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文:徐若風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斯蒂芬·金,對於大家來說可能再熟悉不過了。

作為全球最有名的通俗文學大師、史上改編電影最多的“原著作者”之一,他的名字不僅代表著無數的經典小說,更代表著無數由它們改編的經典賣座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小丑回魂》、《迷霧》……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在無數“斯蒂芬·金電影”的佳作序列之中,這部1986年的《伴我同行》,就是最不容忽視的作品之一。

它不僅獲得了當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和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更是在日後成了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我後來再也沒交到像十二歲時那幫人一樣好的朋友,也許每個人都是如此吧?”當回憶起自己12歲時的夥伴時,作家戈迪寫了瞭如是的語句。

當年生活在俄勒岡小鎮的戈迪,生活中最好的朋友就是自己的三個小夥伴——克里斯、泰迪和維恩。

在小鎮上,他們四個小孩備受人們的忽視與混混的欺凌。因一次意外,他們得知鎮上失蹤的12歲男孩的屍體被拋棄在了森林裡。為了當一回“英雄”和滿足能看屍體的“好奇心”,他們相約去河對岸的森林尋找這具屍體。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四個男孩,每一個都有家庭問題,都有著孤獨、不被人理解的一面。

在戈迪的記憶裡,家中只有自己死去的哥哥會給他關懷。父母幾乎不在意他,成天沉浸在喪子之痛中,甚至常常與他發生爭執,指責他的朋友都是些雞鳴狗盜之輩。

克里斯,出生在一個“小偷家庭”,四個男孩中的領袖人物,看似堅強,內心實則脆弱無比。他被“偷竊”的流言所困擾,對家庭和學校有著深深的恐懼。

泰迪的性格極度敏感,因為他的父親是個瘋子,而他只能向大家撒著自欺欺人的身份謊言。他活在其中,無法自拔。

維恩則是四個人中家庭最為圓滿的一個。他是人們身邊常見的那類單純、可愛又膽小的朋友,也因此而常常遭到欺負。

這些童年的陰暗面,在兩天一夜的旅途中相繼爆發。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他們一路上翻鐵門、閃火車、陷泥沼、徒步越過森林。在不斷產生的危險、摩擦和意外中,學會了直面恐懼。

在這趟冒險啟程之前,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次尋找屍體的旅途代表著自己童年的終結,生命中最要好的朋友也即將成為過客。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根據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集《四季奇譚》中的《屍體》一篇所改編的《伴我同行》,其實和去年由《它》改編的熱門恐怖片《小丑回魂》有著幾乎一樣的母題——

成長中的陣痛與別離,孤獨與迷茫,以及珍貴的友情所帶來的勇氣。

某種意義上,《小丑回魂》就是一部奇幻版的《伴我同行》。童年不幸的小鎮孩子常常在斯蒂芬·金的故事中登場,《伴我同行》是寫實的冒險題材,而《小丑回魂》則在冒險題材的基礎上加入了奇幻元素。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兩相對比,《小丑回魂》裡的變形巨怪,每隔幾十年的時間都會殘害小鎮上的孩子們,深入每個人的心底,挖掘他們最恐懼的部分。形形色色的歧視和欺凌、暴力充斥在小鎮上,大人們們對恐怖本身感到恐怖,卻對自身的過錯與產生的罪惡視若罔聞。孩子們看似被無端地捲進其中,

實則是在成長的過程裡踏入了扭曲的“成人社會泥潭”。

他們要和《伴我同行》中的夥伴們一樣,聯手對抗才能活著出去,獲得令人感傷的成長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這兩部小說與電影,既是斯蒂芬·金奉給孤獨者與邊緣人的成長哀歌,同時也表達了對自我童年恐懼的幽深投射。

1947年出生在緬因州波特蘭的他,度過了一個“自己筆下式”的童年——幼年父親的離家,令他和母親過上了相依為命的生活。

在電影中,他也有意影射了自己的童年陰影,當還是小孩的時候,他親眼目擊了朋友被火車輾過而死,在之後一度喪失了這段記憶。他曾經說道:“大部分關於孩子的故事,都涉及到了旅行,就如《伴我同行》中的鐵路之旅一樣。”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斯蒂芬·金的原著,還是由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甩不去的標籤之一,就是教科書級別的情節推進

《伴我同行》中,為故事提供整體方向的是兩派人物“尋找屍體”的事件,但電影在大多數時間將其懸置,選擇花大量的時間來展現男孩之間的友誼。

四個人物在兩天一夜的旅程轉而成為了主要情節,看似稀鬆,實則在其中逐漸搭建起圍繞人物為中心的敘事結構。

然而,可以想見,如果沒有開頭與結尾的一抹“尋找屍體”的設置,這些稀鬆情節的推進就會變為堆砌。孩子們被捲入“成人世界”從而獲得成長的主題,在自然、流暢的故事面前,被詮釋得毫無痕跡。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此外,《伴我同行》的原著小說本身大量的修辭與形容,就頗具“電影畫面感”,拍成電影后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效果。

比如,在電影“吃派大賽”的一幕中,就將戈迪的心理呈現最大程度“視覺化”了。面對外界的欺凌、冷漠或侮辱,孩子們用超現實的方式採取了對成人世界規則與秩序的報復。

也正是通過這兩塊招牌,讓這部《伴我同行》以不大的格局,達到了經典之作的層次。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不少觀眾在看完《伴我同行》之時,收穫到的大多都是理解與感動。而這,大約也是它能成為一代人經典的最大原因——它封存了每個人的青春記憶。

幾個孩子,意識到了成人世界的“複雜性”,是這部電影的核心。而每個人,都能在其中尋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影片最後,這部電影帶給觀眾了悵然若失的巨大一擊: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是如何直視內心的恐懼。而我們在長大之後,又是如何失去了曾經擁有的一切,宛如隔世而活。

哪怕只是平凡人的成長,也是一段伴隨著痛苦和遺憾的,不能回頭的旅程。

一代人心目中最佳的青春片《伴我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