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歷代)

上下五千年,

留下的錢幣種類浩如煙海,

有的錢幣看似無窮無盡,卻又精美無比,

有的錢幣卻是寥若晨星,讓人無從尋覓,

每個玩家都在追逐自己心儀的錢幣,

也都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當同時中意多枚錢幣,卻只能選其一。

有限的財力讓你難以取捨,

有限的魄力讓你遊離不定,

這樣的煩惱,總是無時無刻,

而這樣的問題,總在束縛你前行。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五代·周元通寶)


上下千年

不如各取節點

作為一個忠實的品種派,不得不感慨,

錢幣品種太多了。

且不說先秦的各種異形,

便是兩千年的方孔圓錢,便涵蓋了數十大小政權,數百年號地域,

想要了解個大概已非易事,

想要攢齊更是談何容易。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歷代)


這樣的困惑自然非我獨有,

前年曾有泉友與我信誓旦旦,要攢齊漢唐以來的歷代品種,

結果時至今日,連五銖品種都沒攢夠。

也曾有泉友跟我說要細細的去玩大明,

光是十帝綱目就攢了一年,

還不包括南明,

至於各種折值背字,更是直言放棄。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明·崇禎背字)


其實,

與其求多求全,

不如舉要棄繁,

這樣既節約收本,有餘地裁選精品,

也能節省精力,更好的研究和學習。

如王莽美泉的收藏,以大泉五十替“六泉”,以大布黃千代“十布”,

又如安史之亂的產物,量財力而以乾元折十代“得壹,順天”,

兩宋變革中,建炎足以替“靖康”,元末起義裡,大中足以代“龍鳳天佑”,

歷朝歷代,各取一二品代表即可,

等到財力漸豐,再去進一步尋求代表性的名譽品,

不斷充實完善。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南宋·建炎通寶)


若水三千

且只取一瓢飲

對於品相派來說,

眼下的美品價格水漲船高,是進一步的囤積還是適時放棄,同樣充滿困惑。

畢竟看似少見的美品,總還是不斷出現,

畢竟看似好賣的美品,自己又不會變現,

結果錢幣越壓越多,

生活卻越是窘迫。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西漢·五銖)


曾有泉友矢志於美品貨泉,

卻發現永遠攢不到盡頭,

總有新的坑口,總是動輒海量,僅僅一個品種,就把這個泉友徹底掏空。

之前我也曾攢過一段時間的罐裝開元,

結果上家總會告訴我又有新貨,

一出就是幾十斤,

即便再便宜,最後也是承受不起。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唐·開元通寶)


其實,

與其攢量,

不如精益求精。

這樣既有多餘財力,去收藏更多品種,

也能留得長久,經得起歲月的蹉跎。

浩瀚的錢幣品種中,無論是盛世鑄錢,還是亂世劣幣,其中必然都有精品,

在盛世錢幣中,諸如五銖開元,太平徽宗,永樂康熙,優中選優,

在亂世鑄幣中,諸如十六國,五代十國,塞北三朝,去劣選優秀,

先取一二品,

等到財力漸豐,再去積累量,

自會有不菲的收穫。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十國·前蜀)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同理,

版別玩家可以先從代表版別玩起,

坑口玩家可以先從代表坑口玩起,

鏽色玩家各種鏽色先有一枚開始,

異形玩家各種形狀先從一枚開始,

先有廣度,再添厚度。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南宋·鹹淳)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其實無論是什麼類型的錢幣玩家,

都會在收藏的過程中,

不斷提高水平,不斷的有所選擇,

等到最後成為一名藏家,功成名就,

當初攢下的錢幣,

試問最後留下來的會有多少?

貪多務得,往往貪多必失,

而從最開始,就合理選擇,合理收藏,

自然會事半功倍。

錢幣恆久遠,永遠都學無止境,藏無止境,

一枚永流傳,卻只有最好的那枚,會流芳後世,成為傳奇。

錢幣恆久遠,一枚永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