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损失惨重,英国为什么一定要脱欧?


英国虽然在地理上属于欧洲,但在心理上从未归属于欧洲。在英国人看来,英国就是英国,是安格鲁撒克逊人的文明,而欧洲就是欧洲,欧洲的文化传统与英国格格不入。英国的保守主义者,曾经创制了“离岸平衡手”的策略,即永远拉拢欧洲大陆上的老二,去怼欧洲大陆上的老大。当年,拿破仑帝国崛起,英国人就拉拢普鲁士,后来德意志帝国崛起,英国人又拉拢法兰西。这种策略,英国人玩了上百年,英国保守主义者的底线在于,可以参与欧洲事务,但决不能融入欧洲。因此,英国保守主义者的诉求,和欧盟本身的诉求,原本就是根本对立的。

欧盟,前身是欧共体,很多人对欧盟存在一个认知误区,他们误以为欧盟只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事实上,欧盟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其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缓和大国之间的矛盾,以建立政治互信,但却使用了经济联合的手段,可谓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经济基础,就是在欧洲内部实现经济上的整合,使其成为政治互信的基石。欧盟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欧洲合众国,实现欧洲内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大一统。欧盟的开创者,还有一个现实目标,那就是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现欧洲人的独立自主。这个目标,目前只实现了一半,苏联的压力不存在了,美国人也只能在军事上把控欧洲,其内部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美国基本没有话语权。

英国当初加入欧盟,原本就不是为了政治目标,而是纯粹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众所周知,英国在“二战”之后,国力急剧衰退,大英帝国也走向解体,英国人的日子不好过,甚至要靠美国人接济。此时,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和德国,开始搞起了大联合,并拉拢了一帮兄弟,迅速实现了发家致富。这个局面,给了英国人很大的刺激。在英国人看来,自己是战胜国,可日子却过得不如战败国,这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即使再保守的保守主义者,也不能饿着肚子去宣扬保守主义,他们有了一个共识,即英国已经不是过去的英国了,那个帝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些人选择了一个折中策略,即“傍美亲欧”。所谓的“傍美亲欧”,就是在政治上全面倒向美国,但在经济上依附于欧洲,利用欧洲的统一大市场,以带动英国经济的复苏,让英国人吃上饭。

英国的这种作为,让法国和德国大为不满。他们认为,欧盟内部,不能混入另类分子,要想在欧盟混得好,就必须认同欧盟的价值观,不能三心二意。他们还认为,欧盟是不能养闲人的,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加入了欧盟,就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服从欧盟的顶层设计,更关键的,是要尽自己的义务。这就意味着,英国不能只享受欧盟的好处,而不尽自己的义务。但是,这又与英国的政治传统相违背,在英国保守主义者看来,加入欧盟,只是为了混碗饭吃,那些政治理想,英国人是不感兴趣的,也是十分厌恶的,他们绝不接受所谓的欧洲合众国,他们要的是独成体系。

英国保守主义者秉承“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原则,对欧盟三心二意,他们向欧盟承诺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成员,要负担起欧盟的重任,但背地里却是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不断的给欧盟拆台。这种作为,颇具英国“搅屎棍主义”的传统,但英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帝国,可谓是今非昔比。在过去,英国人玩套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可能还畏惧三分,但现如今,他们可以对英国表示厌恶。在法国人和德国人眼中,英国早就成了美国在欧盟内部的利益代表,是美国霸权主义的马前卒,他们当然会处处提防英国。久而久之,英国和欧盟内部的大佬,就越发的不信任,最后走向了对立。

英国的保守主义者,他们的初衷就是为了混碗饭吃,占占便宜。几十年来,他们可谓是不忘初衷,当英国没有更多的便宜可占之时,他们就要鼓动退出欧盟。在他们看来,英国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安格鲁撒克逊人的传统不能被抹除。在欧盟蒸蒸日上之时,英国人可以在其中大把的赚银子,那些保守主义者可以继续发家致富,但当欧盟出现内部危机,从而需要英国履行义务之时,那些保守主义者当然会过河拆桥,果断的甩包袱。

总的来看,英国脱离欧盟,根本原因在于欧盟的政治目标与英国的政治传统根本对立,直接原因在于欧盟没有更多的便宜可占,这与福利主义没有半分钱关系,因为英国早已是福利主义国家。英国人再次用行动证明了其数百年的政治传统,即只想着占便宜,但从不履行义务。这就如同某个意大利人,国家养了他40年,当需要其作出贡献时,他却撂挑子跑路了。


图维坦


入欧是违心的,脱欧是必然的。时间到了二0一七年是个节点,右派执政,大量难民 偷渡者的分摊,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英国以公投的形式体面的脱离欧盟的最后表演。美国人举大拇指,日本人伸大脚指,希腊人举起拳头,罗马尼亚,捷克,保加利亚斜视着米字旗不知在盘算什么,献克尔望着马克龙无奈的摇头 脱欧,咱算完帐再说五百亿欧元拿来再说。

英国因脱欧损失大了,但当了近200年霸主的主不傻,想当年入欧时就与欧盟貌合神离,你用你的欧元,我用我的英 磅 ,咱各算各的,盟主德国付盟主法国吃盟友的肥肉吸盟友的血,叫一体化,但就是咱不吃那一套,有便宜占点,吃亏咱不干,但劳工法,协调配合率以及欧盟的各项条条框框把个昔日老大憋得气喘如牛,行啊,亏就亏点吧,美国老大哥能拉一把吗?我总不能把利比亚 伊拉克的人偷渡后分到我们大英帝国吧!于是丰润尤存的梅首相来了个公投(宣传鼓动工作早做前面了),欧盟 拜拜!

算帐 不还有5年吗?慢慢来。


蓝箭s


损失未必惨重,看着分手费高,那是英国人必须要承受的,这里面包括英国人的欧盟机构人员,和过去承诺的援助费用,看着几百亿,实则英国人只要五年就偿还清了,而现在每年花费支出占分手费的四分之一,打个比喻吧,一个囚犯被判五年好,还是判无期徒刑好,如果英国人不脱欧,就好比囚犯判无一期徒刑,长期每年支付欧盟上百多亿英镑费用,而恰恰分手后,只须三至五年后,就永远不在交纳会费了,英国人不是智商低的民族。能称霸世界近二百年的国家,会是傻子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国家,当初进入欧共体,英国人的工业还可以支撑,自从撒切尔夫人的去工业化转型,英国人已经远远不如德国人需要出口市场了,欧盟大扩张,对德国人有利,赚钱远比支出的多,而欧盟不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竞争力远远不如西欧诸国,大量的贸易逆差,需要借债度日子,因为没有货币发行权,只能使用欧元结算,没钱只有当附庸国家,讲难听点就是半殖民地。受德国人操纵与摆布,德国人大口吃肉,英国人连汤都没得喝,英国人还要掏钱去扶贫。英国人不傻,你们去玩吧,我支持你们,但扶贫就对不起了,我不会去出资的。我觉得换个角度看问题,又是一种风景。


随雨飘渺


即使损失惨重,也必须要离开欧洲向美国靠拢,今天的英国已经成为了欧罗巴的孤儿,如果不想就此沉沦,就必须要靠上美国这艘大船,否则被欧洲排除在外的英国,在国际舞台上将只能是死路一条。

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扮演“搅屎棍”角色的英国,一直都是欧洲各国鄙视、排斥的对象。

欧洲是一个海岛国家,靠近欧洲大陆但又孤立于欧洲大陆,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以辉煌的“日不落帝国”自居的英国,在对待欧洲大陆的外交问题上,一直都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即对待欧洲各国都保持距离,尽量让欧洲各国都处于势力均衡的状态,以此来避免出现一个足以挑战自己的欧洲强国。

因此在二战以前,英国在欧洲外交上,一直都扮演着“搅屎棍”的角色,不管什么事务都要插上一手,不断挑动欧洲各国相互互斗,自己在其中上下其手,迫使这些国家向英国寻求支持,而英国就可以在其中谋取利益。

在大多数情况下,欧洲各国都非常的讨厌英国,但是由于英国强悍的国力,很多时候又不得不被迫向其屈服求助。

所以在一战以前,英国的公主一直都是其他欧洲各国君主争抢的对象,他们都希望以联姻的方式获取英国的支持,这也放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获得了“欧洲外祖母的称号。这种情况一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才得到了改变。

二战之后的英国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再像过去那样成为欧洲的领导者。

二战结束之后,在战争中惨胜的英国,虽然获得了“二战战胜国”的地位,但是在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争中,整个英国上下几乎被德国炸成一篇废墟,而且由于战争需要,英国不得不向美国租借了大量的物资和军事装备,这也几乎让整个英国国库濒临破产。

而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在这个时候却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从1947年开始美国开始在欧洲推动“马歇尔计划”,受这个计划的推动,美国资本开始不断的深入到欧洲的各个角落。

对于美国的资本,其他欧洲国家都予以了高度警惕,而英国却并不这样想。在随后的欧洲外交中,英国虽然实力下降,但是仍然还想继续过去的骑墙角色,打算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摇摆获利,结果遭到了来自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排斥。

因此在1951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等六国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这就是我们今天欧盟的前身。

从表面上看这个条约只是一个经济合作条约,但是实际上他是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的,这个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就是欧洲各国反击美国资本的开始,但是这个条约的创始国中,就没有英国,由此可见,从二战之后,英国在对欧洲事务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基本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欧洲事务的掌控。

在后来的日子里角色十分尴尬,他既不能影响欧洲,更不能影响美国,综合国力日渐衰弱的英国为了生存,就必须要靠上一条大船,最终英国还是选择了美国。

战后的英国在欧洲事务上的角色是相当尴尬的,因为欧洲各国在各个领域已经公开的排斥英国,而美国在此时的总体实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英国,这使得英国在很多事务上根本就不能影响美国,自己只能以美国的小弟的角色出面,这就更进一步的削弱了英国对欧洲的影响力。

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因为他的老对手法国在其中也一直都阻挠其加入,并一直都在试图限制英国的超国家权力。因此直到1973年英国才和爱尔兰一起加入了欧共体,此时的英国已经失去了与法、德等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作为反击,英国始终拒绝本国经济彻底融入欧盟,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本国货币欧元化,始终都保留着本国的货币---英镑。

可以说即使是在欧共体(欧盟)体系里,英国的位置也是非常尴尬的,作为一个欧洲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却在欧盟内部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异常恼火,脱欧的声音一直都不绝于耳。

终于到2015年,在本国脱欧派的鼓动和美国的策动之下,英国终于发起了脱欧公投,经过投票显示超过52%的人同意脱离欧盟,这与48%的反对票相比,差距并不大。

英国脱欧与其历史上的政策惯性还是有比较大的关系的,除此之外美国在这中间起到的作用也是相当的重要。

从美国的战略角度上看,美国需要一个孤立于欧洲以外的欧洲国家,并希望以此为支点发挥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同文同种的英国恰恰是最好的选择,美国拥有英国就等于在欧洲大陆边上拥有了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种对欧盟的战略震慑是巨大的。

而同样对于英国来说,虽然在脱欧进程中,英国要承受严重的经济、政治损失,但是这并不是不可接受的,重要的是英国借此机会,得到了来自美国的全力支持,这对于缓解本国衰落的势头极为重要,就像一个女人总是要嫁人一样,总要选一个看起来更“强壮”一点男人嫁了,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才会少受人欺负。


落下m


英国脱欧是一场代价高昂的富豪离婚!分手费必不可少,一是为了补偿对方的各种损失,物质的,精神的都包括在内;二是为了表明一个深思熟虑以后的决心和态度,就是不管未来如何都不想一起继续过了。很像《非常勿扰2》秦奋给香山和芒果主持的离婚典礼。玩笑归玩笑,如果深究原因,可以归纳几点:首先,英国有置身事外的孤立主义传统,几百年来都充当欧洲大陆事务的离岸平衡手角色,不愿意和欧洲大陆捆绑在一起而丧失自身的独立性。所以当初加入欧盟就无奈之举,实在心不甘情不愿。英国从始至终没有加入欧元区就是这样的真实想法。其次,欧洲大陆国家也始终没有完全接纳英国作为自己人,只是当做合作伙伴而已。欧洲大陆的事务主要是德法两国说了算,号称是双轴心。英法德三国从未真正成为一家人!再次,美国的挑拨离间是直接原因。美国的国家利益是获得全球霸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欧洲盟友也不行!所以欧盟成立的第一天开始,美国就很不爽,存心想搅黄了这个庞大的、高度一体化的国家联盟。比如,美国在希腊脱欧问题上始终暧昧不清,甚至默许鼓励就是明证。最后,欧洲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蔓延是迫使英国决心脱欧的最后一根稻草。英国绝不会让本国陷入这个无底深渊。


苏一27守卫祖国


首先咱们分析一下脱欧公投后,英国承受的损失,最直接的还是英镑贬值,贬值到什么程度呢?2016年英国的GDP直接低于印度,直到去年才缓过来,GDP重新超过印度。接着就是股市,股市大规模的下跌,损失惨重。最后,还要面对欧盟高昂的分手费。

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英国还是要脱欧呢?1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英国本身不是欧盟的创世国,直至脱欧前,英国与欧盟都没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信任度。

2.英国为了保持出口的竞争力,一直保留着英镑的大量发行,因为这件事,英国始终没有办法确立在欧盟的决策地位。

3.欧债危机让英国对欧盟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当初英国加入欧盟,是为了强化自身,但是欧盟在近期不仅没有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太大帮助,欧债危机的发生还增加了英国的负担。

4.英国一直不满意欧盟的金融政策。随着对欧盟的不满慢慢扩大,英国开始不仅否决欧元,来开始反对欧盟的金融政策,甚至公开反对欧盟的危机救援政策。双方的信任度不断的降低。

5.执政党玩脱了。英国保守党发起公投的目的是打算以此增强民众支持率,并且以这个为筹码去和欧盟进行谈判,但是他们却错误的估计英国民众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很多人在明确脱欧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6.欧盟的难民政策几乎不受英国的支持。这个也是脱欧公投的爆发点,英国一开始也有接受部分难民,到随着而来的是社会治安的变差,甚至恐怖事件的增加。

其实欧盟和英国的矛盾由来已久,脱欧或许是命运的捉弄,或许是一个改革的方向。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英国人民只能坦然面对了,或许在十年后,英国人或许会感谢这次脱欧公投,让英国重新复兴。


胡吃海塞不会胖


最近英国脱欧的事情又被翻了出来,在中国的智慧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不必顾虑,但是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块重要拼图,如今却从形式上的统一到迈出了分裂的第一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为什么说是第一步?因为英国很可能是第一个,进而引发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当发生问题时,大家不是想着在团结的前提下协商解决,而是跳出“我们是一个”的范围考虑问题,这样很容易形成离心力,成为瓦解整个欧盟的“潘多拉魔盒”!

英国脱欧其实早有征兆,当初加入欧盟英国就心不甘情不愿,当整个欧洲一步步走向联合,英国发现,自己在置身事外,会被整个欧洲所孤立,如此以来,英国只能硬着头皮加入到欧盟的大家庭里来。

但是到了欧盟,英国发现它来晚了,影响全局的至关重要的位置已经被德法两个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英国充其量算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而不是左右局势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国家,也就是说加入欧盟的结果并不如预期那般乐观!


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在世界格局中它已然没有了与美国一争高下的能力,但高傲的英国人,还是矫情的认为他在欧洲要算数一数二的大国,因此在欧洲的格局中必须占据重要一席,而不是被边缘化的位置。

英国在欧盟的位置可以说是对英国人自尊的一种打击,或者说侮辱伤害,尤其是他不能忍受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在其中悠哉悠哉,发号施令。

这是从心里层面来说,在现实层面来说,欧盟的移民政策、在爱尔兰问题上与欧盟的龃龉,都使得英国欲脱欧盟而快之!

只是脱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400亿到500亿欧元的“分手费”,虽然在双方的拉锯战下被打了五折,就这对于英国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英国难道非出这笔钱不行吗,都分手了,干嘛还要给欧盟钱?不给可以,你从欧洲被开除了,以后整个欧盟跟你桥归桥,路归路,你要能玩的转你自己玩,英国不是亚洲的日本,时刻想着脱亚入欧,离了欧洲,英国都没地去!


历史三日谈


也许用不了几年,左派上台了就又入欧。英国即便被饿的精瘦,也放不下那自觉高贵的架子,入欧的时候,比别国入得晚,没有享受像德国.法国的待遇,和权利。一直感觉憋气又窝火。这几年大批非洲难民涌入欧洲,给英国的安全环境,就业环境带来了极大冲击。再加上这几天年,经济又不争气,国内人民怨气不断,当权者不检讨自己的无能,而把这一切归于欧盟的对外以及难民政策,这个说法正好被右派利用了。就出现了公投脱欧的闹剧。

脱欧费就五百亿欧元,加上其它损失,何止千亿。肯定拖累英国经济。也可能英国 从此一蹶不振!


伏枥的老骥57128762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是也很简单,只是没想到大家答的这么肤浅和杂乱。我就把我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

说到英国脱欧,你首先要从英国的民族特性开始了解。英国是个典型的重商主义国家,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重;英格兰人又是一个典型的岛国文化圈,突出体现在封闭和独立;英国国民又是有着极高的民主独立与政治思维活跃的高层次人群。以上三点的存在,共同作用出了英国的历史,从历史你可以看到,英国的政治手段极其老辣且灵活,一战中积极现实的进行多边外交工作,瞬间瓦解了德国苦心经营百年的大陆优势;二战一结束瞬间就抛弃了他们的民族领袖丘吉尔;敏锐的察觉到了欧洲的统一运动趋势,进而在70年代加入了欧洲共同体并成为其中的领导者;更是在近年抛弃了自己的亲友美国,加入了亚投行的怀抱。可见英国的所作所为,表面上孤立自私,但从最终效果来看,从来都是利大于弊的。

说到欧盟,就不得不说另一个问题,欧元。通过英国对欧元的态度也可以揣测英国对欧盟的态度。大家是否知道,欧元的设计之初是按照哪个国家的货币价值作为基准参考的吗?答案是英镑,原因也很简单,德国为了将英国纳入欧元区,牺牲了自己的很大部分利益,已换取英国的支持,而一开始英国也同意加入欧元区。但是就在欧元即将诞生的时候,英国又反悔了。给了其他欧元区国家特别是德国一个大耳光。可见英国在欧元的问题上始终以一个投机者的身份在参与。

通过对英国自身的性格,及其对欧元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人从来没有把欧盟当成家,而仅仅是一个工具,用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杠杆。用来输出产品的市场,用来融资的渠道。

当我们明白了英国对欧盟的态度,我们也就明白了英国的行为动机。

欧盟当前困难重重

1.欧盟移民问题无法解决。站在道义的最高点,欧盟将自己逼到绝路,不接收难民,西欧选民不同意,欧盟自己的原则将丢失。接收难民,则社会趋于动荡,经济负担难以承受。随着时间的推移,难民问题必将成为欧盟的达摩力斯之剑,无法摆脱。

2.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经济出现了系统性问题。一方面随着欧元的推出,各国放弃了货币发行权,意味着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都已不在自己的手中。但仍然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财政政策可行。另一方面,欧盟的一体化推动了欧洲国家的福利发展,各国争相比富。这就导致那些经济不发达国家患上了债务依赖症,当经济处于增长阶段还不明显,但是当经济出现拐点时,政府已无力扭转局面,以欧猪5国为代表的穷鬼开始造富国的反,并拒不进行经济和体制改革。而欧盟的体制缺陷导致富国们又缺少惩罚他们的手段。这次的经济危局,随着美国的经济复苏,欧洲的负利率政策,得到了一定地缓解,但是体制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欧洲的阿克琉斯之踵必将被捅破。到时欧盟的命运甚至将不在欧盟自己手里。

3.欧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已经导致了欧盟的政治危局,欧盟右倾化几乎不可避免,意大利,奥地利,甚至法国,都要成为政治风暴点。而政治问题一出,其带来的影响将远超我们的想象。

从以上3点可以看到,欧盟这艘巨轮已经出现了裂缝,而最关键的是这艘巨轮居然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一旦裂缝成为大洞,怕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而英国本就没打算在这艘船上久居,现在又出现了如此重大的风险事件,自己花钱做个避难筏子游走自然成为了必然事件了。


Hakun


月盈则亏,盛极则衰。万事万物没有永衡的不变,只有盛衰不断变化的永衡。

曾经的
大英帝国独领世界几百年,殖民地、领地遍布全球,被称做日不落帝国。

自二战后,老大的位置被美国取代,全面衰落,現仅剩英伦三岛(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故全称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但老帝国的架子屹然不倒,因为世界上仍有56个英联邦国家共尊英王为英皇。其中16个国家行使国家元首职能的总督就是英国女王指派的。

长期来,不管老欧洲还是新欧洲,或是欧盟,英法德都是核心的三驾马车,而英国又以特殊的身份高出一等。欧元区唯英国仍用自已的英镑,欧盟区之间的免签制在英国这被拒。

这一切源自英国这个旧贵族还应高人一等的习惯思维。他没有义务拿本国利益去拯救其他欧洲国家的穷人。在欧盟体制下,似乎其他国家都在占英国的便宜。

所以英国国内脱欧思潮慢慢兴起。他被用来当做要挟欧盟的筹码,连法德都一直忍让,不敢得罪。更多时侯被国内政治人物当做转移视线的由头。

卡梅伦首相由口头说说变成一次实质赌博性的行动,举行首次脱欧公投。他的目的是不想脱欧,笃定公投通不过,他将重组内阁,大力推行他的改革。结果竟以51%的微弱优势通过。这才叫弄巧成拙。立刻下台。而国内反脱欧示威一浪高过一浪。甚至要求举行第二次公投。但一切都木已成舟,为时已晚。

事情一旦做过了头,反弹的力度也很大,以法德为首的欧盟再不用客气啦,要求英国立刻谈判离开欧盟,并支付给欧盟几百亿欧元的分手费。

接手的梅首相,一直焦头烂额,英国已成孤鸟,到处屈尊,四处游说,以寻找新的伙伴和市场。这对以前的那个趾高气昂的英国是不可想象的。

麻烦远不止这些,苏格兰已准备脱英公脱,将以独立国家身份重返欧盟。这时的残缺的英国还能称得起大英帝国吗。

有关国运,应慎之又慎,岂能轻率儿戏。这种教训,够英国反思一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