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吃辣”的本事是天生的嗎?個人認為是後天習慣養成的!

在外務工十幾年後,口味慢慢變得清淡。經常和同事出去吃飯,還鬧過不少笑話,為了展示來自嗜辣的省份的人,每次點菜都是選擇重辣的菜,結果每次辣得都是滿頭大汗,一旁的上海同事卻淡定的吃著辣椒,然後帶著嘲笑的口吻說道:“你到底還是不是湖南人,還沒我能吃辣椒了”,我也只能尷尬的笑著。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確實,有人說吃辣是天生的,這個我不太贊同,就以本人為例,在外十餘年一直吃的比較清淡,於是慢慢對辣的接受程度就下降了,甚至可以做到一個月不吃辣椒,我想這就是跟後天的環境有關吧。其實,在我記憶中,小時候,我還是比較能吃辣的,說的不誇張的,以前在老家連湯都是放辣椒的,那樣才算合胃口。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其實辣椒傳入我國不過400多年的歷史,卻佔據了辛辣配料的第一位。在明代後期傳入我國的,當時是作為一種觀賞植物的。在明代高濂(公元1591年)的《遵生八箋》中就有明確記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直到清代乾隆年間後,才開始成為可食用的植物。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豬血丸子

在我記憶中,老家的辣椒有幾種比較經典的做法:

01

白辣椒幹,在還是青椒的時候,摘下洗淨後,置於太陽下暴曬,當水分曬乾後,便抹上食鹽放在老壇中保存,其中最著名的菜餚怕是白辣椒炒雞雜,吃起來香脆可口,味道厚重,辣度適中,非常下飯。這種白辣椒乾的做法,一般外地的人知道甚少,應該算特色中的特色了吧。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白辣椒幹

02

辣椒炒肉,一定選用剛結果時候的辣椒,一種禾興(本地土話,普通話不知道如何表達)辣椒是用來辣椒炒肉不二之選,炒出來的菜辣度適中,鹹香糯口,而且一定要多放點湯,在當時來說應該是下飯的經典菜,沒有之一。尤其是那辣椒肉湯泡飯,每當炒此菜時,沒有個三碗飯是不會放下筷子的。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辣椒炒肉

03

紅辣椒幹,做法類似白辣椒,一般選用的是尖椒,當辣椒變紅時,摘下洗淨,然後暴曬,直到水分曬乾,便可以放置在陰涼通風之地存儲起來了,一般用來做辣子雞之類的菜餚。也有把它磨成粉的,俗稱“辣椒麵”,在青椒出完的季節,就會用烹飪各種菜餚,比如蒸臘肉之類的,或者說只要做菜都會放上一些,除了色澤紅潤,而且香辣可口,還有就是那油潑辣子。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辣椒幹

04

紅色的酸辣椒,選用的一般也為尖椒,洗淨慮幹水分,即可置入老壇酸水中,注意必須為老酸水,也就泡了幾年酸菜的酸水才算正宗。一般辣椒入壇二十天,一個月左右即可食用。每每這個時候,拿出一根辣椒就這樣生吃著,酸脆可口,現在想起來都會口水橫流,默默吞下了口水.....只可惜現在這樣做酸辣椒的人已經很少了,很難再吃到那正宗老壇泡出來的的酸辣椒了,好懷念!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酸辣椒

05

剁辣椒,最常見的做法,當辣椒紅了的時候,摘下來,洗淨慮幹水分,用特殊的鍘刀把它們切碎,再加上比例的鹽、生薑大蒜之類的配料,攪拌均勻,放入乾淨的老壇中,再把蓋子密封。放置一個月左右即可食用,最少可以吃到來年。其中最經典的菜餚做法怕就是剁辣椒蒸魚頭了吧。原來剁辣椒也是為了應付不產辣椒的季節,而想出來的一種存儲辦法。現在基本上自己做的人不多了,市面上一年四季都有得賣,只是味道已經不是小時的味道了。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剁辣椒

不過我依舊好奇的是,辣椒沒傳入湖湘大地的時候,咱們的飲食情況怎麼樣呢?

其實我國食辛辣已用數千年的歷史,常見傳統的辛辣的材料有花椒,生薑,大蒜,茱萸等,後辣椒傳入我國後逐漸就佔據了辛辣的主導地位。而湖湘大地大約在嘉慶年間才逐漸普及起來食用辣椒。在未食用辣椒之前,應該用“重口味”來形容湖湘的飲食吧。楚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就在《招魂》中這樣形容過楚地盛宴的場景:

室家遂宋,食多方些。稻粢穱麥,

挐黃梁些。大苦鹹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

陳吳羹些。靦鱉炮羔,有柘漿些。

鵠酸臇鳧,煎鴻鶬些。露雞臛蠵,

厲而不爽些。粔籹蜜餌,有餦餭些。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挫糟凍飲,

酎清涼些。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用大白話理解就是:煎烤油燜臘燉煮,酸甜苦鹹味俱全。

湖南人,不那麼能吃辣了,然後被同事“嘲笑”了,尷尬……

▲臘肉

而在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先秦時期,湖南人的飲食歷史真是蓋世無雙,長沙馬王堆就出土過一些寫有菜餚名稱的竹簡:其中有牛白羹、犬肝炙、鹿脯、炙雞、魚膾、臘兔等。可見先秦時期湖南地區的口味有苦,鹹,酸,甘,甜,喜食羹湯,烤肉,且好食滷味。

而西漢時期又逐漸發展成了“羹、炙、煎、熬、蒸、濯、膾、脯、臘、炮、醢、苴”多種飲食方式,配料也豐富了許多“烹調用的調料就有鹽、醬、豉、曲、糖、蜜、韭、梅、桂皮、花椒、茱萸等。”可見在辣椒未傳入我國之前湖湘大地的人們已經開始吃辛辣之食物,只不過不是辣椒而已,還喜食甜,酸,苦,鹹等重口味食物。

~~正文完結,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有人說:關注是一種幸福,點贊是一種美德,分享是一種開心,評論是一種信任。新奇創意,就在牽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