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永通寶」來歷非凡,獨具特色

寬永通寶是日本歷史上鑄量最大、鑄期最長、版別最多的一種錢幣,同時也是流入我國數量最多的外國錢幣之一。它始鑄於日本第108代後水尾天皇寬永三年(1626年),從1636年開始大量鑄造。當時日本各地的錢爐均有鑄造,至明治初年還在使用,前後流通長達240餘年,後因德川幕府滅亡而廢止。寬永通寶錢在長期的中日貿易及交往中不斷流入我國,至今在我國各地均有發現。

“寬永通寶”來歷非凡,獨具特色

日本是最早開始仿鑄中國方孔圓錢的國家。據一些專家研究,日本在公元708年奈良朝元明天皇和同元年(公元708年,相當於我國唐中宗景龍二年)開始仿效中國唐朝鑄幣,鑄行“和同開珍”方孔圓錢。到19世紀60年代,共鑄行方孔圓錢32種,其中的“寬永通寶”是鑄行量最大的一種。

我國明代施行鈔、銀、銅錢並行制度,但銅錢的鑄行嚴重不足,在明代的十七帝中,只有九代帝王鑄過幣(如明宣宗時自宣德年後的幾十年間沒鑄過幣)。於是便允許唐、宋舊銅錢入流,這便為民間的私鑄錢和流入中國的日本仿製錢的流通提供了條件。

日本於“寬永”二年(公元1625年,相當於明熹宗天啟五年)開始鑄造“寬永通寶”銅錢,歷經天明天皇至孝明天皇等十個皇朝,到1867年(相當於我國的清同冶六年)止,長達242年之久。所以,“寬永通寶”流通到萊蕪的時間,最早也應在明末清初之時。

“寬永通寶”來歷非凡,獨具特色

日本的“寬永通寶”錢在中國民間流通了多年,直到清乾隆初年,才被官府知道,懷疑是私鑄錢,還另用“年號”,這無異於謀反。於是,乾隆皇帝諭令江、浙、閩各總督、巡撫窮治開爐造賣之人。幸虧江蘇巡撫莊有恭的幕僚見多識廣,道出來歷。於是,兩江總督尹繼善和江蘇巡撫莊有恭“會銜上疏”,講出來龍去脈,乾隆皇帝才又諭令嚴禁商船攜帶倭錢;民間使用的,官為收買。至此,事情才算了結。

正是這些錢幣的存在,反映著我國古老文化對歷史文化所起到的具大作用,併成為中日兩國以及其他鄰國友好往來的歷史實物見證。如今寬永通寶在國內存世量越來越少,其價值也越來越明顯。

下圖所示藏品直徑:2.3cm,重量:3.9g,錢幣呈圓形,中間有方孔,正面鑄有“寬永通寶”四個大字,錢背鑄有“文”字,輪廓規整,字體端正,鑄工優良,幣面精美。如您有類似藏品想要出手或有意向購買此件藏品,請關注微信平臺公眾號:古玩收藏藝術網

“寬永通寶”來歷非凡,獨具特色

近幾年寬永通寶市場成交的價格:

“寬永通寶”背水波紋一串共----價格:RMB1,240,000----日期:2016-04-01

日本寬永通寶背上“卜”母錢----價格:RMB4,910,000----日期:2017-10-07

日本寬永通寶母錢一枚----------價格:RMB1,980,000----日期:2017-01-12

日本寬永通寶母錢一組十枚------價格:RMB1,380,000----日期:2016-08-27

極美品日本寬永通寶背卜母錢----價格:RMB4,850,000----日期:2016-04-16

歷年來的唐代開萬通寶錢數以萬計。而日本早的方孔圓錢“和同開寶(王爾)”錢就是仿開萬通寶錢而成,在我國也有發現。到了宋、明兩代,兩國經濟往來更加頻繁,中國錢幣繼續大量輸往日本。

初鑄寬永通寶的永字一般由“二和水”組成,稱為“二水寬永”,傳世較少。自寬永十三年至寬文初年所鑄的稱“古寬永”,特點是寶字末二三筆相連,稱“連足寶”,根據鑄時鑄地可分十多個類別,其中“志津磨大字(字形大且與外廓相連)”、“魚尾寶(寶字末兩筆從中間向左右彎曲分開,形若魚尾)”、“長尾寬(大字且尾筆向上至寬字的頂部)”等版別較少見。另外,像“坂本草永(永字的左半部帶草書筆)”、“仙台坡寶(寶字左高右低)”、“竹田異永(永字特大,右面二筆偏低)”等版別的書體與上面幾種都各有特色。

本文由“有閒者淺談古玩賬號”發佈,2018年8月2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