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玉米出现了短苞叶、空秆、畸形穗、花粒,咋办?

多地玉米出现了短苞叶、空秆、畸形穗、花粒,咋办?

去年受高温热害影响,多地玉米出现了短苞叶、空秆、畸形穗、花粒等结实不良情况。今年夏季气候总体呈现“前旱后涝中高温”的特点,尤其是7月份以来遇到比去年持续时间更长的高温干旱。这种气候特点对各阶段大田玉米生长有何影响?减产损失有多大?

玉米热害有指标:7月下旬夏玉米处于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期,对光肥水热气等非常敏感,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份条件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遇到连续高温干旱等灾害性气候条件,将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玉米热害指标,以全生育期平均气温为准,轻度热害为29℃,减产11.9%;中度热害33℃,减产52.9%;严重热害36℃,造成绝产;最高气温38℃~39℃造成高温热害,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恢复越困难。当日均最高气温高于35℃并持续5天以上、无效降雨持续8天以上,必然发生高温热害。

热害影响雌雄穗发育:高温会对雄穗和雌穗造成伤害。当气温持续高于35℃,不利于花粉形成,开花散粉受阻,表现为雄穗分枝变小、数量减少,小花退化,花药瘦瘪,花粉活力降低,且受害程度随温度升高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加剧;当气温超于38℃,雄穗不能开花,散粉受阻。高温影响雌穗发育,致使雌穗各部位分化异常,延缓雌穗吐丝。后果是雌雄不协调、授粉结实不良、灌浆期籽粒败育、瘦瘪,到后期败育粒甚至发展成为穗腐。

不同播期影响不同:今年7月份以来,大部分夏玉米产区出现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且部分区域持续无有效降雨,部分区域出现了高温极值,最高气温突破40℃。7~8月,夏玉米多处于大喇叭口至灌浆、乳熟期,持续高温干旱对玉米正常生长影响很大。相关技术人员调查发现,今年田间各时期玉米出现以下异常情况:

一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的玉米。持续极端高温干旱气候到来时,大部分玉米处于抽雄散粉至鼓粒发泡期。高温主要影响正常授粉及授粉后籽粒正常灌浆,田间主要表现为果穗花粒、灌浆期籽粒败育等。今年高温范围扩大,花粒受灾范围更大,还出现籽粒败育情况。因地块、田间管理、发育进程不同,败育程度有差异。如果受高温干旱影响严重,败育籽粒灌浆很快停止,呈水泡状,后期败育粒可能变质、霉烂,对产量、品质和售卖影响很大。

二是6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的玉米。极端高温干旱气候到来时,大部分玉米处于抽雄散粉期。此时高温主要影响正常授粉及授粉后籽粒灌浆,田间主要表现为整穗花粒或底部籽粒授粉不良等,与去年情况相似。因地块、田间管理、发育进程不同,花粒程度略有差异。

三是6月下旬播种的玉米。极端高温干旱气候到来时,大部分玉米处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高温主要影响孕穗期果穗的正常分化,雌穗果穗各部分生长不同步、不谐调。后期田间主要表现为短苞叶、长箭叶、畸形穗,甚至空秆。

降低热害减产的方法:首先,应关注中长期天气预报,不同地区结合品种生育期选择合适播种时间,使玉米抽雄授粉期避开35℃以上的高温期。降低密度,促进个体健壮发育和减轻高温热害。

其次,高温往往伴随干旱,及时灌溉改善土壤墒情,植株获得充足的水分,提高小气候的空气相对湿度,可防止“卡脖旱”的发生,有利于结实。

再者,可尝试采用不同熟期(花期差异在3天左右)的品种搭配种植。如采取1∶1间作播种技术,通过品种组合延长整块田地的授粉时间来降低风险。

还要综合防治病虫害,提高玉米抗性。

最后,寻求农业保险帮助。例如,去年山东将高温热害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发布了《山东省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全省20个区县包含在大灾保险试点名单。

....................................................................

本文系农资导报微信官方订阅号独家发布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订阅号:nzdb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