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塑造了我們的不良飲食習慣?

誰塑造了我們的不良飲食習慣?

是什麼塑造了我們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正是你熱愛的那些壟斷的大食品公司、跨國商業組織以及大型連鎖超市。

當你加了一天班,渾身痠痛,點下一個巨無霸漢堡搭配可樂的套餐準備享用時,或者晨起品嚐一顆進口獼猴桃時,你可能已經忘記了,這看似隨意的食物抉擇,背後的故事,並非像吞嚥動作那麼簡單輕快;它甚至是頗為苦澀,讓人難以下嚥的。

糧食究竟有多重要?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拉吉·帕特爾博士的作品《糧食:時代的大矛盾》中,他通過大量顛覆慣性思維的案例,為我們揭示了世界食物體系背後的邏輯。從個人的小小餐桌到世界糧食生產體系,從農民、食品巨頭到沃爾瑪超市,這幅宏大的圖景,被這位曾經在世界銀行工作過的智慧學者完整描繪出來,繼而反思我們每日攝入的食物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社會關係和經濟鬥爭。

誰塑造了我們的不良飲食習慣?

《糧食:時代的大矛盾》,[英] 拉吉·帕特爾著,郭國璽譯,東方出版社。

生產者的哀鳴:糧食商業化是反人類行為

現代社會食物主題的敘事,在大銀幕和書中並不罕見。2006年,美國一部著名的紀錄片《黑金》,詳細描述了咖啡產業中的各個角色:從肯尼亞咖啡農,到紐約、倫敦的咖啡期貨交易市場,再到咖啡上游產品的供應商等幾個角色,揭露了以咖啡為代表的不平等貿易。除了這部電影之外,2005年的 《我們餵養世界》,2009年的《食品公司》等也反映了類似的問題,充分批判了商業社會對農業市場造成的巨大影響。

正如《黑金》《我們餵養世界》等紀錄片所再現的那樣,《糧食:時代的大矛盾》(以下簡稱《糧食》)強調,農業商業化給農民帶來的痛苦是致命的。它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出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世界各地的農民遭遇價格壟斷,被壟斷公司奪取利潤,後果就是世界各地農民自殺事件頻發。

為什麼看似公平甚至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開放協定,或市場全面放開的行為,會導致農民自殺?書中用幾個案例作了詳盡解釋:

在我們的鄰國印度,農民自殺現象頗為突出,而這些自殺的人有一個共性:債務逼迫所致。研究表明,在馬哈拉施特拉邦,86%的農民由於負債自殺。原因何在?簡言之,在印度的自由市場改革之前,自由市場和政府援助結合的情況下,有政府幫助指導種植,農民們的日子還算好過。但改革之後,農民收入反而下降了百分之二十。

另外一個極端例子是韓國農民李耿海的自殺。2003年,世貿組織在坎昆舉行會議時,李耿海爬上護欄用小刀當眾自殺,並高呼“世貿組織不給農民活路”。李耿海有想法有文化,畢業於農業大學,通過辛勤努力實現了開設農場的理想,被韓國政府授予“農村領導者”稱號。然而,韓國政府取消對澳大利亞的牛肉限制導致牛肉價格下跌,為了償還貸款,李耿海不得不賣掉牛——最後連農場也失去了。

在墨西哥,特產植物玉米種植受到貿易自由化的重創。在墨西哥生產玉米的成本遠遠高於美國——因為美國對玉米進行補貼,使得價格變得低廉。當他們加入北美貿易協定時,價格趨於一致,玉米在墨西哥變得比從前便宜,但墨西哥農民也只能違反供需規律繼續種植玉米甚至提高產量——沒有資金、技術和銷售網絡的支持,只能繼續選擇最簡便的方式,接著栽種賠錢的玉米。

最後一個例子來自烏干達的咖啡種植人員:他們生產著雀巢的咖啡原料,卻只吃得起番薯、豆子和香蕉泥。與墨西哥農民同樣的是,他們只能選擇要麼種植,要麼餓死。咖啡原料的賣出價格,從起價二道販子的14美分/千克,到運到首都的26美分/千克,經歷挑選、分級確認,到達倫敦時,成本已經升至1.46美元/千克——磨碎後更高,達到原價的200倍。但雀巢卻不願提高一點咖啡的成本價,因為他們能輕易地在越南找到同樣的咖啡來源,根本不懼怕原材料的喪失。同樣的,埃塞俄比亞農民也在與星巴克做著鬥爭。

看到這裡也許我們已經明白,導致農民自殺的罪魁禍首是誰——可能就是那些我們每天打交道的食品、飲料巨頭,也可能是常常出現在新聞上聲名顯赫的“貿易組織”。

誰塑造了我們的不良飲食習慣?

胖不是你一個人決定的:消費者自由日益消失

人們常常會以為,選擇什麼食物,完全是因為個人口味決定的,可樂、牛奶、茶、漢堡、披薩,或是快餐、大餐,一切都是圍繞著自己的口味運轉。但是我們忘記了現代生活的特性:每天被電視廣告包圍著,你早已分不清何為自己的選擇,接受媒體轟炸式傳播後的暗示,開始嘗試一樣貌似美味的食物很容易,但是到需要戒掉它的時候,人們已經分不清,這種損害健康的食物是如何在你的味蕾紮根成癮的。

有趣的是,人們的飲食習慣背後甚至藏有一些“歷史梗”,食物的命運是由偉大人物的個人行為決定的。《糧食》中提出,改變人類食譜的一個重大動力是戰爭,比如美國人都愛喝的可口可樂,其實是在“二戰”中形成的消費習慣。這並不是因為公司營銷,而是因為——當年馬歇爾將軍竭盡全力地確保可口可樂在美軍駐紮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地買到,不但促進了它在軍中的銷售,也帶動了它在全世界的生根發芽。

而另一方面,在消費者內心紮下食物的種子,大型食品公司在戰爭中的強力營銷功不可沒。巨無霸漢堡的生產就得益於過去戰爭中罐裝肉類技術的發展,而如今,像漢堡王這樣的企業也在打愛國主義牌,甚至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駐點,歡迎活著回來的士兵,為他們提供免費漢堡。在經歷了戰火的情況下,誰能拒絕這樣豐盛的食物?

大型組織對農業生產者的迫害,同樣也存在於對消費者的控制中。比如墨西哥,整個國家的肥胖率曾因為北美貿易協定而大大提高,罪魁禍首是誰?——北美貿易協定實施之後,高熱量食品引進的增加(價格也便宜),讓墨西哥人的肥胖水平陡然上升,而且調查顯示,越是接近北美邊界的家庭,孩子體重超重的可能性越高。

大型自助超市的誕生、設計和經營,更成為控制人們腸胃的重要環節。超市管理調節著食品產業各個更小的領域,比如代理商對種植戶的管理,或經銷商對代理商的控制。“超市的一個決定就可能會使得南非最貧困潦倒的農場工人丟掉工作,抑或改變危地馬拉咖啡種植戶的命運,或是影響泰國梯田之上稻穀的產量。”

超市對消費者的控制更是無處不在:看似自由自在的開架式選購卻暗藏著迷宮一般的走向,服務員被要求不能幫助顧客挑選商品,貨架擺放、燈光甚至背景音樂都在指向“買買買”,彷彿消費者不帶點東西走,就是天大的罪惡。

誰塑造了我們的不良飲食習慣?

反對已經固化的食物秩序:糧食也要通往自由之路

在以上的故事敘述中,開放自由貿易與守衛自己的家園似乎成為威脅普通百姓生存的悖論,也是當今世界人們常常面對的生存難題。此時我想起美國農學家富蘭克林·金教授在百年前所著的遊記 《四千年農夫》 中的話:“西方人應該停下來,反思我們對農業本質和原則的理解”(而他的建議是西方人應向中國、日本和朝鮮的小農經濟取經)。恢復小農社會和社區組織,確實是西方不少社會團體的努力目標。

以巴西的MST運動為例,這是一個包括了自我教育和民主自治的農業社區項目,被語言學者喬姆斯基稱為“最重要的社會運動”。他們拒絕被政府或產業攫取土地,自行種植差異化的農產品售賣,被稱為“通往自由之路的實驗”。

另外,對於城市普通居民而言,《糧食》這本書也建議人們清醒思考:食物是由自己選擇的,在超市選取食物時踐行挑選和自主,儘量自己下廚做飯,支持本地農業,努力擺脫商業巨頭的控制,這樣才能保持真正的健康與自由。

不就是吃個飯,有這麼複雜嗎?讀完這本書,可能你會這樣問我。

是的。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瞭解或不瞭解這些問題,我們同樣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吃自己愛吃的食物。但請不要忘記,這個地球上不發達地區種糧食的農民也同我們一樣,在辛勤的崗位上渴求一份生存的機會。但不同的是,他們依然受著嚴酷的剝削和壓迫;也不要忘記是什麼塑造了我們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正是你熱愛的那些壟斷的大食品公司、跨國商業組織以及大型連鎖超市。

當你讀完食物背後隱藏的故事,讀完糧食與我們,與他們,與超級食品巨頭,與整個世界貿易體系關聯的故事,也許真的會改變未來你對食物甚至對生活方式的選擇。

(文/仇廣宇,發表於10月6日《解放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