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當小學教師就一定強麼?做到這三點,你是二本也能當好老師

碩士當小學教師就一定強麼?做到這三點,你是二本也能當好老師

近三年,學校因為辦分校,招聘了八十餘名小學教師,其中具備研究生學歷有六名新教師,佔招聘教師總數的7.5%,從這些教師這幾年的專業成長來看,我發現研究生學歷並不具有絕對優勢,反而有個別研究生覺得自已學歷比本科生要高,踏實精神還不夠,工作適應能力卻慢一拍。我通過觀察、聽課、問卷調研、訪問,發現影響新教師專業成長最大的因素不是學歷的高低,主要受團隊精神、學習能力、吃苦精神等因素影響。

團隊精神決定個人成長的高度。一個新老師入職學校,學校會根據其專業、特長、性格等因素分到各教研組。大部分新老師來到年組後,作為新人,能夠尊重老教師,團結年組同事,組內的工作能夠積極完成。也有少數教師在組內有下列行為,令人反感,如:不積極做衛生,大掃除的時候拈輕怕重;在辦公室嬉笑喧鬧;獨自一個吃零食;完成分配的任務拖延等;有好處的事就做,公益的事情不支持;諸如此類,這樣的新老師最不受歡迎,這些不和諧的因素會極大阻礙個人的發展,想一想,你的所作所為令人反感,旁邊的人都不喜歡你,你如何發展?可以這樣講,沒有團隊,就沒有個人的成長!

碩士當小學教師就一定強麼?做到這三點,你是二本也能當好老師

學習能力決定專業成長的速度。新老師入職學校後,學校給每個新老師配了師傅,師傅會在工作、學習、生活上對新老師進行指導,尤其是對新老師教學方法、班級管理等工作指導,有的新老師善於學習,他們不僅每天聽師傅的課,而且聽年組其他老師的課,學校每週安排的其他年組的先行課,只要是同類學科的課,他們聽課非常積極主動,一節不落,每節必聽。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積極與師傅溝通,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這類學習能力強的新老師融入學校特別快,會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家長與學生的認同,專業成長的速度特別快。

有的新老師不主動學習,不做統籌安排,每天忙於自已教育教學,疲於應付,不利用好的資源,閉門造車。師傅的課一學期下來也只聽了寥寥幾節,學習不積極,不交流,這些直接會影響新老師專業成長的速度。

當然,學習能力還包括對學科知識、學生心理、信息技術、師生溝通、家校互動等多方面的學習,這些都要在工作之餘認真學習,你才會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碩士當小學教師就一定強麼?做到這三點,你是二本也能當好老師

吃苦精神決定專業成長的深度。沒有當過老師的人會覺得每天幾節課特別輕鬆,其實當好一個老師,需要做到的事情還真不少:熟練掌握執教學科的知識體系、教學方法、學生心理、班級管理、溝通能力、承壓能力等,從新老師的角度來講,最需要掌握的是一節課如何教,也就是教學方法的掌握,新老師教學方法的習得主要來自於聽同行的課,也就先模訪,再練兵,更重要是來自於個人課堂實踐。

我們學校每學期都有新教師彙報課,我作為數學學科評委傾聽了他們的課例,頗有感觸,我們發現一節課準備得是否充分,上得效果怎麼樣,直接與新老師的學習態度有關。有的新老師非常有吃苦精神,為了上好這節課,他在師傅及年組教師的幫助下,幾易教案,不斷修改,反覆思考,在整個年級每個班級試講過,在一次次修改中掌握課堂結構、教學方法、課堂管理等技藝,這些新老師既要上好自已每天的常規課,空餘時間還要對彙報課進行揣摩、試教,這是非常耗心力、耗精力的過程,但也是磨礪意志、強大內心的過程,凡是在入職第一年認真上彙報課的老師專業成長的速度是最快的,有的老師在國家、省市級競賽課中獲獎。

而有的新老師缺乏吃苦精神,讓他試講,讓他修改,拖拉應付,不情不願,往往讓師傅頭疼,遇到位較真的師傅,也許批評你,壓著你磨課。師傅也有自已的教學任務,有些師傅見說後效果不大,也就懶得較真了,愛咋咋地,受損失的是新老師自已。

碩士當小學教師就一定強麼?做到這三點,你是二本也能當好老師

各位新老師,我對學校二百多名教師學歷分析來看,決定你的專業發展真不是學歷的高低,有些以前的中師生、專科生成長為名師特級,有些是碩士、985或211名校的畢業生,也有幾年止步不前的。新老師們,要發展自已,團隊精神、學習能力、吃苦精神這三個要素必不可少!又到了新老師入職的時間了,金秋九月,加油,新老師們!

(陽光之下,高級教師,北師大教育碩士,小學數學教師、人力資源管理、教師數學賽課指導教師,文章皆原創,版權所有,與您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