只要勤快賺錢養家沒問題。”賴兆裕說,有了縣移民辦的扶持鼓勵,如今庫周茶果面積達2000畝,村民中有八成都是果農。未來,他希望藉助飛雲湖生態旅遊開發帶動採摘遊。

以一個領頭人帶動全村,一個合作社帶動一批人,通過下山移民、分流安置走出大山困守,7萬山民的命運,也因下山而改變。據泰順縣委農辦(縣農業局、縣扶貧辦)主任、局長周德黎介紹,作為國家級生態縣和全省26個加快發展縣之一,截至2017年底,全縣低收入農戶仍有12260戶22871人。因此,新時代的脫貧攻堅,以安居為前提的生態搬遷仍是重點工作之一。接下來,泰順將同步推進以產業扶貧、來料加工、光伏小康、金融扶貧、教育扶貧、社會扶貧在內的“扶貧六法”,開展精準幫扶。

泰顺围绕“九字诀” 15年实现7万人口下山集聚

泰順縣司前畲族鎮畲族風情園打造高品質搬遷山區樣板 李永在/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