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請讓男孩子走自己的路

媽媽,請讓男孩子走自己的路

在孩子的一生中,媽媽的作用無可代替 。

世界上有一個單詞,在所有的語言中發音幾乎都相同,這個詞就是“媽媽”。

孩子在人世間認識的第一個人是媽媽;會說的第一個詞語也是“媽媽”;無論何時,最需要的人都是媽媽;放學回家第一句話是:“我媽媽呢?”因此,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對自己的母親特別依戀。

媽媽,請讓男孩子走自己的路

在現實中,最疼愛孩子的當然也是媽媽,每一個媽媽的愛都是世界上最為偉大的,媽媽可以為孩子做出任何犧牲,而細心地照顧孩子則是他們表達母愛最直接的方式。

但這地注意的是,很多媽媽對孩子的照顧過於精心,從而造成孩子多母親的過度依戀。尤其是男孩,如果多母親過度依戀,其“陽剛之氣”就會漸漸消失。幾年之前,報紙上曾經報道這樣一件事:

一位品學兼優的大學生,由於生活不能自理而放棄了公派出國留學的機會。你是否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呢?可是,這卻是一家安千真萬確的事。

在學校裡,他不懂得打飯要排隊,不懂得怎麼買飯,甚至不會用錢。有同學幫她買來雞蛋,他卻不會吃,他不知道雞蛋需要剝掉外面的一層殼才可以吃,因為他以前吃的雞蛋都是沒有蛋殼的。

經過記者調查才知道,原來是他的媽媽太溺愛他了,從小到大,媽媽只讓他學習,其他的什麼都不讓他做,才造成了他生活不能自理。

媽媽,請讓男孩子走自己的路

聽起來,是不是匪夷所思,但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切切實實存在的。一些媽媽過分溺愛孩子,捨不得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事,處處包辦代替;還有一些家長由於工作忙、時間緊,嫌孩子做事笨手笨腳兒給大人天麻煩,寧可自己在匆忙中代勞,也不讓孩子自己動手;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要求太高,常把一些孩子不能完成任務交給他們,這樣不僅不能提高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而且會是孩子因為遭遇太多失敗而產生畏縮、厭煩甚至逆反心理。

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男孩開始變得唯唯諾諾,甚至膽小怕事了呢?首先我們不得不把矛頭指向任勞任怨的的媽媽。其實,影響男孩男子漢氣概的主要責任在於媽媽,媽媽經常看不得自己的兒子收到委屈,凡事都替兒子代辦,也就是所謂的代辦型媽媽。除此之外,孩子滿足型媽媽,不管孩子要求什麼,媽媽一概滿足。這兩種媽媽一位這樣做是在愛孩子,實則是將愛變成了扼殺孩子成長的武器。

媽媽,請讓男孩子走自己的路

男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媽媽走自己的路,到那個時候,媽媽怎麼還能像孩子小時候那樣保護他呢?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嗯鞥裡,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正確的方法。

根據孩子的年齡逐步培養。較小的孩子可以從自己吃飯、漱口、擦嘴、洗手、擦鼻涕和獨立上廁所等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讓孩子自己學者扣紐扣、穿衣服、脫衣服併疊放整齊,自己學者穿脫哦些哇、繫鞋帶;在以後,孩子可以讓年齡稍大的孩子學者獨立收拾、整理房間,保管好自己的東西。如將桌椅抹乾淨、疊被子、收拾玩具、整理圖書,洗自己的手帕和襪子等。

媽媽,請讓男孩子走自己的路

古人說,寵子未有不驕,驕子未有不敗。一個別家長包辦一切的孩子,前途當然是令人憂心的。孩子的成長需要風雨,需要空間,正如“鷹擊長空”需要有一望無際的藍天,“駝走大漠”需要有廣闊無垠的荒原。家長應當放開手腳,讓孩子自己成長! 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