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今年對豆粕市場來說真是多事之秋,中美貿易戰、非洲豬瘟,現在東北霜凍又來插了一腳,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誰能最後決定豆粕的走勢呢?

1、東北突發災情,國內大豆產量受損

9月9日凌晨,受來自俄羅斯的冷氣流影響,內蒙、黑龍江等地大豆產區遭受不同程度的霜凍災害,從來自黑龍江地區多個氣象站點的觀察信息顯示,有10個氣象站點最低氣溫降至0℃以下,有16個站點地面最低氣溫達到或低於0℃。部分區域災情比較嚴重,影響了大豆作物的成熟,低窪地受災較重,而陽坡地相對受災較輕,對早期出苗的大豆影響較小,而對晚播或晚熟品種影響較重。

目前,國內大豆生長正處於鼓粒中後期(R6.5期),霜凍造成大豆葉片受損嚴重,一些葉片基本失去活性,導致大豆莖葉營養成分向籽粒轉化受限,百粒重降低,從而使產量減少。據初步估算,因霜凍造成的減產或達到15-20%。據調查顯示,鄂倫春旗70%凍害嚴重,大興安嶺農墾80%以上凍害嚴重,牙克石市南部鄉鎮大豆95%凍害嚴重,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60%凍害嚴重,阿榮旗、扎蘭屯北部鄉鎮受災嚴重,南部稍輕。而霜凍較輕的區域,大豆頂端3-4片複葉也基本失去活性。這導致當日大商所豆一期貨收盤漲停,從而帶動連粕大漲。

如此看來,東北遭遇的這次霜凍會成為主導未來豆粕期貨行情的主導因素嗎?

筆者認為不會,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國內大豆供給的構成,2017年中國大豆消費量達到1.1196億噸,其中國內大豆產量1530萬噸,而進口數量達到9556萬噸,進口依存度達到85.4%。

圖1:國產大豆產量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圖2:中國大豆年進口量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圖3:中國大豆年消費量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圖4: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中國大豆依賴於對外進口,而且國產大豆大部分應用於食用,少部分用於壓榨,因此東北霜凍對於豆粕期貨未來行情的影響很小,不構成左右其走勢的主要因素。

2、非洲豬瘟持續擴散,引發市場恐慌

我們再來看看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非洲豬瘟疫情,我國生豬豆粕年需求達到3600-3800萬噸,而2017/18年度我國大豆壓榨量為8500萬噸,豆粕產量為6660萬噸,生豬豆粕消費佔豆粕總供應的54%到57%,由此可見,生豬情況對豆粕需求影響巨大,進而會影響到期貨市場走勢。

非洲豬瘟 (ASF) 是由非洲豬瘟病毒 (ASFV) 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其發病率高,死亡率可高達100%,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 將其列為A類傳染病。隨著8月1日我國瀋陽出現第一例非洲豬瘟後,疫情擴散的速度非常快,截至目前,已發生17起非洲豬瘟疫情,撲殺生豬頭數在5萬頭以上,但截至2018年7月,我國生豬養殖存欄量有3.2254億頭,因此從量上來看,對生豬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而且疫情對於規模養殖場的影響比較小,原因一是由於由於疫情擴散快,迫使規模豬場加強對疫情的防控,及時隔絕外界傳染源進入;二是因為大型養殖場對進貨渠道以及質量把控比較嚴格,這點從生豬價格上就可以看出,自8月初至今,全國各省生豬價格普遍在上漲。

圖5:全國生豬出場平均價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圖6:生豬養殖利潤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鄰國俄羅斯在非洲豬瘟情況嚴重的時候,曾撲殺8.3%左右的生豬,而且當時的擴散範圍要高於我國,中國與歐洲國家生豬養殖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除了西部部分地區外,我國生豬養殖區域相對均勻,而歐洲很多國家的生豬養殖較為集中,這為疫情傳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且我國豬場附近基本沒有野豬出沒。

因此我國疫情要好於俄羅斯,即使按照最壞的情況打算,我國也在全國範圍內撲殺8.3%生豬,對豆粕需求量的影響也不到5%,因此非洲豬瘟尚不足以構成影響豆粕走勢的主要因素,只是市場上的一些炒作以及恐慌情緒對豆粕期貨市場的干擾。

3、貿易戰前景不明,擾動市場神經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一直牽動市場神經的貿易戰因素。

我們首先來看一個例子,近期白宮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已向劉副總理代表的中方團隊發出邀請,請中方派出部級團隊,在特朗普對華加徵新一輪關稅前與美方進行貿易談判,地點將在北京或者華盛頓,時間是“未來幾周”。消息發出的時候,適逢USDA報告發布,本次報告單產和產量高於預期,壓榨量略增0.1億浦式耳,出口數據未變,最終期末庫存高於預期,報告偏空。但受此消息支持,美豆無視利空報告,不跌反漲,最終上漲9美分,收於840.2美分/蒲式耳,可見貿易戰走勢牽動著市場神經。

圖7:近期美豆行情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佔進口總量的34.4%,美國對華出口大豆價值120億美元,近十年來中國對美國大豆進口占比均在3成以上,其中我國2017年從美進口大豆數量累計達3286萬噸,這個數量佔到美國出口總量的62%,也相當於美國大豆產量的三分之一。

貿易戰前,我國大豆進口關稅為3%,而加徵25%關稅以後,進口美國大豆的進口成本飆升,這其中大部分成本將攤到豆粕上。因此,美國大豆對對中國豆粕期貨市場價格走勢影響巨大。

圖8:中國進口G3大豆佔比情況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自7月6日中美雙方互加關稅政策正式實施以來,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在此期間雖然有中國進口商進口美國大豆,但從量上來看,已經大幅縮減,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約9210萬噸,其中包括巴西大豆5380萬噸,美豆3170萬噸,阿根廷大豆660萬噸。

市場預計2018年1-8月期間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5950萬噸,低於去年同期的6070萬噸。在今年前8個月的大豆進口量中,進口美國大豆佔到802.53萬噸,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140萬噸。這也表示在巴西大豆供應基本結束的11月份後的幾個月,即11月至明年1月國內大豆供應將趨緊,這幾個月是往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的高峰期,從下圖中也可以看出來。

圖9:中國進口美國大豆季節性圖表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據機構預估數據顯示,11月大豆進口量預估在590萬噸,較過去三年均值下滑26%,12月預估560萬噸,較過去三年均值下滑39%,明年1月也僅僅只有260萬噸,較過去三年均值下滑64%。中國農業部預計2018/19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大豆進口量為8365萬噸,比上月預測的9385萬噸低1020萬噸,低於2017/18年度的9390萬噸。因而加徵關稅之後對大豆供給影響巨大,進而會從供給端影響豆粕價格。

圖10:近年中國進口美豆高峰期進口量對比


未來豆粕走勢,誰主沉浮?


從需求上來看,隨著豆粕價格的上漲,相較於其他雜粕,豆粕單位蛋白價格優勢變差,表現在鴨料等低端飼料配方中,豆粕被雜粕部分替代。不過在蛋白粕消費中,豆粕還是佔據主導地位,目前高端豬料配方中雜粕對豆粕替代有限,且其他雜粕價格會跟隨豆粕上漲,價格最終會達到平衡,預計豆粕被替代比例相對有限。

綜合來看,中美貿易戰將對豆粕供給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第四季度的豆粕供給,而從需求方面來看,短時間內豆粕的地位無法被取代,其他雜粕對豆粕的替代程度有限,而且隨著替代比例的加大,最終會形成一個價格平衡,不會完全彌補豆粕供給的短缺,因此豆粕供需將出現巨大缺口,其影響將遠超東北霜凍和非洲豬瘟,是影響未來豆粕行情走勢的主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