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Facebook天使投资人、IDG资本合伙人Jim Breyer:我看中国创投的“风口”和“巨头”

自2005年投出Facebook后,Jim Breyer一战成名,甚或被誉为“全球风投第一人”。福布斯杂志曾评价他“能在硅谷、中国、欧洲、好莱坞游刃有余”。与之相对的,则是Jim Breyer的多重身份:IDG资本合伙人,哈佛、斯坦福、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脸书、戴尔、沃尔玛、黑石、传奇影业董事,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主席。

从事投资行业逾30年,Jim Breyer在不同国家、领域投出了强大组合:有超级平台Facebook、艺术品电商平台Etsy、人工智能医疗公司Paige.AI、数字货币支付交易平台Circle,也有传奇影业、漫威公司和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除此之外,因一段始于2004年的缘分,Jim Breyer长期作为IDG资本的GP、LP、投资顾问及现在的合伙人,还参与投出了奇虎360、商汤科技等200多家中国企业。

能在扎克伯克未满21岁、刚从哈佛大学辍学一年的状态下,看出他的潜力,Jim Breyer对优秀创业者有一种“30分钟下决定”的直觉感知,这种直觉更具象的表达是好奇心、学习能力和独特性。

这3种特质,他在每一个成功企业家身上都看到过——今年5月在西雅图一次晚宴上,比尔盖茨和贝佐斯也在,他们从量子计算聊到电子商务,再聊到慈善活动,好奇心一如10年、20年前;去年10月他和马化腾在清华聊起出差,马化腾说自己出差主要都是去中国不同省份和城市,联想到一些只热衷环球游和高大上论坛的创始人,Jim Breyer对此深有感触;Etsy 90%的卖家和买家都是女性,一些人建议它引入更多男性用户,但贝佐斯却告诉Jim,亚马逊尝试多年,都无法培养如此聚焦的市场,应该坚持做女性垂直市场。

每年4-6次造访中国,和IDG资本一起跑遍了中国17个省份,Jim Breyer对中国市场相当熟悉,也十分看好。 “未来10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全球市值前20的公司中有18家都将来自中国和美国,且各占一半。”他说。

经历了30年起伏,他对市场风口和巨头力量又有着跨越周期的深刻认知。近日,36氪独家采访了Jim Breyer,围绕风口和巨头两大中国创投生态中的高频关键词,Jim Breyer充分分享了他的理解。

以下为对话。

创业团队应该多花一年时间完善产品和团队,再去和腾讯、阿里聊战投

36氪:如今在中国,许多初创企业都会面临“被腾讯投资,还是被阿里投资”的问题,美国创业者是否不必面临这种困惑?

Jim Breyer:在美国,微软和谷歌也有很多投资行为,创业公司也会问我“到底应不应该拿谷歌的钱”。通常来看,至少等成立一年后,再拿谷歌或微软的钱会更好。我倾向于建议企业等到C、D轮之后再引入战略投资,这样它们可以更集中于团队建设和产品开发,而不是过早地从谷歌或苹果拿钱。

中国的情况比美国复杂很多。BAT有很多早期投资,尤其是腾讯和阿里。在某些案子上,拿他们的钱可以减少风险,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企业也会减少可能被激发出的更大潜力。从巨头那里拿钱是一个权衡,优点与缺点同在,很难一概而论。

36氪:如何定义被AT投资的风险和潜力?选择A或者T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时候拿AT的钱比较合适呢?

Jim Breyer:更早地加入AT阵营,有了AT背书,可以减少经营风险,但因为AT是竞争对手,初创企业站队以后,会增加竞争风险,企业可能会陷入更长久、更激烈的竞争中去。

对我来说,选择拿谁的投资取决于市场规模,也取决于创始团队是否愿意冒更多风险,来获得更多可能。

如果业务是商业模式创新,那么腾讯作为早期投资人,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能提供的强大流量和渠道,可以帮助企业尽快落地、推广商业模式和技术。但比方说是医疗这样垂直、需要长时间沉下去研究的领域,可以把腾讯和阿里的投资暂时放一放,尽量选择长期的财务投资人,而不是成为阿里系或者腾讯系。

谈到融资时点,在美国,我通常建议暂时不要和微软、谷歌这些巨头聊融资,先取得一定成果,等过了12个月再去谈。在中国,这个过程明显加快了,但我仍然建议企业家多花12-18个月时间完善产品,建立团队,等产品和团队都相对成熟,再去和腾讯或阿里聊。

医疗和人工智能领域,有机会跑出下一个巨头

36氪:不仅是投资,初创企业在业务层面也大概率会遇到巨头,且后者是头部,这种控制局面会一直持续吗?

Jim Breyer:巨头可能会控制云市场,初创企业难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因为和10年、20年前相比,全球最好的公司(比如FANG、BATJ这八家)不仅是创始人驱动型,它们比10年前的公司管理得更好,还是产品驱动型,能像创业者一样做产品。新企业想突出重围,创建新的平台,将面临更多挑战。

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和BAT巨头争抢人才。除了这些内在因素,云市场本身的强网络效应和巨大初始投入,都让初创企业难以企及。

但初创企业可以聚焦于细分垂直领域,比如医疗和人工智能,这个上千亿价值的市场,将由VC支持的创业者们去开拓。而且现在AI领域的创始企业,可以享受巨头提供的云服务,这在5年前是不存在的,使用谷歌云、亚马逊AWS、腾讯云、阿里云的开放资源和技术,企业可以更快扩张。

36氪: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为什么说这两个领域可以避开巨头的影响?

Jim Breyer:因为人才。一个横向大平台不一定能吸引足够优秀、有创造力的医疗和AI专家。我在中国和美国都看到过这样的案例:一些很优秀的机器学习专家或者技术人才,虽然拿到了腾讯、百度、谷歌和Facebook的offer,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更加垂直、更有潜力、更能改变人类生活的细分领域。

医疗领域的人才会有一种改变医疗的使命感,进入这个行业,是为了更好地对抗癌症或其他病症,而不是仅仅是开发一个新的商业应用或商务平台。虽然巨头们一直在努力招募人才,但一些人才就是希望进入环境保护、生命安全这些细分领域,来作为职业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美国领先,但中国在人脸识别有优势

36氪:你一直都很看好人工智能,但有人质疑中国市场的很多风口都存在泡沫,你觉得AI是这样的情况吗?

Jim Breyer:我遇到过很多“技术趋势“,但其中很多都过时了。上世纪80到90年代,神经网络还是一项基础技术,但过去20年,神经网络和以此为底层模型的人工智能已经有了突破。风口也是一样,需要分情况而论,一些是因为技术太早了,一些技术只是流行,并不是真实的,只是基于媒体吹捧,就像笔式计算(Pen computing)。

但有些时候,虽然是大肆渲染,但依然是真实的,那就会产生突破性的公司,就像90年代中期的互联网,以及2005、2006年的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体。虽然也有很多企业倒闭,但我相信人工智能还处于爆发的早期阶段,10年后将会迎来高潮,我将会继续下重注。

36氪:如何点评中国市场,包括共享单车、区块链、无人货架在内的这几波热潮?如何理解资本的不合理性?

Jim Breyer:美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领域被过度投资,现金消耗率过高,产品品质丧失,太多钱花在了市场和营销上,而不是产品品质上。创业公司如果没有降低风险,而是过快花钱、过快增加人手,那就会发生坏的事情。

一些市场可能有50家不同的企业,它们都在融资,但市场空间并没有那么大,所有只能互相竞争,大家像疯了一样花钱,但这其实并没有效果。更重要的是独特性、技术和品质,公司应该在产品、管理和营销上平衡好估值和风险。现在很多企业估值过高,这需要我们保持警醒,但并不意味着我们12、18个月不投资。

36氪:你觉得这些过热的行业会在什么时候迎来一个转折点?

Jim Breyer:一般而言,经过一个重大损失,行业就会回归正常轨道。中国市场也有纠错机制,二级市场经历了几次股灾,一级市场也经历了几轮资本寒冬,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挤出一部分泡沫。美国已经经历了10年牛市,也需要一些外在的市场回落,来挤出一部分泡沫。

36氪:最好看人工智能领域的哪些机会?哪些领域最有可能产生下一个巨头?

Jim Breyer:智能医疗,因为已有的巨头也不一定有很深的医疗技术和专家人才,但创新企业能够将医疗领域和计算机科学、AI领域的专家整合在一起。

想要做好一家互联网企业,如果有计算机专家和软件工程师,然后雇用一些市场营销人员就可以。但是对于AI公司,不管是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C3IoT,还是人工智能医疗公司Paige.AI,都需要将计算机专家和某个细分行业的专家结合起来。

所以,即使强大如BAT、FANG,在这些领域也还是初学者,创业公司如果能将最好的医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6氪:人工智能市场的全球格局将如何演变?

Jim Breyer:美国公司的表现目前仍是第一,中国紧跟其后,但在人脸识别等某些细分领域,中国将会是领导者,比如IDG资本在A轮领投的商汤科技。

美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它们拥有的数据,尤其在一些垂直细分领域,比如医疗:美国有全世界最高端的诊所、医药院校,这是每个AI医疗企业的根基。例如Paige.AI,运用AI技术改革肿瘤病症的诊所诊断和治疗,并与史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签署了独家合作,因而获得了2.5千万量级的病理切片数据,后期才能如此迅猛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