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福利!人员调动又有新变化!

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的通知》(浙人社发[2018]24号)文件要求,我市事业单位人员交流调动工作有了一项重要的变化,即:

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在事业单位之间交流,不受事业单位类别、财政经费预算方式和保障比例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我市人社局转发了此文件并进一步规范了实施细则。这一变化将为事业单位人员带来哪些福利呢?小编这就带大家来看看!

事业单位福利!人员调动又有新变化!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文件对事业单位人员调动做出了如下要求: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坚持工作需要、人岗相适、公开透明、程序规范。调入单位应有空缺编制和岗位,拟交流人员须符合相应岗位基本任职条件,具备相应履职能力;

二、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可通过交流方式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并规定了6种一般不得交流的情形:

1、试用期未满,或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但在原单位工作不满1年的;

2、县(市、区)以上所属事业单位从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选聘人员,在乡镇(街道)工作不满5年的;

3、通过招生招聘并轨方式为基层事业单位定向培养的人员,未满规定最低服务年限的;

4、人事档案涉嫌涂改造假,或者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身份(以下简称“三龄两历一身份”)等重要信息记载存疑的;

5、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组织审查且尚未作出结论的;

6、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事业单位通过交流方式新进人员,应经单位党委(党组)集体研究,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由主管部门报同级组织或人力社保部门审核后,办理相关手续。

四、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在事业单位之间交流,不受事业单位类别、财政经费预算方式和保障比例的限制。

敲黑板!!!这是最重要的变化,也就是说,

今后事业单位交流调动可以采取逆向交流的方式,即由自收自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交流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性质与调入单位的性质保持一致。市人力社保局也针对这项规定提出了4条实施意见:

1、距法定退休年龄不到2年的自收自支、差额拨款人员一般不得交流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2、对省外事业单位新交流到我市事业单位的人员,仍按原交流调动规定执行,即只能是同类经费性质间或全额向差额及自收自支、差额向自收自支流动;交流到我市后再次交流的人员可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3、对已明确要改革的自收自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员不适用本通知。

4、对本通知发布实施后涉及的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撤并而调整的在职在编人员可适用本通知。

五、

事业单位交流实行回避制度;

六、建立事业单位人员交流公示制度,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七、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对拟交流人员进行考察,并做出考察政审结论;

八、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在同一个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之间交流,或原机关在编在岗人员交流到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工作的,可适当简化程序,按隶属关系报同级组织或人力社保部门备案;

九、事业单位交流人员的养老、医疗等社保关系衔接,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人员调动交流的新政策,大家都了解了吗?

人际关系交往之领导同事类应答原则

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足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尽管如此,大多数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其实,处理人际关系的决窍在于能真正的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针对不同的对象,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原则。在公务员的日常生活中,能考核的人际关系无非几个方面,那就是与领导、亲友、下属和同事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当中又以对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考核最多。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下领导同事类人际关系想要处理好需要把握哪些原则。

一、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处理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处理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应遵循:对领导要尊敬。

要维护领导、尊敬领导的权威,对领导的尊敬不仅是对领导个人的尊重,也是对组织纪律、原则的尊重。

1、正确面对领导的批评。领导的批评通常都是对事不对人,是从工作的角度提出,批评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要虚心接受,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所以一定要正确看待领导的批评。

2、对领导要有服从意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我们公职人员必须恪守的一条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对于领导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要坚决服从,不能因为自己有不同意见就抵触。

3、对领导要有学习请教的精神。“勤奋好学,学以致用”,领导的很多知识、经验至于如何做人做事,都值得我们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4、对领导要做到多沟通、多汇报。遇到问题要及时反馈,争取领导的帮助,工作也可以阶段性的汇报让领导知道工作完成的进度和情况,良好的沟通会使得工作完成的更好。

二、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处理

同事之间是朝夕相处的伙伴,是团结并进的战友,同事关系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处理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要注意把握循以下基本原则:自我检讨,严于自律。同事之间有了矛盾冲突,要坚持自我检讨,多找自己的“过”少究他人的“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和谐相处。

对于自己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不足,一定要做到谦虚、真诚,有理、有利、有节,团结为主,一视同仁,多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对于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不足,应当及时沟通。正确对待同事的优点和缺点、成绩和失误,多帮助、多鼓励,求同存异。例如:你的同事在你身后总是说你的坏话,请谈谈你怎么做?这道题目就需要我们积极自我检讨,反思为什么同事总是说我,是不是自己为人处事中太过高调,太过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顾及到他人的感受,伤害到了他人的感情,造成了与他人的隔阂,或者是自己在某件事上处理的不好,让对方产生了误会,而不是去想同事故意给我穿小鞋,这样的反思能够体现出我们的阳光心态,善于自省,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

近年来,人际关系类题目出现越来越复杂化的趋势,一道题目中通常融合了几种人际关系,这无疑增加了考生作答的难度。但是其实只要把握了以上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灵活巧妙的应对就可以为自己在答题时增添不少色彩。

首先,要有完美自信的气质表现。自信的状态会让考生在进门的时候就大放光彩,让考官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你,在我们面试的考场中,往往由于考生太过于重视这个考试,反而在面试的时候显得特别紧张,拘谨甚至是很自卑,那么这样的表现无异于自我否定,那么,要想在众多的考生面前显得与众不同,在进入考场的第一时间就要面带自信,阳光大方,这是一个公职人员应该有的形象气质,这也是成功的前提和开始。

其次,要有流畅且有交流感的语言表达。与人交流,一个流畅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会让人感受比较舒服的,考官往往要面试非常多的考生,一天下来,疲惫度可想而知,那么要想让我们能够抓住考官的注意力,要有流畅的表达,才能让考官觉得在日后的工作中,也能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光有扎实的理论,而缺于表达,也是无法胜任工作的。第二,机械的流利会让考官有种背诵的痕迹,缺乏交流感,无法达成就题目与考官的共鸣,在考官打分上肯定会大大折扣。建议交流可以借用一些眼神交流和在语言表达上突显抑扬顿挫的变化来强调出表达的重点。

最后,要有内容的深度以展现公职人员思维。光做到以上两点会让考生在外在形式上占很大优势,但往往光有其表,内里却不行,这样在考场中也是很容易被识破的,作为一个准公职人员还要有一个公职人员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比如说,在考试之前对一些公务处理流程可以事先了解一下,这样在考试中有合适的题目就可以表达出来,这样一来,亮点也变有了。另外,考生也可以根据一些工作过的经验进行大胆的回答,不要一味着借助套路和模板,这样也很难在面试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