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本期要點

甪直古鎮的亮點:

1.2500多年的歷史

2.水鄉“橋都”

3.千年古剎保聖寺及其內唐代羅漢塑像

4.葉聖陶及其筆下的萬盛米行

5.甪直的鎮標——怪獸甪端

6.全國唯一的作文博物館——馮斌作文博物館

行攝建議

甪直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西距蘇州城區18公里,東距上海58公里,總面積1.04平方公里,“杏花春雨小巷,梧桐細雨黃昏,小橋流水人家”,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加上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眾多的名勝古蹟,讓世人驚歎,為此被費孝通先生稱為“神州水鄉第一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浪漫水鄉》,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如畫家園》,用iPhone 6 Plus攝於江蘇蘇州吳中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水鄉風情》,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

甪直為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不同於其他水鄉古鎮的看點有六:

1.甪直是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甪直古鎮與蘇州古城同齡,2500多年的歷史積澱為江南所罕見,與同為江南六大古鎮的其他古鎮的烏鎮、西塘、南潯、周莊、同裡相比,是絕對的“大哥大”。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古韻水鄉》,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2.甪直是名副其實的水鄉“橋都”

俗話說,“到了甪直勿看橋,等於甪直未曾到”,在古鎮區5.6公里長的河道上,歷史上曾橫亙著形式多異的江南小橋72座半(其中有一座橋位於甪直、南港兩鎮之交,屬兩鎮共有),其密度之大堪稱“世界之最”。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有寬敞的拱形橋、狹窄的石板橋,有雙橋、姐妹橋、鑰匙橋、半步橋等等,可謂“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七十二半橋”,橋橋各具特色,是名副其實的“橋都”。古鎮現尚存宋元明清期間的橋樑41座,被著名的橋樑專家茅以升稱為 “中國古代橋樑博物館”。

其中最古老的為始建於宋代的中美橋;最有名的當屬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正陽橋(東大橋);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正陽橋》,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

最有特色的為“三步二橋”(即是三步跨兩橋的意思),在兩河交匯處相連成直角的兩座橋,俗稱“雙橋”、“三步二橋”。甪直有“雙橋”4組,這在江南水鄉古鎮也是相當少見的,它們分別是:萬盛米行以南的南昌橋和永福橋,東市頭的東美橋和交會橋,中市北的和豐橋和環玉橋,以及中市上塘三官弄口的三元橋和萬安橋。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三步二橋”》

作品說明: 《“三步二橋”》,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是位於萬盛米行以南的南昌橋永福橋。

3.甪直有千年古剎保聖寺及其內唐代羅漢塑像

保聖寺是來到甪直最不可錯過的景點,原名保聖教寺,始建於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保聖寺歷經興廢,最盛時殿宇5000多間,僧眾千人,範圍幾達半個鎮,“梵宮敕建梁朝推甫裡禪林第一,羅漢溯源惠之為江南佛像無雙”,為“江南四大寺院”之一。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雨訪保聖寺》,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現今《保聖寺》保存下來的是其很小的一部分,寺內現存建築有二山門、天王殿、古物館等,有“古物三寶”:大鐵鐘、青石經幢、幡杆夾石,以及古木“三絕”:千年銀杏、百年枸杞和紫藤,是一個不點香火的寺廟。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保聖寺》,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舉世聞名的羅漢塑像就位於其古物館內,九尊羅漢塑像為唐代塑聖楊慧之(713-741年)所摹。保聖寺原有羅漢十八尊,1928年因大殿墜塌,半數被毀,殘存的九尊羅漢塑像為“天下羅漢兩堂半”中的半堂。郭沫若對此評價極高,“保聖寺的羅漢塑像,筋骨見胸,脈絡在手,儘管受著宗教題材的束縛,而現實感卻以無限的迫力向人逼來,使人不能不感到一種崇高的美”。

保聖寺羅漢塑像於1961年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物館內沒有照明設施,不允許拍照,最好安排在天氣好時來,陰天或雨天時參觀只能考眼力了。

保聖寺內西側為葉聖陶紀念館、葉聖陶墓和陸龜蒙墓園。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探訪古寺》,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保聖寺

4.甪直有葉聖陶及其筆下的萬盛米行

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於1917年在甪直執教五年,他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就是以萬盛米行為背景,該文後被選進中學教科書,萬盛米行也隨之名聞海內外。

萬盛米行的原型是萬成恆米行,位於甪直古鎮南市河的西岸,是甪直鎮一家老字號店鋪,始於民國初年,由鎮上沈、範兩家富商合夥經營,米行規模宏大,有存放米食的廒間近百,是當時江南首屈一指的大米行。現在我們看到的萬盛米行,位於與萬成恆米行原址相隔一百多米的南市河東岸,改造於1998年,再現民國年間江南的米市風貌,其耒耜堂被闢為“農具博物館”。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萬盛米行》,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葉聖陶紀念館、葉聖陶墓園在保聖寺西側,前往墓園的墓道中央有一個名叫“未厭”的六角亭,以紀念葉老一生勤勉終身,不斷求索,永不自滿的精神。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葉聖陶塑像》,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葉聖陶紀念館

5.甪直有鎮標怪獸甪端

甪直四面都是水,五湖(澄湖、萬千湖、金雞湖、獨墅湖、陽澄湖)環繞,被稱為“五湖之廳”。又有六河(吳淞江、清水江、東塘江、南塘江、界浦江、大直江)從鎮內穿過,三條橫向,三條縱向,交織在一起,所以也被稱為“六澤之衝”。據《甫裡志》載:甪直原名為甫裡,因鎮西有“甫裡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態酷如“甪”字,故改名“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經甪直,見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留了下來。

神獸甪端是甪直的鎮標,矗立在甪端廣場中央。傳說“甪端”是獨角獸,與麒麟同類,有兩大特異功能:速度飛快,能日行一萬八千里;信息靈通,懂得四方語言,瞭解遠方之事。據此,神獸甪端一直守護著甪直。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甪端廣場》,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6.甪直有全國唯一的作文博物館——馮斌作文博物館

位於甪直古鎮內南市下塘街15號的馮斌作文博物館,於2004年由一座普通民宅改造而成,被譽為“作文博物館,全國獨一家”,館內陳列讀書用的桌子、椅子,還有以前的作文書籍、報紙,牆上到處貼著作文,同時收藏並展示近五百多本各個年代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五百多張中小學學生畢業證書,最早的是清光緒、宣統年間的。

博物館還收藏有葉聖陶先生民國時期著作四十五種,僅《倪煥之》各類版本就達十六種之豐。

行攝建議

交通建議

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可選擇飛機、火車、汽車先到上海、南京、杭州,蘇州或崑山,均有直達公交車乘轉前往甪直。也可以在蘇州乘軌道交通1號線到終點站鍾南街站,再轉乘528路公交車到達甪直,在清風路與曉市路路口下車。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甪直地理位置圖》,源自網絡

門票建議

甪直古鎮本身不需要大門票,可以隨意進入,這在江南六大古鎮中是唯一的特例,其他五個古鎮都需憑門票進入古鎮。古鎮內的景點套票78元/人,包括景點7個:沈宅、保聖寺、蕭宅、王韜紀念館、水鄉服飾館、歷史文物館、萬盛米行。

由於古鎮的精華(除了古橋)大都在上述景點內,建議購買套票。在網上(比如在攜程)訂購有優惠。

古鎮門口時有不良的本地人,主動上前熱情“歡迎”遊客,說是帶你去不用門票的入口,每人收費20元。為此,再次溫馨提示:甪直古鎮本身不需要購買大門票。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甪直古鎮全景圖》

行程建議

遊覽甪直古鎮,建議安排2天(住1個晚上)以上時間;

因為古鎮不大,主街就一條——南市上塘街、南市下塘街,不論從哪裡進入,最後都要走到南北走向的這條主街上來,景點主要在主街兩側,前文提及的保聖寺、萬盛米行、甪端廣場、葉聖陶紀念館、葉聖陶墓、陸龜蒙墓園,還有沈宅(教育家沈柏寒的故居)、蕭宅(香港著名影星蕭芳芳演藝館)、王韜紀念館、水鄉婦女服飾博物館等,值得推薦;

時間允許的話,重點參觀這裡的各式古橋。據當地居民介紹,古鎮中心的“古”橋大都是古鎮開發時新修的,外圍的橋才是真正的古橋,越往外圍“成色”越高,隨便的一座橋便可能是上百年,甚至是幾百年的歷史;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回望歷史》,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水巷風情》,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水鄉景色》,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繼往開來》,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正陽橋(東大橋)

甪直古鎮行程結束後,還可以選擇到附近的周莊、同裡古鎮、錦溪古鎮、千燈古鎮、木瀆古鎮轉轉,這些古鎮距離甪直都是30公里左右的車程。

住宿建議

甪直古鎮比較小,鎮內提供住宿的少,這點與南潯古鎮相似。而同為江南六大古鎮的其他四個古鎮烏鎮、西塘古鎮、周莊、同裡古鎮則完全不同,古鎮內有大量各式各種檔次的住處供任性選擇。甪直古鎮外的酒店、客棧較多,價格也不貴。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望江南》,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

作品說明:《望江南》,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這裡的水墨江南提供住宿,環境還不錯。

美食建議

甪直特色與美食有:各式醬菜、甫裡蹄、甫裡鴨、江灣水生蔬菜“水八仙”(蓮藕、荸薺、蓴菜、茨菇、水芹、茭白、菱角、芡實)、奧灶面、青團、南瓜糕、襪底酥、木捶酥、甘草梅餅等,尤其是這裡的醬菜蘿蔔乾,清脆可口,許多人瞭解甪直就是從蘿蔔乾開始的。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雨中古鎮》,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

作品說明:《雨中古鎮》,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門市部裡有各式醬菜,琳琅滿目。

奧灶面,首推古鎮內江南文化園君臨橋旁的廊橋奧灶麵店,老闆本地人,50多歲,做麵食23年。老闆坦誠生意不錯,尤其是節假日,收款都收到累,還好現在有了微信、支付寶。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爆魚奧灶面》,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廊橋奧灶麵店

拍攝建議

甪直可拍攝的題材多,建議重點拍攝各式古橋、水巷街弄、明清建築、古鎮光影、江南美食等;

早晚時分最適合拍攝,這時“古鎮的味道”最濃。古鎮小,夜色乏善可陳;

江南文化園雖是一處新建的人文景觀,但比較開闊大氣,值得一拍。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古鎮街弄》,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訴說歷史》,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水鄉悠悠》,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甪直晨景》,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甪直的日常》,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清晨的古鎮》,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鄰里之間》,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框日持久》,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

作品說明:《框日持久》,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店外掛廣告觀點鮮明!給店老闆點贊!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甪直古戲臺》,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江南文化園

以怪獸聞名的甪(lù)直,江南六大古鎮中絕對的“大哥大”!

《水鄉風光》,攝於江蘇蘇州吳中甪直古鎮,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

總結語

到本期,花了近兩年時間,所有江南六大古鎮的行攝攻略已全部推送完畢,作者不但喜歡行攝,還非常享受每一篇行攝攻略資料收集、文圖編制的過程,把通常古鎮2天的行程延長至近2年的體驗,那收穫,那愉悅,遠不止一份。

總的來說,江南六大古鎮,作為水鄉、古鎮,它們既是大同小異,又都各具特色,是名副其實的。

與同為江南六大古鎮的其他古鎮相比,甪直比較秀氣,但它有最悠久的歷史,有世界上密度最大的古橋群,有全國首批重點保護文物保聖寺羅漢塑像,有葉聖陶及其筆下的萬盛米行,這些足以讓甪直和甪直人民引以為傲。

周正森,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瀚圖中國手機攝影師;在國際、國內攝影賽事及展覽、《中國攝影報》等專業攝影報獲獎、入選或發表手機作品100多幅,在專業攝影報發表攝影及理論文章40多篇;憑手機作品獲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積分遠超所需的15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