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发现国宝,被郭沫若认错一字,现禁止出国展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下文物更是不尽其多,但要说起中国最为出名的“镇国之宝”,后母戊鼎绝对是实至名归,它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是我国一级文物,更是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名单。很多人会疑惑中国最大青铜器不是叫司母戊鼎吗?那是因为当年郭沫若错将‘后’认为‘司’字,以至于误人子弟几十年。而后母戊鼎能够保存至今,这个名叫吴培文的河南农民绝对是当居首功。

河南农民发现国宝,被郭沫若认错一字,现禁止出国展示


民国时期,中华大地动荡不安,全国各地掘墓探宝活动大肆兴起。1939年,河南省安阳五官村村民吴希增听说自家祖坟下埋有宝贝,便决定去试试运气,果不其然洛阳铲一下去,就碰上硬物,这下可把他高兴坏了,后来便伙同哥哥吴培文和几十名村名,趁着月黑风高之夜进行挖掘。为了防止日寇发现,他们天亮之后就将洞口封住,就这样近四十位村民挖掘了整整三夜,终于寻得一个锈迹斑斑的庞然大物,也就是后来名震世界的国宝后母戊鼎。


河南农民发现国宝,被郭沫若认错一字,现禁止出国展示

后母戊鼎出土后,消息不胫而走,日军也多次前来抢夺,无奈大鼎被隐藏太好,数次无功而返。为了使得大鼎不落入日寇之手,吴培文便决定将其卖掉,后来有人报价20万大洋,却要求将大鼎砸碎装箱。鬼迷心窍的农民们为了金钱,还真的不顾一切的分割着大鼎,由于大鼎材质过于坚硬,半天下来只是砸掉了一只鼎耳。自觉罪孽深重的吴培文实在不忍心宝物被大卸八块,便就此收手,决定将其好好的保护起来,直至抗战胜利。

河南农民发现国宝,被郭沫若认错一字,现禁止出国展示

1946年,大鼎被上交到国军手里,蒋对其珍爱有加,后来还欲运送至台湾,无奈大鼎过于沉重,最终留了下来,现在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2005年,后母戊鼎有幸回归河南安阳“探亲”,已经83岁的吴培文得以在有生之年,再一次见到自己保护了数年之久的宝物,而作为大鼎的发现人,吴培文被相关机构特许,可以抚摸一下大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