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爲釀一杯好酒

從一粒糧食到一滴酒,這一神奇轉化,酒藥起到關鍵的作用,酒藥就是酒的靈魂。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盤州一位83歲的老奶奶,50多年來,根據祖傳民間配方和製作工藝,採摘上山的草藥,自制成百草酒藥,釀製小鍋酒,自產自銷,現在,她又將從祖輩學來的這一技藝傳給女兒,只為釀出一杯好酒。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這位老人名叫唐代芬,今年已經83歲高齡,家住淤泥鄉嘿白村,她的女兒今年已63歲。別看老人身材瘦小,年事已高,但她仍然手腳麻利,思維敏捷,翻山越嶺輕鬆自如。她製作酒藥的這些草藥每年只能挖兩季,就是農曆的三月和七月,每當這時,唐代芬老人便帶領女兒何竹英在這深山草叢裡採挖草藥,自制酒藥釀酒。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這些可以製作酒藥的草藥,主要的有十多種,可以選配的有上百種,所以老人自制的酒藥也叫百草酒藥!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酒藥的發明,是中國人賜予世人的一份珍貴禮物。酒藥俗稱白藥,又稱小曲、米曲、酒餅,是中國獨特優異的糖化發酵劑,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捕捉和馴養微生物最古老而有效的方法。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早在西晉永興元年(公元304年),文學家、植物學家嵇含在《南方草木狀》中首次詳細介紹酒藥製作方法。1700多年過去了,今天很多地方酒釀製工藝中仍然採用了用米粉混入草藥自然培養酒麴的方法,這種傳承千年的工藝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但在我們盤州,會這種技藝的人已經不多。唐代芬老人還是跟她的婆婆學來的,她說:“一九五九年就做起的了,那個時候我老婆婆煮酒賣。我媽也煮酒賣。我們就跟著學,周圍的民族也跟著學,就這麼學會了。”

唐代芬的女兒 何竹英 說:“我奶奶在的時候就跟我媽說,這不能失傳。要傳承下去。”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這百草酒藥的製作過程很費心,工藝流程細緻複雜。草本酒麴製作傳人 唐代芬告訴我們,上山找來草藥後,先曬再切,打出來以後和稻糠,麥麩,糯米一起做,再用上百種草藥熬煮出來的水進行揉捏,通過反覆釀曬發酵,才能製作出酒藥。

酒藥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酒質的優劣。老人告訴記者,因為這些山上的草藥越來越少,她們每年春秋兩季挖來的草藥,最多的時候能製出酒藥四五百斤,每斤售價50元,很多時候是她留著自己釀酒。用一般市場上的酒藥釀酒,每100斤玉米可以釀出白酒五六十斤左右,而用這種百草酒藥釀酒,每100斤玉米只能釀出白酒20-30斤左右,產量很低。所以老人自釀的小鍋酒,每斤售價都在30元以上,香醇味美,喝了口不幹,醉了頭不疼。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老人有8個孩子,多年來都靠賣酒藥和小鍋酒補貼家用,現在,許多釀酒的人都慕名來買老人的酒藥。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83歲老人帶著63歲女兒翻山越嶺找草藥,只為釀一杯好酒

而家住保基鄉廚子寨劉松文就是其中之一,經人介紹後,他找到老人唐代芬,準備合作建酒坊,利用傳統釀製手法來釀小鍋酒。劉松文 說:“原來我烤酒是用化學酒藥,一釀就是十多年,但隨著市場不好就放棄了。如今,當我知道這位老人的這個草本的酒麴後,烤酒的想法又在我心中燃起,今年也和老人一樣在家裡釀製了一些,等酒坊建起來以後再增加釀酒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