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意度达97.78%!来看记者这份医共体报告

2018-09-20 06:4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宁 梅玲玲 见习记者 李攀 沈听雨

名词解释:医共体改革,是指在县域内组建若干个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疗集团作为医共体。我省淳安县、余姚市、瑞安市、德清县、桐乡市、绍兴市柯桥区、东阳市、常山县、舟山市普陀区、台州市路桥区、缙云县等11个试点县(市、区),全面开展了医共体改革探索。2019年起,我省将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

当前,我省医改步入“深水区”“攻坚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新的突破口。截至目前,在我省11个试点县(市、区)中,原有39家县级医院和170家乡镇医疗机构优化整合成为27个医共体。

在试点工作启动9个多来,基层老百姓看病是否更方便了?县域内就诊服务更好了吗?乡镇卫生院是否实现了“强基层”?基层医生的工作又有什么变化?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多地地采访。

群众满意度达97.78%!来看记者这份医共体报告

一看 基层百姓看病方便了吗?

9月18日一早,记者走进缙云县新建镇中心卫生院,在门诊大厅一楼的墙上,贴着一张缙云县人民医院轮转专家的值班表,记者查询到,当天的值班专家为眼科副主任医师叶春华。

记者随即来到叶春华的眼科诊室,恰逢叶医生开门上班,等在门口的陶献义老人第一个走进诊间。今年81岁的老人来自于新建镇新湖村下辖的葛湖自然村,他告诉记者,今天自己7点半从家里出发,坐了10分钟的班车到镇上,做完身体例行检查后,听说这里有县城的眼科医生在,他便又挂了一个号,顺便看看白内障。“最近村里有两位老人因为白内障失明,我一直很担心。现在好了,看眼睛不用再赶远路。”

一年前,新建镇中心卫生院内还没有专职的眼科医生,患有白内障的老人们,要赶上30公里的路才能到县人民医院。

得益于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已不是新鲜事,那么医共体改革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记者了解到,缙云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成立之后,8家乡镇(街道)卫生院成为县人民医院的分院,实现人、财、物的统一。“卫生院成为人民医院的一份子,县级医院的医生将不再为职称等‘任务’而下沉,而是真正的沉下心来到基层轮岗上班。”缙云县人民医院院长李潘良告诉记者。

在交通不便的海岛地区,危急重症病人的诊疗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记者来到普陀区。

因胸闷胸痛半小时,14:30到虾峙镇卫生院就诊,心电图提示他为急性下壁心梗,卫生院立即与医共体胸痛中心联系,同时启动应急联动包船预案。胸痛中心即刻给予远程指导用药治疗,同时医共体牵头单位普陀医院开通无障碍通道。沈松元于15:20坐船,16:47就到达普陀医院接受治疗。

普陀区有大小岛屿747个,其中有人居住46个,岛上人口老龄化严重,过去老人们出岛看病很不方便。“现在,有了医共体,这些分散的岛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岛上的百姓能够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资源。”普陀区卫计局局长徐海虹说。

据统计,试点以来,全省共有550余名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医生定期在基层排班工作,为基层百姓提供便利。

群众满意度达97.78%!来看记者这份医共体报告

二看 县域内就诊服务更好了吗?

医共体改革让更多的患者选择留在基层:据统计,11个试点县(市、区)县域内就诊率平均达84.40%,同比提升3.45个百分点,基层就诊率平均达64.96%,同比提升6.10个百分点。

留下来的患者多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不能跟得上?记者又来到了淳安县。

淳安县医学影像会诊中心设立在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每天,这里的电子大屏都显示着全县3大医共体内,4家县级医院和23个乡镇卫生院传来的患者片子。“如今,我们实现了就诊记录和影像资源全县临床共享调阅。”放射科主任吴海虹告诉记者。

每天早上8点,淳安县医学检验中心三辆冷链物流车会从千岛湖镇准时发车,收取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检验标本。检验科主任李奕萍说:“过去,乡镇卫生院没有检验条件,标本只能外送到杭州第三方检验所,要24小时一48小时后出报告。现在,当天的标本检验结果在下午6点前就能传送给各乡镇卫生院。”

记者了解到,淳安县内的医共体还成立了医疗咨询团队、建立微信交流群,群众遇到健康问题,可直接咨询县、乡、村三级团队医师,真正实现了让基层患者“少跑腿”。

“互联网+”也正在补齐海岛地区的短板。医共体试点以后,舟山市沈家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沈家门门诊部整合成立普陀医院沈家门分院,普陀医院的医生就坐在分院的楼层里办公。社区居民想看病,可以找社区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解决不了的,能直接联系到普陀医院的医生。

“现在,我们和普陀医院的医生每天在一起,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普陀医院沈家门分院院长胡丰燕说。

群众满意度达97.78%!来看记者这份医共体报告

三看 乡镇卫生院强起来了吗?

采访过程中,各地多位上了年纪的患者告诉记者,过去的农民要看上病非常不容易。现在,基层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如何?

在试点地区的部分基层卫生院,一些简单的手术也已经逐渐普及。在常山县招贤镇中心卫生院,村民刘阿姨刚刚做完一台急性阑尾炎手术,为她开刀的是来自常山县人民医院的坐诊医生占双谷。“这里有床位、有设备,完全具备开展I类手术的‘硬件’,只要‘软件’跟上了,急性阑尾炎病人第一时间在这里接受手术。”占双谷告诉记者,他正在带教招贤镇中心卫生院的基层医生,让他们熟悉手术技巧。目前,该院还能够开展下肢静脉曲张、肛瘘等手术。

在基层,医疗服务价格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往每月132元的药费现在只要72元多。”德清县舞阳街道长春村村民汤杏莲享受到了医改的“实惠”。该县通过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腾出空间2418万元,其中75%(1818万元)用于调整提高医疗服务价格,600万元让利于群众。

记者来到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四明山分院,看到了一份详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基本作业清单”和“基层首诊疾病种类目录”清单,在清单上,记者看到高血压病、糖尿病、支气管炎、手足口病、胆囊炎等52个病种被要求留在乡镇卫生院首诊。

此外,余姚市还制定了“医共体双向转诊疾病种类目录”清单,确定基层上转疾病46种,下转疾病16种,使转诊更加流程化、规范化。

2018年1-7月,我省试点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同比增长11.96%,出院人次同比增长22.34%。

群众满意度达97.78%!来看记者这份医共体报告

四看 基层医生有获得感了吗?

基层卫生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用不好,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普遍难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医共体改革“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正在增强基层医生的获得感。

“从没想过,我有机会成为县级医院的一员。”这些天,缙云县大源镇卫生院传递着一个好消息:27岁的年轻医生李泓佩因为突出的表现,被选调至县人民医院上班。

“过去,基层医生想要‘走出去’,只有参加县里的统一考试,能够被县级医院录用的概率非常小。”大源镇卫生院院长舒鹏说,条件差、晋升难,导致了基层卫生人才的短缺,最困难时,卫生院一共只有9名职工,难以满足全镇4个行政村和38个自然村里共21300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在医共体内部,人才怎么“上”?“组建医共体之后,在乡镇卫生院上班等同于在县级医院上班。”缙云县卫计局局长沈坚告诉记者,这就意味着,在乡镇的医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内部调岗到县级医院上班。

据统计,医共体改革试点以来,我省各试点地区以医共体名义统一招录人员848名,医共体内所有卫技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率达50%以上,基层卫生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开始破局。

记者了解到,经过对13701名群众的走访调查,我省医共体试点的群众满意度达97.78%。“医共体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尤其是要让群众在基层获得更好更方便的诊疗、检查、配药服务,拥有更舒适的就医环境,逐步享受连续性的全程健康服务。”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