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P2P平台不會跑路,因爲沒有意義

近期,P2P網貸平臺頻頻爆雷,行業發展進入深水區,也因此,整個行業氛圍黯淡,人心惶惶。

在眾多媒體過度的審度行業亂象之際,新華社發文稱,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認為:真正的P2P是不會跑路的,跑路的都不是P2P平臺。

是的,真正的P2P平臺不會跑路,也不會爆雷,因為沒有意義。

當下,融資易作為4年以來一直穩健運營的平臺,很有必要為規範的P2P網貸平臺正名。

真正的P2P平臺不會跑路,因為沒有意義

6月,行業迎來“爆雷潮”。至今,坊間相傳的四大高額返利平臺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和聯璧金融已全部關停。進入7月份,“暴雷潮”猶如多米諾骨牌仍在繼續,截至7月18日,當月共有183家平臺出問題。

梳理一番,我們不難發現,問題平臺狀況不一,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不是真正的P2P、作惡的騙局、不規範運營。

01 不是真正的P2P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P2P、P2F、A2P等的模式名詞解釋。

P2P:peer-to-peer的縮寫,個人對個人/個人對企業的網上借貸模式,即通過P2P平臺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給有資金需求的個人或企業,資金借出人從中獲得收益。

P2F:個人對金融機構的借貸模式,就是將投資者的資金用於借貸給金融機構。

但金融機構一般是不會向個人借錢,所以P2F的實際表現形式是將投資者的資金,用於購買金融機構發行的各類理財產品。而唐小僧就是P2F的典型代表,和真正的P2P模式相差甚遠。

A2P:即資產對個人(Asset to Peer),是指以融資租賃債權轉讓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業務。A2P模式的商業邏輯在於,融資租賃企業為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相應債權,普通投資者可以直接認購這些債權產品,並從中獲得收益。

它明顯不同於“點對點”、“一一對應”的P2P模式。所以,之前轟然倒下的e租寶也根本不是P2P平臺。

02 作惡的騙局

我們常說的“旁氏騙局”,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與標準龐氏玩法相比,

錢寶網增加了任務收益和錢寶幣兩個要素,堪稱一個創新版的龐氏騙局。

他們先用投資人新充值的資金支付10%的收益,再用90%的資金作為宣傳、推廣,以吸納更多的資金注入。再發行所謂的錢寶幣,大家賺到的不過是網站的虛擬幣,而不是真正的人民幣。無成本地發行虛擬幣,讓大家產生高收益的錯覺。

還有一種就是設立資金池。唐小僧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這類平臺就是虛構項目募集資金,將投資人的資金通過平臺項目轉移到公司名下,實際控制人可以隨意動用。比如在遇到流動性危機的時候,把錢還給其他投資人。但流動性問題是其命門,一旦資金流入速度下降,龐然大物也會頃刻間崩塌。

03 高返、不規範運營

現在整個行業的利息普遍都在10%左右,但很多高息高返平臺的利息能達到15%以上,有些甚至高達30%-50%。不算賬大家也知道,高得離譜的返利,平臺的運營本身就存在問題,資金鍊斷裂是遲早的事。

所以,這一波行業危機中,率先倒下的就是民間四大高返平臺。

聯璧金融借“0元購”全額高返的概念大搞網絡傳銷,長期將短期借款資金與長期投資資產錯配。其定期產品年化率12%吸引人們不斷投入,直至血本無歸。

自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來,還有很多平臺發佈大額標的,比如單個企業借款超過100萬,單個個人借款超過20萬等,逆監管而行。

這本身就是不合規發展,屬於合規整改的重點平臺;另外大標資產的逾期會成為平臺難以承受之災難。就像近期牛板金約31.5億的項目逾期,一個大標出現逾期就足以讓整個平臺崩盤。

04 真正的P2P平臺,沒有跑路的意義

P2P網貸平臺的身份定位是一個信息中介服務平臺。

真正做P2P的平臺,緊跟監管,合規運營。這樣用戶的錢都必須由第三方資金存管銀行保管,項目籌集完畢後放款給借款人,沒有回款前投資人資金出借在借款人處,項目到期借款人還款後,投資人資金回到資金銀行存管上的個人賬戶。

從始至終,平臺都沒有觸碰到資金,只是交易的撮合方,因此跑路就沒有什麼意義。

逾期和爆雷是有區別的。

有業內人士稱:在P2P圈裡,爆雷專指跑路。逾期,清盤都不能算是爆雷。

就像多多理財爆雷,平臺直接發公告說實際控制人李振軍跑路了。出事了老闆意欲出境潛逃,而不是與投資人面對面溝通,這是充滿惡意的。這就是爆雷。

再看圖騰貸,發佈展期公告,老闆甚至出面做了兩場直播,來解釋為何要展期,並公佈下一步的處置方案,一心維護投資人的利益。

這就不叫爆雷。

真正的P2P平臺不會跑路,因為沒有意義

我們要明白,真正的P2P平臺是可能發生部分項目的逾期,畢竟銀行也做不到零逾期。如果平臺歷史逾期率為零,那我們還得多留心不是?

近期,有90萬逾期的道口貸發佈逾期公告,並且表明平臺不會兜底,堅決去剛兌,通過催收等方法挽回投資人的損失。只要平臺不跑路,大部分投資人的錢都有保障,對於遭遇逾期的出借人,也是更好的選擇。

前日,愛投資通過其官網發佈“關於堅持良性發展、堅持信息中介定位、提升平臺項目信息披露標準的公告”,針對出借人提出債轉股等解決方案,也並沒有跑路。

逾期的時候就考驗平臺的金融專業度和風控能力了,資產質量和風控能力將成為P2P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05 行業陣痛,P2P還能不能投?

昨日,融資易CEO徐科飛在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採訪時也明確表示,當然可以投,但要看中四個方面:

第一,要符合監管要求;

第二,不搞資金池;

第三,是真正做P2P的公司;

第四,具有風險控制能力。

在這其中,判斷一個平臺能否投資的核心是看它的錢都去哪了,看資產端的業務是否真實。

徐科飛強調,融資易穩健運營至今,一直堅守初心,緊跟監管,做真正的P2P平臺該做的事。同時,呼籲各方媒體不必過多渲染,保持行業鎮定,為投資人考慮,一起積極應對行業危機。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認為,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P2P行業為“小有閒錢”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投資渠道,同時也向有短期資金需求的小微企業提供了“彈藥”,是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縮影。

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近期涉及的貸款餘額約為417.5億元,而截至2018年6月底,P2P的累計成交量為73341.87億元,問題量佔比僅為0.57%,也就是說投入這個行業的99%+的資金,都是賺錢的。

現階段本是行業深入洗牌的必經之路,那些真正的P2P平臺終會沉澱下來,造福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