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欄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動去實踐」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讀書是一個人思想的成長

一種精神快樂的追求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一本書就是一段人生,一種生活

詮釋了一種面對人生和生活態度

【淳法朗讀者】一期一會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第四期的朗讀者是楊可馨,她為大家朗讀《梁家河》——《陝北的孩子》。

楊可馨:“難忘梁家河” | 淳法朗讀者第4期

▼點擊收聽▼

陝北的孩子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習近平的政治天空終於露出了一道光。1972年冬,他加入了共青團。

對習近平來說,入團之路如同勞動時走的山路一樣,蜿蜒曲折。

在遠離北京的梁家河,那頂看不見卻又無時不在的“黑幫子弟”帽子再次被人拿了出來。

那個年代,這頂“黑幫子弟”的帽子足以壓垮任何一個挺直的脊樑。對“黑幫子弟”來說,所有的門都是關閉的,招工、上學、當兵、入團、入黨都與“黑幫子弟”無緣。儘管在梁家河這頂帽子終於被換作“可教育好的子女”。

而這次入團,倔強的性格卻幫了他。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入團申請書寫好後……不久,習近平知道了結果。

從公社回來,大隊支部書記對他說:“公社書記把我罵回來了,說我不懂事,這樣的人,你還敢遞?”

“我是什麼(人)?我幹了什麼事?是寫了反動標語,還是喊了反動口號?我是一個年輕人,追求上進,有什麼不對?”

習近平不認輸,第二份、第三份......不停地寫著。他堅信自己的父親是好人,自己也是好人。“我那時已沒有那種悽苦之感,或者是一種自卑感,只是一個感覺,就是黨內團內好人越多,壞人會越少。

公社團委幹部劉明升找到他,跟他聊了好久後,站在了習近平一邊。第八份入團申請書遞上去後,終於獲得了批准,他成了一名共青團員。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誦讀感言

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石元春形容習近平總書記,“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群眾需要什麼,他就幹什麼。”正如石元春所說的這樣,習近平總書記總是從群眾最迫切、需要的一件件實事做起,為百姓謀幸福、謀發展,身體力行地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而《梁家河》記錄了陝北梁家河幾十年來的巨大變化,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時的工作生活,再現了總書記由一名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歷程。該書裡面描寫的一樁樁、一件件“小事”,全都是那麼情真意切、鼓舞人心,一下將我的思緒帶回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著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足跡,感受著他的堅韌,他的智慧,和他為百姓辦實事信念的伊始。

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的日子裡,原始粗陋的住房,難忍惱人的跳蚤,簡陋至極的廁所,衣食住行,甚至就連刷牙也成個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習近平總書記從不訴苦,從不抱怨,而是很好地融入進去,從一個“北京娃”變成一個“村裡娃”,和村裡人打成一片,他說,“陝北高原給了我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是註定了我人生以後的軌跡。經過了陝北這一人生課堂,就註定了我今後要做什麼,它教會了我做什麼。”

基層是大舞臺,大課堂,群眾是好老師。正是這七年在梁家河基層的錘鍊,和群眾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經歷,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裡紮下了“情繫群眾共生長,為民服務敢幹事”的信念,而這,正是我們作為一名基層的公務人員,最需要學習的精神。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我們雖然沒有向習近平總書記一樣,有過那樣艱苦的插隊經歷,但是這種吃苦耐勞,為民服務的精神,卻是我們可以學習的,也應該學習的。我們要勇於紮根基層這片沃土,在基層中汲取養分,努力做事,在基層的磨礪中不斷的昇華精神,檢驗作風,提高能力。

《梁家河》這本紀實文學,的的確確十分值得一讀,我們不僅要讀,更要用心去感受,用行動去實踐,真正繫好人生的第一顆釦子,腳踏實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堅定為百姓謀幸福、為人民謀發展的理想信念,在基層的鍛鍊中,在為民幹實事理念的支撐下努力成才,砥礪前行!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下期,

我們,不聽不散!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高淳法院近期精選(戳標題閱讀)

「有声栏目」“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