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你的性格?不看風水看風土

環境影響你的性格?不看風水看風土

日本學者和辻哲郎筆下的“風土”被界定為人發現自身的方式,是人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形成對自身的認知,從中發現自己的存在方式的過程。人類如何在風土中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與性格,是他著重要呈現的。

(本文首發於《解放日報》)

關於研究人類民族性格的書,說是汗牛充棟,實不誇張。比如賈雷德·戴德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論述了地理條件對不同地區的人類進階的影響; 德隆·阿西莫格魯和詹姆斯·羅賓遜《國家緣何失敗》則強調,制度才是決定國家存亡的最重要因素。相比之下,日本人和辻哲郎在《風土:人間學的考察》中的“風土”視角,就顯得“非主流”得多。

“風土”和我們熟悉的“風水”,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卻風馬牛不相及。和辻哲郎是近代日本倫理學家、文化史家、哲學學者和日本思想史家,還是日本倫理學會創始人,其倫理學體系被稱為和辻倫理學。他筆下的“風土”被界定為人發現自身的方式,是人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形成對自身的認知,從中發現自己的存在方式的過程。人類如何在風土中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與性格,是本書著重要呈現的。

作者將風土類型分為季風型、沙漠型和牧場型三大類,並對其中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特點做了較為詳盡的敘述。

季風型風土的特點是暑熱與溼氣並存,代表地區是南洋地區和印度。作者認為生活在這一風土類型下的人,在與自然的對抗上是羸弱的。一方面溼氣帶來了大量的水汽,為萬物的繁茂生長提供了必要條件,因此人是受惠於自然的;另一方面,當溼氣與暑熱相結合,就是大雨、洪水這樣破壞力極強的自然災害,人們無力與之對抗,只能服從。故而季風地帶的人之結構是受容式和忍從式的。

沙漠地帶則以乾燥為特徵。這裡自然條件惡劣,甚至可以說是毫無生氣的,所有的生產都由人去完成,無法期待自然的恩賜,人通過四處奪取草地、泉水、井來養殖家畜,沙漠型人與世界是對抗性和戰鬥性的關係,在與自然的戰鬥中,人們得以團結起來。

牧場型風土的代表是歐洲,特點是溼潤與乾燥的結合。一方面,這裡溼潤但沒有暑熱,自然較為溫順,不存在大風大雨這樣的極端氣候,人較容易馴服自然,使之為己所用;另一方面,乾燥性的存在又使得自然並不如季風型地區那般“慷慨”,自然給人的“恩惠”有限卻也不至於讓人必須要通過“與天鬥”來獲取生存空間。作者還探討了希臘的風土對其文化起源的影響,以及在南歐風土影響下,希臘文化流入亞平寧半島後經歷的演變。

在作者看來,除了南洋和印度,季風型風土還存在特殊形態,那就是中國和日本。他從長江、黃河入手,考察中國風土的特性,並結合自己在華遊歷的經歷展開論述。對於母國日本,則分析得更為詳盡,雖然同樣表現為受容式和忍從式,但他指出,日本的國民性格還表現出熱帶性-寒帶性、季節性-突發性這樣多重的二元特徵,複雜性可見一斑。鑑於篇幅所限,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了。

當然了,本書考察的主要是古代時期。那時無論東西方,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能力遠遠無法與今天相比,這是風土能夠像書中這般塑造民族文化性格的前提。不過,即便是在現代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許多現象的解釋仍能溯源到風土的考察中。

環境影響你的性格?不看風水看風土

在日本住過民宿的朋友也許會發現,屋內的房間是沒有門鎖,或者無法關門的,僅僅用隔扇或拉門相隔開。難道是日本人“心大”,沒有安全意識?

當然不是。作者也給出了答案:這樣的家屋結構正是日本人“家”觀念的體現,家為“內”,家之外的世界就是“外”;家庭成員是“自家人”,與外人有明顯區分,內部則不分彼此。房間可以不上鎖,對外的大門必然上鎖,外出歸來則要在玄關脫下木屐和鞋子,由此內外得以截然區別開來。

本書雖然有較多關於地理和氣候方面的表述,但絕不是簡單的“地理決定論”套路,也不應當被作為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萬能模板”,實際上在社會科學中也不存在這樣的模板。不過相較於前人已有的學科框架和視角,這可以說是另闢蹊徑,我們可以透過這把顯微鏡,從另一個剖面來察看自身了。

環境影響你的性格?不看風水看風土

人的存在與自然密不可分

《風土》界人民描繪的的性格地圖

在其中感受多樣的文化和美學

是被網友期盼多年的大家小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