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精神境界才是學校的高度

老師的精神境界才是學校的高度

上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有個花店,兼賣十字繡和普洱茶。

不大的門面,佈置的溫馨舒適,老闆娘以前在高校工作,知性優雅,情理通達,每天坐在古典的茶桌前煮茶待客,買花的時候,大家都喜歡跟她聊幾句。

文君當壚是為了持家,阿慶嫂開店是為了革命,這位老闆娘,是為了活出自我。就是想開一家花店,一開門,滿屋子的鮮花。

辭職,創業,在學校門口開店。

每天和朝氣蓬勃的學生一起聊天談心,她覺得她的靈魂永遠年輕。

我也算是常客,寫論文寫得抑鬱,就去店裡坐坐。

老闆娘素手濯杯,沸水烹茶,紅褐色的茶湯在玻璃杯裡嫋嫋生煙,讓我這個窮學生在逼仄的熬渡中生出幾分歲月靜好來。

喝茶自然要閒聊,家長裡短,男女情愛,職場風雲,人生況味。

說到開心處,撫掌大笑,茶杯傾懷。

也有時候,有些人,讓人感傷。

有一次,大概是我受了些什麼挫折,不痛快,找她聊天。人總是這樣,骨子裡越高傲,生活越喜歡打磨你。

後來我已經明白,即便你什麼也不做,只要你還拿自己當人看,就已經刺痛到某些奴才的人生觀。

雖然那個時候還小,但我的優點一貫是聽人勸,知道自己心氣難平,就找人勸自己。

她給我講了她的一位老師。

這裡叫他W老師。

W老師的經歷十分坎坷。有一半得歸咎於當時的時代,被各種政治洪流的尾巴裹挾著滾來滾去。W老師教數學,單位重組,調動,各種波折,自己刻苦鑽研,終成為有口皆碑的名師。

W老師嗓門大,教得好,見不得學生不學習,經常吼學生。

據說,校長書記每年過年拜年,第一個總是去W老師家,然而W老師總是閉門不見。

據說,W老師拍著桌子罵校長,校長也居然那麼站著聽著。

據說,學校裡流傳著“W爺一聲吼,地球抖三抖。”“做男當做WWW,做女當做YYY”。

這些據說,都是我後來知道的。聽同事講那過去的的八卦。

在老闆娘的版本里,沒有這些。

十幾年前老闆娘所講述的那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這樣的。

W老師結婚後,孩子兩三歲,妻子發病,癱瘓在床,渾身肌肉漸漸萎縮,到最後只剩下兩個眼珠子能動。

W老師又當爹有當媽拉扯孩子,伺候妻子,鑽研業務,教授學生。

老闆娘說,他們家,永遠乾乾淨淨,誰去,都不訴苦,所有的苦難,平靜接受。

老闆娘經常去看望他們一家,W老師的妻子躺在床上,使勁地裂開嘴笑。她都使勁地朝著無情的命運笑,我又有什麼理由哭泣呢?

W老師把孩子教得很好,極聰明的一個孩子,能保送北大的水平。90年代,高中就自己申請出國,國外一個挺好的大學給他offer。

W老師說,家裡困難有全額獎學金才去。

那個國外的大學就真給了。

孩子於是出國留學。

連母親去世,也沒有通知孩子。

為什麼要出去呢?只一個獨生子。我疑惑。

老闆娘說:他擔心,他孩子遺傳妻子的病。美國,福利院要好一些。

心口一縮,我捂住了嘴。

多少年後,老闆娘還守著那件小花店,我跟她開玩笑,你看你,當年開什麼店,直接投資房地產,現在早都賺的盆滿缽滿。

我們相交,一晃多年。

W老師此時已經退休,搬到外地,照顧老母親。前不久到北京,聯繫了老闆娘,一問,才知道,是來北京做手術的,腫瘤。

他一生好強,年老多病,卻一直獨力支撐。

孩子呢,我問

老闆娘沉默半晌,

也發病了。

孩子本來在美國已經找到一個大學教職,剛結了婚,30出頭,也發病了。

現在在福利院。

W老師去看過幾次,照顧他,後來不去了,說自己也活不久,孩子以後,還是得習慣沒有自己的生活。

孩子的妻子呢?

妻子也離婚了。

我閉上眼睛,這個世界的陽光有點刺目。

老闆娘開車接他出院:這麼大事,不告訴我,W老師笑笑:沒事,自己可以,不麻煩別人。

W老師依舊性如烈火,聲如洪鐘,一路上痛罵自己原來學校的現任校長,搞亂了好好的學校,千古罪人!

老闆娘一臉黑線:老師,您都退休了,管他呢,少生點氣。

W老師毫不停口,罵聲不絕。

老闆娘跟我絮叨,你說,他自己的生活都這樣了,還惦記著學校幹嘛?人家新領導改革,他操個什麼心。

我理解他。我說,

我理解他,我又重複了一遍。

我看著搜索引擎裡的照片,直到那一刻,我才把這兩個W老師聯繫在一起。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那個年代的老師,對自己的學校有那麼強烈的歸屬感,對自己的工作又那麼強烈的榮譽感。

大概那個時代的人,骨子裡還是覺得大家都是為人民服務,不管是什麼校長書記,都只是職務的不同,但是人格,是平等的。

為學生好的,就是對的,從自己私利出發損害學生利益的,就是錯的。

業務水平高,就有發言權,什麼都不懂的人,管你是什麼職位,上頭有什麼人,都毫不客氣頂回去。我們是為國為民做事情,不是為所謂的領導做奴才。

教育是神聖的,是為了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是某些人博取自己名利的工具

社會主義的,恩,不是家族式私營小企業的。

我啜了口茶。跟老闆娘以茶代酒碰了碰杯。

天下之事,無非一死。

學校可以消亡,可以沉淪,那些跳樑小醜,不用幾年,終歸塵土,但是做老師,總得有些個精神,有些個堅持,有些個信仰,

教給學生的知識可能會忘記,但是人之為人的那種精神,

還是長存學生心底。

代代相傳。

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