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金川縣勒烏鎮新開村村民楊青亮脫貧記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金川县勒乌镇新开村村民杨青亮脱贫记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金川县勒乌镇新开村村民杨青亮脱贫记

■金宣 記者 王和斌

“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好政策為我們帶來了新希望。現在,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9月4日,在金川縣勒烏鎮新開村,一位身材清瘦但神采奕奕的中年大叔一邊割草喂牛,一邊與記者聊起自己的“脫貧經”。

他就是新開村村民楊青亮。以前,他家耕地少,種植作物單一,每年的收成勉強能夠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楊青亮的母親和愛人患有慢性病,看病開銷很大,加上兩個孩子還在讀書,全家5口人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4年,他家被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脫貧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只依靠國家政策。種地見不了成效,出門打工也不行,我就萌生了發展養殖業的念頭。”楊青亮告訴記者,他一心想要改變以種地為生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

然而,發展養殖業需要資金支撐。缺乏資金成了擺在楊青亮面前的第一道難題。鎮村幹部、駐村工作組瞭解到他的情況後,庚即多方爭取政策,為其爭取到了項目扶持資金,楊青亮還在親戚朋友那裡借了錢,終於買回了6頭種牛。

牛買回來了,要養好牛並不容易,既要吃得了苦,還要懂得科學的養殖方法。鎮村幹部早就考慮到這點,特邀請了鎮畜牧站工作人員免費為楊青亮提供技術指導。楊青亮本人也勤奮好學,主動向遠近的養殖戶“拜師學藝”,並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渠道瞭解最新養殖資訊,增強致富本領。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7年,楊青亮銷售牛奶收入6000餘元,銷售肉牛收入20000餘元,家庭年純收入達18000元,當年就摘了貧困帽。

發展養殖業讓楊青亮一家成功脫了貧,也讓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脫貧後,楊青亮與村裡幾戶貧困群眾一起成立了金川奔康養殖專業合作社,並帶動其他貧困戶脫貧致富,共同發展。

在養殖過程中,楊青亮結合自己學到的養殖知識和養殖經驗,總結出了一套簡單易學的養牛技術,併成了遠近聞名的養殖“土專家”。如今,無論是在村民家中,還是在養殖基地裡,都能看到他傳授養殖經驗、指導常見病症防治技術的忙碌身影。

除了傳授養殖經驗,楊青亮還是黨和國家的政策宣傳員。他主動向村民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引導貧困戶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引導貧困戶樹立“我要脫貧”的思想觀念。

“不能等靠要,要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現在政策這麼好,老人看病、孩子上學都有了保障,我們更應該努力幹。”楊青亮不僅自己這樣做,也這樣要求家人。如今,他的愛人也在飯店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去年,楊青亮把自家1.5畝地租出去,租期13年,每年有固定的租金收入,留下3畝地種草喂牛。如今,楊青亮家的牛發展到37頭,以放養為主,每年出售4至5頭,平常主要銷售新鮮牛奶,每天可產奶20至30斤。

“今年年初,我還買了一輛三輪車,用來給奶牛運送糧食。有了好政策,脫貧不用愁;有了好項目,致富也有望。相信未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還會越來越好……”楊青亮信心滿滿地規劃著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