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榜樣看齊,你就能成爲榜樣」已經有了科學依據了!

“跟榜樣看齊,你就能成為榜樣”已經有了科學依據了!

學習是一件極其艱苦的事情。一提到學習,很多人腦海中就自然浮現出頭纏毛巾、點燈熬油的情景。如果學習可以不必如此痛苦,想學的知識能像海綿吸水一樣自動儲存在大腦中該多好啊!

其實,世上還真有這樣的學習法,你無需付出任何努力就能輕鬆掌握各種知識。這就是夢幻式學習法,又稱為“鏡像神經元學習法”。

神經科學家認為鏡像神經元負責我們的認知能力,尤其是同理心、文化和語言這幾個方面。神經科學家維蘭努亞大膽預測:“鏡像神經元對心理學的作用,和DNA對生物學的作用相同。”

你知道那些“低人氣演員”的思維方式中存在何種誤區嗎?很多劇團的低人氣演員經常在廉價的小酒館裡徹夜討論各種戲劇理論,他們也成了酒館裡的一道獨特風景。然而,即便他們討論得再熱烈,也無益於提高自身演技。因為失敗人士聚集在一起探討“成功之道”很難得出正確結論。

“低人氣演員”之所以不受歡迎,就是因為他們總是陷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這些人已經完全習慣於錯誤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所以很難擺脫“低人氣”的窘境。那麼,他們怎麼做才有可能實現逆襲呢?我認為,設法結交一些成功演員或是當他們的“跟班”都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由此才能真切感受並學會成功演員們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及行為習慣。

另外,那些在酒館裡大罵領導的工薪族也與此類演員很相似。那些在職場上失意的工薪族聚在一起時,其談話內容無外乎是抱怨和牢騷,很難有改變現狀的好辦法。雖然他們大罵上司可以暫時緩解壓力,但終歸只能給彼此帶來負面效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諺語完全符合腦科學理論。

從某種意義而言,你所交往、相處的人決定了你的上升空間。如果你交往的人對你產生錯誤影響,就如同溫水中的青蛙一樣,無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實現自我提升。為什麼人與人的相處能對彼此產生巨大影響呢?這種影響是否存在腦科學理論依據呢?

我相信閱讀此書的你一定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那麼你是否曾經努力學習過漢語呢?相信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從記事起就已經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漢語。從沒拼命學習卻能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一門語言,仔細想來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啊!

嬰兒期的孩子會聆聽父母交談,同時觀察並模仿父母舉手投足的動作。這些行為沒有絲毫的強加因素,都是自然而然學會的。這種學習就像海綿吸水一樣,無需付出任何辛苦就能充分掌握自己所見的全部知識。

當我們在嬰兒面前拍手時,他們也會跟著拍手;在嬰兒面前做出高舉雙手的“萬歲”姿勢時,他們也會跟著高舉雙手。可見,嬰兒是通過模仿父母的語言、行為而自然學會這些知識,所以說嬰兒是模仿天才。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嬰兒為何能成為模仿天才呢?這就是“鏡像神經元”的作用。人的大腦中存在著一些能模仿他人行為的神經細胞,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細胞”。這種鏡像神經元能促使人們模仿所見到的事物。由於嬰兒期的大腦尚處於發育期,其鏡像神經元十分活躍,因此嬰兒能模仿看到的全部事物。其實,對於我們這些早已度過嬰兒期的成人而言,鏡像神經元仍舊處於工作狀態。

成人也可以模仿見到的全部事物,只要充分理解了鏡像神經元的特點就能毫不費力地學會各種知識。假設你現在任職於銷售部,將通過兩人一組的形式完成銷售任務。如果你能與公司內的頂級銷售人員B前輩一組,那麼你就能在工作中經常聽到前輩的銷售“神話”,從而自然而然地學會如何結交客戶、掌握時間及管理進度等工作技巧。即便B前輩沒有手把手教給你這些營銷知識,你也能在與他共事的過程中學會這些技巧。

不過,由於這種“自主學習法”對學習者的影響太過明顯,因此有時也會引起反作用。假設你與一位工作懈怠的C前輩組成一組,這位C前輩的休息時間多於工作時間,每當他走訪一家客戶後就會去咖啡館進行“討論”,那麼此時你會怎麼做?你是否還能成為一個業績良好的營銷人員呢?毫無疑問,C前輩的“懈怠”行為也會傳染給你。因為鏡像神經元細胞本身並不會對對象事物的性質進行判斷,就像那些無意中學會家長的不良習慣及粗鄙言語的孩子一樣,如果你經常接觸某些“消極行為”,自然也會無意識地進行模仿。

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能夠相互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鏡像神經元能複製周圍人的思維方式及行為習慣,並將其自動移植到主體身上。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在努力學習,那麼你也會同樣努力學習;反之,如果你身邊都是一些喜歡玩樂的人,那麼你也會和他們一樣熱衷玩樂。對於學習者而言,決定“跟誰學”(老師、講師、教練或導師)是非常重要的。不過,與之同樣重要的是“和誰學”。有一句俗話是“你身邊5個好友的平均年薪就是你現在的年薪”,事實證明此言不虛。由此進一步說明,人們的交往對象基本是與自己同一階層的人。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你接觸的總是與自己同一水平的人,那麼鏡像神經元就無法發揮任何作用,這對你自身發展毫無裨益。其實,獲得自我提升並非難事。關鍵是要設法結識一些比自己優秀、有遠見的人士,並設法增加與他們相處的機會。總之,就是要設法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由此,我們才能學會成功人士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及處理問題的方法。利用鏡像神經元的特殊作用,我們就能毫不費力地學會所需知識。

然而,如果真的去邀請那些成功人士共進晚餐,估計大多會被對方拒絕。雖然理論上認為與成功人士長時間相處有益於提高自身水平,而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對此,我們可以採取一種折中策略,即“結交稍優於自己的人”。

試想一下,你平時經常跟誰一起去酒館喝酒呢?相信答案無外乎是同一公司的同事或是高中、大學同學。與相熟的同事、同學一起聚會的確令人愉快,不過這種聚會卻很難讓你獲得自我提升。就學習的角度而言,這種場合極其缺乏可學之事。

我們知道,大腦喜歡“稍有難度”的東西。與優秀人士相處能學到很多新知識,同時讓眼界變得更開闊,由此有效促進自我提升。心理學中有一條“相似性原則”,即人總是喜歡與自己有相同特點的人。具體而言,人們只有和與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才能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有時,我們跟那些成功人士一起喝酒、聚會時,經常會感到緊張,然而這種緊張感正是刺激自我提升的動因。

經常參加各種研討會及學習交流會,就有機會見到優秀人士。以我主辦的“Web心理培訓班”為例,半數以上的參加者都有過講師經歷,而且1/3的人都曾出版過專著。正因為該學習班提供了一個能與這些優秀人士交流的機會,所以學員們的學習效果非常理想。另外,我主辦的另一個“樺澤培訓班”的學員大多數是工薪階層。由於學員們大多抱著想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因此學習氛圍非常好。

如果你想獲得自我提升,就要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交往對象。如果你經常與優秀人士相處,你的水平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得到提高;如果你經常與自己的“榜樣”相處,總有一天你也會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跟榜樣看齊,你就能成為榜樣”已經有了科學依據了!

如何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日本暢銷書作家重磅好書。終結低效學習,實現高效躍遷。30年教學經驗之作,被100萬學生、職場新人奉為寶典。)

中文名:學習的精進

外文名:ムダにならない勉強法

出版單位: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9月

書號:9787545539523

定價:39.8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