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读书之道

梁启超的读书之道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大学问家和新闻报刊活动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民初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教授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创作出数以千万言计的作品。他在读书上很有见地,写过专门论述读书方法的《读书法》,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朱广志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大学问家和新闻报刊活动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以其56年的有限人生,创作出数以千万言计的作品。在读书上也很有见地,今天重温他的读书之道,对我们依然颇有裨益。

窗体底端

对于读书,梁启超认为要掌握三个步骤,即鸟瞰、解剖、会通。只有通过这三个步骤阅读书籍,才能真正地理解书中的要点,理解作者的思路,输出自己的想法。

鸟瞰,即浏览、泛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书籍、材料,了解所读材料的框架、概貌。这样扩大了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信息,在使用时也会起到触类旁通、相互启发的效果。所谓

解剖,他认为:“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在读书的时候摘抄或者记笔记就是看起来极麻烦,却又是极必要的方法。尤其是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要细细探究,由表及里,抓住精髓。他还认为:“单有鸟瞰,没有解剖,不能有圆满的结果;单有解剖,没有鸟瞰,亦不能得良好的途径。二者不可偏废。”会通就是把全文综合起来,融会贯通,由内到外、由此及彼,对文章有更透彻的把握。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产出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读书就是这样,通过总结,回顾整本书的核心观念,考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梁启超还特别强调“注意”二字。他说,在读书时,你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会自然地跳跃出来,映入你的眼帘,钻进你的脑子里。隔一段时间,再换一个题目,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方面来。这样读书就像在海滩上拾贝一样,每次都能拾到几枚自己需要的、漂亮的贝壳。同时,还应注意两项:一是“不要为因袭的传统的思想所蔽。”这是说不要迷信古人,不要盲从权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出新问题,阐述新见解,发明新思想,而不至于在先哲面前望而却步,畏缩不前。另一项是“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他很严肃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而,自己做学问时就竭力避免,从他的学术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不难发现。在此书中,他基本上是公允地评价了自清以来近三百年的学者,尽管有些人的学术、风格他可能不赞同。

从梁启超关于读书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谈得最多的是读书、学习的目的是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说:“如果想做成一个人,知识越多越好;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越多越坏。”一个人即使不读书、没有什么知识,但只要其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就是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没有坏处的人。反之,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其结果就会是懂得的知识越多、能力越大,给社会他人带来的危害就会更大。梁启超虽说也曾经逆历史潮流为维护皇权而奔走过,但更多时候,他无论是对国家民族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作者单位:杞县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纪检组

电话:0371-22797301,13781184416

通讯地址:河南省杞县南环路中段168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