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名词解释—穆三年】

穆里尼奥的第三年魔咒,总是伴随着崩盘、失败和纷争。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举例】

在波尔图,他只待了2年半;

登上欧洲之巅后顶着世界最佳来到切尔西,在拿到2个英超冠军后,切尔西在“穆三年”魔法不在,以6分的差距丢掉了英超冠军,随后被解雇,期间还传出了与特里的矛盾,“抓内鬼”一说从此开始;

在国际米兰,2年的时间,让他再次欧陆封王,眼看就要来到关键的第三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穆里尼奥在王朝坍塌前的一刻,及时抽身;

在皇马,好不容易在第2年绊倒梦三巴萨,百分夺冠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随着更衣室失控,球队分崩离析;

第二次入主切尔西,穆里尼奥同样在第二年为旧主带来了阔别已久的英超冠军,也同样在第三年再次上演天堂堕入地狱的戏码。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今年又到本命年】

和管理层之间的隔空喊话,博格巴经纪人承认将帅不和,抱怨英超赛程,公开批评马夏尔逾期不归的行为,让穆里尼奥在曼联的穆三年开始之前就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开局的1胜2败更是将这位性格主帅推到了风口浪尖。

就在媒体球迷纷纷猜测穆鸟何时下课的时候,穆里尼奥很快就让曼联重新走回正轨,取得两连胜。如果说战胜状态不佳的伯恩利不具备说服力的话,那么本轮联赛力克赛季初的黑马沃特福德,大大提振了了红魔的士气。笔者认为,这个穆三年并不会像之前那样惨淡。

抛开媒体偏见和更衣室纷争,我们还是从场上发生的事件,理性看看曼联近期的变化。

【狗血的赛程】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所有欧洲联赛中,世界杯对英超的影响最大。

作为最早开赛的联赛,那些打满7场比赛的球员从世界杯结束到新赛季开始,只有4周左右的空歇期。除去度假休息之外,再有职业精神的球员,也只能有1-2周的时间随队训练。

这也就错过了球队新援与老队员之间的磨合时间,在赛季开始前,穆里尼奥接受采访时就多次向自己的球员们传达了希望他们早日随队训练的期望,也可以听到穆里尼奥,包括英超其他教练对赛程的抱怨。

也有逻辑型球迷会指出来,英超20支球队,难道就只有穆里尼奥的曼联受到影响吗?

一个现实是:英超非前6球队中,不参加世界杯的球员比比皆是,像伯恩利这样的中游球队,他们只贡献了2名没有出场的英格兰门将,外加古德蒙松,他所代表的冰岛队连小组都没有出线,6月就提前回家了。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哈特: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而在英超前6中,以打满7场世界杯、并且国家队主力或半主力作为基准,人数最多的是曼联、曼城和热刺。不约而同的是,曼联和热刺新赛季开赛后的表现都不理想。

【中后卫短板】

其次则是中后卫人选,目前球迷群体中争议最大的地方就在于此。

一个声音是,穆里尼奥在中后卫上人选多多,斯莫林、罗霍、菲尔琼斯,就算这些人再不济,林德罗夫和拜利也是穆里尼奥自己买来的。现在还在吵着嚷着要买后卫,有点过分。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显然这些声音选择性过滤了伤病带来的问题。罗霍已经很久没有打正式比赛,菲尔琼斯在国家队打封闭强行出场后,不再被重用,拜利也因为受伤导致状态不够稳定。真正可以保证出勤的,其实只有斯莫林和林德洛夫。

在新赛季曼联的所有失球中,定位球防守和中后卫失误是重灾区,真正被对手通过阵地战打穿的只有三次:布莱顿的第1粒进球、莱斯特城唯一的进球、热刺打进的第2球。其中热刺打进的第二球还是不熟悉新3后卫体系的埃雷拉造越位失误造成的,理论上来讲,这不是一个典型。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注意远端的埃雷拉,站位拖在了最后)

所以,球队真正的问题出在中后场的传球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上。

本赛季林德洛夫的传球失误给球迷的印象最深。

但林德洛夫在瑞典国家队具备良好的出球能力,防守也很出色,为什么在曼联总是失误频频?笔者看来,他出球失误只是表面现象。他身边的接应点中,斯莫林接应意识很差、中场弗雷德和博格巴选位不默契,才让情况变得糟糕。

林德洛夫本身有处理球不干净、对抗不占优势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曼联本赛季初丢球多的直接导火索。

不客气地讲,斯莫林糟糕的出球和选位、中场不灵光的磨合,才是问题所在。中场的不默契,可以随着赛季深入,不断训练解决,中后卫搭档不给力则只能通过买人完成升级,曼联的引援目标里,戈丁、马奎尔、阿尔德韦雷尔德都是林德罗夫的完美搭配,自带指挥防线属性、空霸(戈丁身材稍逊)、上抢凶悍、拥有良好的控球和持球推进能力、长传精准,不知道比斯莫林高到哪里去了。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斯莫林:哈刚有啥刚头啦?

【死气沉沉的进攻】

我们之前一直提到,穆里尼奥对球队由攻转守第一时间向前传球的要求特别高;如果无法在反击中一击致命,那么他对于球队在强弱侧转移后第一时间发动直传的速度要求也特别高。

简而言之,他不会像瓜迪奥拉一般,放任球队在有球侧做大量的换位和穿插,也不会容许球队做慢速的横向转移,因为这两个动作都会在丢球后引起整个后防体系的混乱:换位意味着失位,一旦压迫不够,一触即溃;慢速横向传球则非常容易被对手断下,打出快速反击。

----先手必胜!

反击或转移后的快速一击命中,是鸟叔进攻的精髓,至于我们看到的大量传中,其实都是球队失去战机后的无奈选择。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费莱尼:传中找我头球,轮家其实是被动的。

如此一来,在球队拥有对手空挡的情况下,球队的持球人必须有果断的传球选择,4-3-3前场三叉戟必须有强大的无球跑动、拉扯防线的能力。然而,在前几场比赛中,穆里尼奥的弟子们很难提供这些特质。

林加德和马蒂奇由于世界杯综合症,所以中场只能让弗雷德、佩雷拉去和博格巴搭配,佩雷拉整体出球节奏偏慢,并且他不具备一个人覆盖整个禁区前沿防守的能力,这就导致博格巴和弗雷德不得不回撤拿球、防守,而弗雷德和博格巴之间的默契缺失,让他们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空挡传出去,于是就有了“人类足球慢动作”精华版的博格巴沉迷于后场盘带;而弗雷德也陷入了新人墙传球失误频频。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博格巴:老头,你懂啥?男人怎么能太快呢?

在前场,穆里尼奥使用了马夏尔和马塔作为卢卡库的僚机,这两个位置上,穆里尼奥更希望他们内收,充分利用卢卡库的支点作用,在对手中卫和边后卫之间做文章。

但马夏尔的跑位十分僵化,过分靠近边路;马塔虽然乐于跑动,但限于身体素质和年龄,并没有达到穆里尼奥的期望。

【穆里尼奥的变】

穆里尼奥是个善于自我反省的教练,在被布莱顿击败后,他把阵型调整成了5-3-1-1,埃雷拉打到中卫位置,虽然那场比赛输了,但其实意图明显,后场增加人数,不仅可以帮助那个叫斯莫林的青年出球,还能填补能力不强中卫之间的漏洞。

在对阵伯恩利的比赛中,他又做了优化,费莱尼看上去是后腰,球队名义上是4后卫阵型,但实际上,在对手压制到曼联半场后,费莱尼会来到斯莫林和林的洛夫中间填补漏洞,而在曼联发动进攻时,费莱尼也会回撤到很深的位置拿球出球。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费莱尼和林德洛夫差不多要平行位置了,甚至费莱尼的高亮位置(下)要更向后一些

这样做不仅强化了曼联孱弱的后防,还增强了向前的出球能力。

而在马蒂奇取代弗雷德首发后,两人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被解放到前场的博格巴才是真正拥有指挥官视野、踢快节奏足球的博格巴。

此外,林加德在休息完之后也取代马塔成为主力。相比马塔,他要能跑的多,相比马夏尔他不但能跑、肯跑、还会跑。曼联在反击中的串联和跑位,有没有林加德差别太大。

就好比我们上海老球迷津津乐道的申花“奇兵”张勇,每到70分钟,申花局势不佳,我们总能听到张志光指导那句名言:“这个时候,应该换张勇上去冲一冲。”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林加德就是曼联的张勇,跑动积极--哦不,是升级版,他在无球状态下的球商和持球推进那一下,可谓是曼联阵中绝无仅有的特质。

【隐忧】

专职安心防守的费莱尼,意味着前场反击时少一个人,一旦林加德和桑切斯被限制住,曼联的快速反击将大打折扣。

此外,费莱尼沉底防线后,禁区前沿的保护有漏洞,沃特福德打进的那个球,就是如此。

战术观察:风口浪尖过后的曼联

这就需要马蒂奇和博格巴更勤奋地提供跑动和覆盖,下一场马蒂奇红牌停赛,埃雷拉能否做好这个工作,有待观察。

【写在最后】

作为国际米兰球迷,难免对于穆里尼奥怀有复杂的感情,难免偏颇。

下次提到穆里尼奥,也许会叫上我们的暴躁老哥---阿森纳球迷二子来喷一下,换换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