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有多少上的是「假大學」?

怯怯地悶在圖書館裡,假裝學習地度過4年?

見女生就心跳加速、脖粗臉紅、繞著喜歡的女神走地度過4年?

整日打遊戲,毫無頭緒地迎接走入社會的日子?

目前全國有160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有多少敢說自己的大學生活打開模式是正確的?4年大學應該怎麼過?快來看看,不一定保證全有用,但絕對是一個老鳥的肺腑之言——關於學業、戀愛、畢業。

關於學業

你不一定要努力學習課內書,但一定要保證及時及格;你不一定要保證及格,但一定要保證拿到畢業證(我們當時大學規定,4門不及格不給畢業證)。

你不一定要努力學習課內書,但一定要不斷看課外書,這可能是你畢業工作的起點和知識儲備點。啥是課外書,去你們學校圖書館看一眼,就明白了,然後由著自己的性子,想看啥就看啥,喜歡和愛是最好的動力,我大學畢業之後謀生的能力主要是課外書給的,但我當時沒這遠見,看啥學啥都隨本能走。

160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有多少上的是“假大學”?

關於戀愛

一定要戀愛。

如果沒人追你,你就去追別人,你去追別人別人還不同意怎麼辦?

沒關係,還是厚著臉皮去追。

追的過程中,實質上你就是在談戀愛,你會相思成災、會浮想聯翩、會墜入情網、會自我意淫,你最後可能體驗到的甚至不比真正戀愛的人少。

其實,大學生的戀愛都是跟自己談的。

戀愛有啥好處,我總結也不全面,但現在想來,戀愛可以讓你的人生豐盈美麗、自信滿滿、不留遺憾,會讓你感覺此生的不虛此行。

我見過的所有在大學期間沒談過戀愛的傢伙無一不在拍大腿,惋惜之情溢於言表。而且“年輕”時候的空白,有可能在“年重”的時候找補回來,這是一種奇怪的補償心理,對家庭來說後患無窮。

160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有多少上的是“假大學”?

關於畢業

畢業第一件事就是做簡歷,而且如果很不幸,你經常無奈跳槽,那做簡歷就是你經常要用到的基本功

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做簡歷,不要圖省事,做成一個通用模式,在網上和網下招聘中天女散花。結果你懂得。

大學給我們的儘管是通才教育,但我還是建議找自己專業相關的,除非你深惡痛絕,因為4年的耳濡目染和感情積累不是白玩的,對於日後的你是有深刻影響的,從心理學上講,這是歸屬感的問題,而且企業大多首選的也是有專業背景的人。

這是我從自身、身邊朋友以及面試畢業生的過程中得出的結論。

如果跟專業沒關也沒關係,每年逾80%的畢業生跟我當年一樣,上的都是專業不對口的班。這個百分比我上學在報紙上看過,印象非常深。

很多人在自己專業不對口的領域做的非常出色,比如xx、xx,想知道答案上網隨便百度google一下,一堆。從這個角度來看,學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日後做了啥,包括前面提到的在學校期間。當然你不能據此偏激地認為,越是不對口越能幹得牛逼,這是頭腦不清的。

160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有多少上的是“假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