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负债2亿!刚刚,又一家企业轰然倒下

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令人猝不及防。

它不管你做对了多少次,但只错一次,就将被淘汰。

刚刚,新三板突然一声巨响,无人机先行者广东莱盛隆轰然倒闭了。

1、欠债2亿,拖欠员工工资,莱盛隆宣布:放弃经营

近日,莱盛隆突然发布公告,宣布:

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全厂员工2018年5、6、7、8,近四个月工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各股东充分考虑,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拖欠工资,负债2亿!刚刚,又一家企业轰然倒下

消息一出,很多人简直不敢置信。

日夜辛劳、努力工作,好不容易获得公司认可,拿到股权,和公司共进退,本以为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莱盛隆员工,突然又变得一无所有,简直惊呆了。

谁能想到,这家刚刚公布财报不久,去年净利润还超过亿元的企业,短短几个月,竟突然倒闭了。

很快,莱盛隆入驻新三板的主办券商国融证券证实了消息:

拖欠工资,负债2亿!刚刚,又一家企业轰然倒下

拖欠工资,负债2亿!刚刚,又一家企业轰然倒下

数据显示,莱盛隆不仅拖欠了300万的员工工资,还拖欠供应商2200万元,银行3670万元(5套房抵押),小额贷款1.39亿元,累计高达2.007亿元。

2亿,对很多巨无霸型的企业来说,如同九牛一毛,但对莱盛隆来说,那就是它的命。

莱盛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2、进军无人机

拖欠工资,负债2亿!刚刚,又一家企业轰然倒下

成立于2007年的莱盛隆,位于广东东莞,至今只有12年的历史。

彼时,正是世界产业大转移,中国制造业辉煌爆发的年代,各种组装配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疯狂冒出。

借着这股东风,莱盛隆以手机保护膜、充电器、蓝牙耳机起家,进而成为魅族、努比亚等众多手机厂商的供货商。

之后,随着国产手机行业的大爆发,莱盛隆发展迅速,一度成为了一家拥有自主大型工业园区和员工500多名,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中型企业。

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只经历了短短两三年的红利期,手机配件行业便一片红海,由于行业技术壁垒较低,大量竞争对手疯狂涌入,低价、低质竞争严重,整个行业利润越来越单薄,大部分只能赚到辛苦钱,甚至赔钱。

无奈之下,莱盛隆开始谋求转型。

彼时,无人机风口越来越盛,大疆的一路起飞,让无数企业纷纷蠢蠢欲动。

不转型,必死,转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对莱盛隆来说,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就这么定了,进军无人机!

但当时的大疆已经颇具规模,是行业无可争议的龙头老大,一个新人想要挑战它,谈何容易。

莱盛隆自然知道自己的斤两,哪里是大疆的对手,它聪明的避开了大疆的主航道消费级无人机,向行业空白植保无人机领域(撒农药、撒种子)进军。

要知道,中国是农业大国,对农业机械需求量极大,一旦成功,赶上大疆,甚至超越大疆都不是问题。尤其是日本的航空植保覆盖率早已达到了50%左右,更给了莱盛隆十足的信心。

2015年,莱盛隆分别在广东、河南、黑龙江等多地开设工厂,装机生产线多达十条。

借着首创的大载重植保无人机,莱盛隆一往无前,迅速成为无人机行业的行家里手。

3、资金、技术不足,莱盛隆败下阵来

然而,正当莱盛隆志得意满,准备大干一场时,市场却变了。

眼看着无人机风口越来越盛,很多企业纷纷开始入局抢食。

仅A股、新三板就有超过20家企业宣布进军植保无人机领域,一时市场由蓝海变成红海,竞争异常激烈。

使得莱盛隆无法垄断市场,提价增收。

更重要的是,由于无人机属于高新技术行业,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支持研发。

但莱盛隆只有中型规模,自身实力有限,没有VC资本的青睐,仅有的5套房也已全部抵押给银行,股权质押也基本到了极限,无法持续大规模投入,技术薄弱。

2016-2017年,公司现金流量连续为-2688万元、-305万元,经营异常紧张。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7月,莱盛隆无人机频现“炸机”,销往东北的一些批产品,甚至因为无法适应东北气候,无法使用。

代理商纷纷要求退货、赔钱,甚至有客户跑到莱盛隆总部拉横幅维权。

拖欠工资,负债2亿!刚刚,又一家企业轰然倒下

一时舆论一片哗然。

莱盛隆想要赔偿,挽回市场,却家中无粮,客户纷纷倒戈。

资金紧张,技术短缺,如今市场又灰飞烟灭。

莱盛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历经几个月的苦苦挣扎,最终只能宣布倒闭。

十年心血,废于一旦!

4、结语

这个世界的残酷就在于,你聪明一次是不够的,必须要足够的聪明,还要有足够的实力。

莱盛隆抓住了世界产业大转移的热潮,从无到有,以低端制造业起家,迅速起飞。

之后在转型多元化的路上,紧握时代浪潮,站在了无人机的风口上。

连续两次站在时代的风口上,不可谓不聪明。

却不料,无人机看似简单,实则门槛极高,非有极强的资金、技术实力,难以走远。

但对莱盛隆来说,却又不得不选,否则,深陷于手机低端配件领域旷日持久的苦战中,迟早也会被淘汰。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有时候你可能什么也没做错,但就是基因不合,实力不够,无法撑到最后。

人们见惯了成功者的光鲜亮丽,却不知,企业的生存往往比什么都艰难,真正能活下来的凤毛麟角,能够成长为巨无霸的,更是绝世稀有。

而当你踏上征途,就不得不面临着这无限的挑战和艰难,接受丛林之中、优胜劣汰的游戏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