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乾隆(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

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享年89歲)的皇帝。

乾隆熱愛漢文化,熱衷於書畫、文玩……還經常把自己打扮成文人模樣▼。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對於文玩古物,乾隆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收藏狂熱份子。為了方便把玩,特命宮庭造辦處打造多個多寶盒,置身於臥室及辦公室等。對文玩的狂熱以至於後宮三千佳麗失寵,倒也換來個增福增壽。

雕紫檀嵌彩瓷博古圖小櫃(清·乾隆)

臺北故宮博物院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日本無印良品收納盒估計也是從這裡學來的吧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在這個多寶盒內,除收納有歷代傳承下來的精品文物,也收有宮庭造辦處網羅天下能工巧匠為乾隆私人定製的高級玩具。其中有精品青銅器3件、精品瓷器5件、書畫7件、精品玉器12件……

當然,皇帝的多寶盒遠不至一個,他需要將各色文物放置在自己的時常走動的各個房間,起居坐立的身邊,時常觀賞、把玩這些實物,來實際感覺自身那無人可及的權力。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他還自制收藏證書。

難道乾隆皇帝也有沒錢的時候?

可以賣嗎?

他那時候可能就算到了,萬一到哪一代子孫沒出息,就可以拿著“證書”賣這些古董混日子了。

愛新覺羅·溥儀後來不就是靠賣古董維持生計了……

祖宗打下的江山沒守住,還好家底厚。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這件多寶盒在掌心寶看來最牛X!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因為裡面全是玉!全是玉,全是玉啊!!!

冷靜、冷靜……

乾隆這個大玉痴將23件頂級精品玉器放在這個設計精巧的收展式圓柱形收納盒裡,隨身攜帶,可以隨時拿出來爽一下,估計可以秒潮。

真叫人羨慕嫉妒恨。愛玉之人應該都能理解了,怪不得後宮佳麗受冷落。

這23件玉器中,有宮庭秘藏的歷代玉器中最受乾隆喜愛的,也有新制作的玉器精品。

據史料記載,這些新制作玉器的玉料均產自於距北京3000公里以外的新疆和田。

為滿足乾隆這個大玉痴的用玉需求,每年有4000噸的新疆和田玉料被送往紫禁城。

可以想象,以當時的開採能力,運輸條件,加工製作效率……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人力、物力?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皇家的用具、玩具都來自於皇帝的家辦廠——造辦處,這個家辦廠設有玉、陶瓷器、書畫等28個車間,來自全國的頂尖匠人都在這裡工作,吃口皇糧。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白玉苦瓜(清)

臺北故宮博物院

窺探一下皇帝的收納盒

那麼有一手絕活的這些頂級工匠就不能自由自在的自主創業,創個人品牌嗎?

據說,清朝對個人品牌是有限制的,不能像國外那些品牌那樣,以創始人或製作者、設計者人名作為品牌,比如路易威登、範思哲、喬治阿瑪尼等。明朝的時候還可以以人名作為品牌,比如陸子岡的玉雕、時大彬的紫砂壺等,清朝就不可以了,最多隻能叫個號,比如狗不理包子,泥人張等。

所以清朝好的工藝品多數都在宮庭造辦處裡生產,生產出來的“品牌標籤”只能打上“大清康熙年制”、“大清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