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救贖之地!

亞伯蘭住在希伯侖幔利橡樹那裡,經過一段時日的觀察,他已經把迦南地四鄰摸得很熟悉,亞伯蘭要成為一個使人得福的人,所以他跟當地人慢慢都有了交流。迦南地住了非常多不同族的人,而且已經形成大大小小的國家。有點像是中國古時的戰國時期,諸侯擁兵自重,圈地建國。而北方米所波大米地區也有不少國家,像是以攔、示拿、以拉撒、戈印等,他們為了確保約旦河谷南北經商貿易道路的順暢,常常聯軍南下發動戰爭打通關節。

亞伯蘭進迦南地,開始幾年沒有足夠實力,為了安全,也免不了跟當地人結盟,所以幔利、以實各、亞乃三兄弟就成為亞伯蘭的盟友,鞏固了約旦河西岸平原區域的安全。當時在鹽海的南邊靠近以東、摩押地,有五個國家結盟:所多瑪、蛾摩拉、押瑪、洗扁、比拉。他們這幾個國家所在地就是軍事貿易交通的要道,多年後以色列百姓離開曠野要進迦南地也曾被摩押人擋在這個地方。

這五國在當時十多年前戰爭中曾經敗給北方來的聯軍,所以都臣服在以攔王基大老瑪之下十二年之久,但是到了第十三年,南方這五個王一致決定造反,不要給基大老瑪進貢,不再接受他的統治指揮。

基大老瑪得到消息當然不高興,第十四年他聯合北方四國再度發兵南下,沿著約旦河東邊,由北往南一路打敗利乏音人、蘇西人、以米人、何利人,又征服了南地南邊的兩個強敵亞瑪力人和亞摩利人。最後回頭到死海的西訂谷準備攻擊這五個背叛的國家。

這場戰爭發生在什麼時候呢?十三章說亞伯蘭進迦南地的時候是75歲,十六章說亞伯蘭在迦南地待了十年,撒萊一直沒有給他生孩子。所以十四章這場戰爭應該發生在亞伯蘭大概85歲之前的時候。我們還知道羅得原來在約旦河平原紮營,但是他慢慢地往南挪移帳篷往所多瑪去,幾年以後,到了十四章,羅得已經不住帳篷,因為他搬進所多瑪,在城裡面定居了。

羅得住在所多瑪,但他是一個寄居的外來人,前面已經說過所多瑪城的人罪大惡極,無惡不作,羅得本來是個好人,沒想到卻喜歡住在罪惡之城,彼得後書第2章稱羅得是個義人,也形容他在所多瑪的光景。

“神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卻保護了傳義道的挪亞一家八口。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鑑戒; 只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 因為那義人住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

羅得知道所多瑪人道德沉淪,城裡的人一天到晚犯罪淫亂,羅得為他們擔憂傷痛,他很有心想要導正那裡的人,他想學亞伯蘭成為使人蒙福的人。但有沒有用呢?沒有。因為所多瑪人根本不甩他這個外來人,十多年以後耶和華派天使來滅所多瑪蛾摩拉,因為羅得在家裡接待了天使,又勸說所多瑪眾人不要傷害天使,所多瑪人就對羅得說了一番很無情的話:

“眾人說:退去吧!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

羅得不但沒有改變所多瑪的人,他自已和家裡的人在那裡長期耳濡目染反而受到很大的影響,後來家破人亡,甚至到家庭亂倫的光景。所以當時羅得在所多瑪除了有點財富,其實根本沒有地位,四王跟五王打仗的時候,他還捨不得離開避難,結果五王這一方大敗,

“於是所多瑪王、蛾摩拉王、押瑪王、洗扁王,和比拉王都出來,在西訂谷擺陣,與他們交戰,就是與以攔王基大老瑪、戈印王提達、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亞略交戰;乃是四王與五王交戰。西訂谷有許多石漆坑。所多瑪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裡的,其餘的人都往山上逃跑。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又把亞伯蘭的侄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創14:8-12)

四王打勝仗就帶著戰利品班師北上。本來那些南方國家打仗跟亞伯蘭沒有關係,但是當他聽人來報信說侄兒羅得全家在這場戰爭中被人抓走的時候,他義不容辭馬上決定出兵去救。他帶了自己家裡的壯丁318人,加上當地結盟的盟友,幔利、以實各和亞乃的人馬。從希伯侖往北,追到的北邊的但,他們用有限的兵力就打敗對方,又分兵到大馬色左邊的何把,將所有被擄走包括羅得全家,全部救了回來。

在這段英勇救人的記載裡面,我們發現亞伯蘭整個人變了,原來他是懦弱怕事,但這裡我們看到的亞伯蘭雖然80多歲,卻是一位很有才能的領導,又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四王的所在地就是哈蘭附近,是亞伯蘭的老家,他十分孰悉地形,選擇夜間攻擊,出其不意,一戰成功,這比他在埃及時驚惶失措的表現簡直天壤之別。

戰爭是殘酷的,自古以來勝者為王,可以掠奪敵人的財物,敗者為寇,戰敗可能國家就亡了,人民財產全部失去。這裡五王聯手抵抗四王是失敗作收尾,不只是財物糧食的損失,連帶的是人民也被抓走變成奴隸。亞伯蘭就只帶了兒百人,憑什麼遠征還能打勝仗?就是因為有神的祝福,因為耶和華把敵人交在他手中,不但分別打敗四王的軍隊,還救回他的侄兒羅得和一切所有的人和財物糧食。

亞伯蘭帶著人馬和所有財物凱旋榮歸的時候,有兩個人來迎接他。五王中的領頭所多瑪王原來戰敗逃走了,現在突然出現在沙微谷,沙微谷就是王谷,位於今天耶路撒冷城的東邊,現在叫做汲侖谷。另外一位很特殊的人物,是至高神的祭司撒冷王麥基洗德。他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亞伯蘭,祝福他,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與亞伯蘭!至高者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從奪回的戰利品中拿出十分之一獻給麥基洗德(參14:17-20)。

這是聖經第一次提到十分之一奉獻的事,這也成為後來以色列人的傳統,新約時代基督徒什一奉獻的起源。

撒冷王好像跟亞伯蘭已經有交情,亞伯蘭知道麥基洗德的身分,詩篇110篇和希伯來書第5、7章對麥基洗德有深入的介紹,對照他們在王谷中的互動,讓我們看出耶和華神早已在迦南地有預備,神對迦南地的未來和呼召亞伯蘭進迦南地早有計劃。讓我們明顯看出這位至高神的祭司跟將來的耶穌基督有密切的關係。他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亞伯蘭,顯出亞伯蘭在神眼中是正義和公義的,他做的也是正義和公義的行為。

所多瑪王空手而來,他聽說亞伯蘭打勝仗歸來就去迎接,但他心裡另有盤算,他想要回所多瑪繼續當王,但他戰敗什麼都失去了,如果沒有亞伯蘭的幫助,他根本沒有機會翻身。

“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罷。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 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 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14:21-24)

所有帶回來的戰利品,亞伯蘭可以全部留下不分出去,所多瑪王其實根本沒有分,他是厚著臉來要人,居然還反客為主地說要很大方地把財物送給亞伯蘭。可見此人心術不正,陰險詭詐。亞伯蘭是一個有正義感和公義心的人,他事先把戰利品十分之一拿下來獻給了麥基洗德,然後又把得來的糧食分給自己的僕人,還讓他的盟友三兄弟拿走他們打勝仗應得的份。亞伯蘭自己連一根線,一根鞋帶都不拿,一方面他不貪心,另一方面他不要落人的口實,他知道所多瑪王的心很黑暗,壞事做絕,所以就是不要讓所多瑪王對他有任何的把柄。亞伯蘭在處理戰利品這件事情上非常有智慧。

羅得被亞伯蘭救回來,他本來在所多瑪就是寄居的,現在大可不必再跟所多瑪王回去,他應該趁著這個機會帶著全家人回約旦河平原定居,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習慣了所多瑪城市的生活,他這個人已經受到所多瑪人敗壞風氣的影響,儘管那是一個藐視神、邪惡犯罪的社會環境,他還是捨不得離開他的安樂窩。

羅得被稱為是個義人(正直的人),亞伯蘭以行動表現出自己是個公義正直的人,但是這兩人比較起來卻有非常大的差別。亞伯蘭曾經選擇錯誤,失敗過,但神帶領他走出來了,成為一個智勇雙全公義正直蒙神賜福的人。羅得一直選擇錯誤,神給他機會,也讓亞伯蘭拯救他,但他一直走不出來。

創世記十四章的重要信息

1. 撒冷王麥基洗德的出現,宣告神已將迦南地作為聖地,有至高神的祭司在那裡事奉神,並且預表將來人類的救贖將在迦南地出現並完成。

2. 麥基洗德跟亞伯蘭之間的互動正是我們要去體會的,神要祝福我們這些因信稱義的人,我們要即刻向神奉獻十分之一。

3. 人類罪惡敗壞,弱肉強食,但神掌權施行公義,將敵人交在亞伯蘭的手中,拯救被俘的人,恢復自由。亞伯蘭走出失敗,重拾信心,走出軟弱害怕,顯出剛強公義。他不驕傲不貪財,向神獻上十分之一,顯出他的謙卑正義。今天我們也要學習成為一個正義公義的人,神把未得之民交在我們手中,是要我們去把福音傳給他們,讓他們也能得到救恩。

迦南,救贖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