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爲什麼以「桶」算?

桶真正跟石油發生關係應該是在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的德雷克發現油田,當時在內燃機發明之前,生產的石油主要是用來製造煤油及燈油。德雷克共有24口生產井,1860年生產出原油9萬噸,1862年生產出了27萬噸。這麼多原油往哪放?如何運出去?著實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石油為什麼以“桶”算?

德雷克的油井出油後,他用只容積約8個啤酒桶的鯨魚油桶當作儲存槽,再放不下只好在地上挖坑做石油池,讓來不及裝桶的原油暫時存放,再用一個個啤酒桶分裝,用馬車拉到河邊。裝上船沿河運到各地的煉油廠。1865鐵路延伸到了油田區,又利用火車的平板車臺一桶一桶放置運送出去。這段故事,讓石油和桶建立了不可分割的關係。

石油為什麼以“桶”算?

原油為何以桶來計量?

1桶原油是多少量?

桶和噸有什麼關係?

“桶”是英文Barrel的中文意譯。石油油用桶計量最早源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德雷克井”,後由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大規模推廣應用進而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普遍採用的原油交易單位。

石油為什麼以“桶”算?

1桶=42美製加侖(1美製加加侖=3.7854升)=0.159立方米=159升然而,“桶”主要還是歐佩克組織和英美等西方國家常用的原油計量單位,是以體積計量的。在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則是以重量計量的,使用用“噸”作為原油計量單位。因為各地出產的原油密度不盡相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大約在128-142公斤之間。1噸原油大約等於7.0至7.8桶。

全球每天的原油產量、消費量有多大?

根據國際能源署署(IEA)的數據,2016年全球每天的原油總需求為9645萬桶/天(1236-1378萬噸/天)。總供給為9690萬桶/天(1242-1384萬噸/天)。其中,中國每天的原油總需求量為155萬噸/天,產量為55萬噸/天,相當於每天需求1190萬桶,每天供應400萬桶。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7》,2016年全球每天的石油消費量為9656萬桶(約1210萬噸),同比增長156萬桶/天,消費量為2011年以來最高。產量增長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高,為9215萬桶/天(約1201萬噸/天),同比增長45萬桶/天。

其中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費量為159萬噸/天,產量為55萬噸/天,相當於每天消費1238萬桶,每天生產400萬桶。(轉自:榆林華航能源營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