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二手車電商「三國殺」: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車成新痛點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二手車交易在電商平臺的推動下正越發火熱,但電商平臺一方面打著醒目而光鮮的廣告語,另一方面卻是屢次出現的質量問題和售後服務問題。

根據Analysys易觀的統計,2017年二手車各類型電商平臺的總交易量為218.4萬輛,二手車電商滲透率達到17.61%,同比增長了3.72%,通過前期的鉅額營銷投入,更多消費者選擇通過電商渠道購買二手車。

然而這些曾被消費者所青睞的電商平臺,卻屢屢曝出了“收費名目多”、“賣車延後不能過戶”、“可能買到事故車”等內在隱患,而部分用戶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反映電商平臺存在服務不到位,投訴無門等問題。

“燒錢”營銷 盈利難解

目前二手車電商平臺正呈現“三強爭霸”的局面,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極光iAPP發佈2018年5月汽車交易行業數據,瓜子二手車MAU以705.47萬月活躍用戶位列第一,而人人車以260.51萬、優信二手車216.04萬分別位居二三位。

人人車主打C2C模式,但由於C2C模式需要吸引大量客戶,就必須依賴燒錢營銷,普華永道思略特合夥人彭波曾表示,我國的二手車市場由於黃牛問題導致信息不透明,缺少維修證據,而C2C模式則能幫助消費者有效緩解信息傳遞上的不足。但由於需要引流,因此免不了大規模燒錢。

在2017年9月25日人人車完成2億美元戰略融資後,創始人兼CEO李健曾表示將投入10億元投放廣告, 主要目的在於獲取更多的客戶。

優信二手車的品牌投入力度也很大。此前發佈的招股書透露,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公司的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研發費用、行政管理費用分別為6.38億元、6806萬元和1.61億元,而2016年和2017年優信在銷售和營銷上的投入分別為7.94億元、22.03億元,同比上升177.45%,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96.2%、112.9%。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認為,二手車電商“燒錢”打廣告的策略主要是為了開拓市場,以期在有限的資源範圍內最大化地提高市場佔有率,當達到一定規模後,有望實現盈利。

事實上,二手車電商行業目前遭遇盈利困境。大量投放的燒錢方式,使無法依靠業務盈利的平臺更加依賴外部輸血,讓二手車電商平臺通過連續融資來維持運營平衡。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二手車電商已累計融資超過46億美元(接近300億元人民幣)。據第三方平臺天眼查數據顯示,其中車好多集團歷經5輪融資,融資額超過17.08億美元;優信二手車上市前歷經7輪融資,融資額達13.6億美元,而赴美IPO後僅獲得2.25億美元融資,合計15.85億美元;人人車歷經6輪融資,融資額達7.6億美元,有業內人士預計二手車的融資情況或將繼續,未來不排除有合併的可能。

在各平臺“燒錢”營銷打廣告的同時,二手車平臺的口碑卻急劇下滑,據中國質量萬里行平臺消費投訴部郝經理表示,2018年1月~5月,平臺共收到二手車類投訴57起,投訴問題集中在“訂金退款難”、“有中間商賺差價”、“汽車檢測流於形式”等等。

事故車成買家“新憂慮”

從電商平臺購買二手車看似方便,但也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影響。儘管各大二手車平臺均聲稱自己有專業檢測,避免事故車、泡水車以及火燒車等,但據記者調查發現,在二手車電商平臺上買到事故車、泡水車和火燒車的情況屢見不鮮,而涉事平臺又多以種種藉口推脫責任。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記者,目前進行二手車交易必定存在風險,交易中不可能完全排除事故車、泡水車等,交易雙方需要通過共同努力、協調把風險降下去,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作為最早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二手車仍存在賣事故車的事情。高女士告訴記者,2016年12月她在優信二手車網上商城花費36萬餘元購買了一輛寶馬X5,該車為優信認證車,即優信宣稱能排除車輛遭遇過大事故、水泡和火燒。

用車僅半年,高女士的修車費用就超過了5萬元,心存疑惑的她去4S店查詢,發現該車是一輛經過多次重大事故維修的事故車,該車自2011年後歷經3任車主,僅發動機就維修過5次以上,維修記錄得到4S店的蓋章確認。從保險公司出險記錄看,該車2013年~2015年期間有過5次出險記錄,涉及到維修和更換元寶梁、轉向機、懸掛和水箱等重要部件。

由於此前優信不願意接受退車,高女士已經起訴了優信和車商,並於今年3月份首次開庭,希望通過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獲得退一賠三的賠償,目前仍在打官司的過程中。

人人車的一位買家秦海(化名)告訴記者,他於2018年8月28日在人人車APP上買了一輛本田傑德汽車,當時成交價94500元,額外支付3780元服務費和2000元保證金,而後買回來發現是泡水車。秦海告訴記者:“我把車拿到人人車總部去檢測了,對方也承認是泡水車,但售後卻說可能是我自己弄進水的。”秦海表示,自己保證提車後沒有讓車輛進過水,因為平時僅用來接送孩子上學,而他居住的地方這十幾天也沒下過暴雨。

針對用戶買到事故車、泡水車如何解決,平臺又是否需要承擔責任一事,記者向人人車二手車、優信二手車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時未獲回覆。

交易亂象亟須整頓

根據中消協最新發布的《汽車互聯網廣告真實性專題維權報告》顯示,汽車相關廣告投訴案件中,二手車已行駛里程或過戶等信息與網絡宣傳不符佔9.5%。《2016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統計分析》顯示,二手車投訴主要集中於隱瞞車輛真實信息,如事故車佯裝零事故、修改車輛里程等消費陷阱。

陳亮律師告訴記者,消費糾紛,消費者可通過消費者協會投訴(民間組織)。如果消費者發現商家行為有違反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規定的,消費者可以就違法行為向政府市場監管部門,就經營者違法行為進行行政投訴,市場監管部門就違法行為進行行政立案查處。

事實上,2014年6月《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嚴厲查處電子商務領域虛假廣告、以次充好、服務違約等欺詐行為,對失信主體建立行業限期禁入制度。相關部委也多次發文,要求加大打擊電商虛假廣告的力度,將失信主體列入電子商務領域“黑名單”納入聯合懲戒範圍。

崔東樹指出,要藉助信息技術增加透明度,既要健全二手車交易制度,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二手車質量追溯體系,強化對二手車質量的監控,相關信息向消費者公開,避免消費者與電商平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與此同時又要加大監管部門對企業廣告打擦邊球行為的處罰,督促企業對消費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全面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安全保障權,維護消費者權益。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往期精彩回顧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调查」二手车电商“三国杀”:盈利未至口碑下滑,事故车成新痛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