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文:愛萌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又是一年中秋時,此時的你在哪裡望月抒懷,此時的你與誰共度,此時的你又在思念著怎樣的遠方,此時的你又突然想念起了誰?

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一首古詩,或許可以給我們答案:“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這是古人們最早的“賞月”記錄,而可見,遠在千年之前,古人們就開始對中秋賞明月有著莫名的偏愛。清涼月夜,秋色無邊,抬頭明月,低頭情切,不變的白月光彷彿是從亙古延綿至今的一場夢境。

既然“月是故鄉明”,古人們鍾情的這些“最美賞月地”,可有你的故鄉呢?


1.長江追月

長江三峽,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處處是別樣景緻。瞿塘峽山勢雄峻,巫峽幽深奇秀,西陵峽灘多水急,三者共同構造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中秋夜,明月生,月影山影在江面相逐,雲霧繚繞在山間水面,再輔以江濤澎湃和兩岸猿聲,此情此景美不勝收。

或許千百年前,遊覽三峽的陸游在月明之夜便被這樣的景緻打動,他在《三峽歌》中這般吟道:

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雲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

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2.峨眉山月

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

倘若在腦海中暢想一番,不論是在峨眉山的半山還是在峨眉金頂,明月下的峨眉,月如金盤,峰如峨眉,定然是相映成趣。 無怪乎詩仙李白也沉迷其中,專門賦詩一首,名曰《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3.廬山賞月

廬山位於長江南岸、鄱陽湖之畔,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它是秋天裡賞紅葉的好去處,也是中秋賞月的絕佳之地。中秋之夜,登臨廬山,看鄱陽湖上漁火搖曳,明月倒映水中,晚風徐徐,或許真有幾分“我欲乘風而去”之感。

廬山月夜,連明朝皇帝朱元璋也難逃其美,忍不住作了首“到此一遊”和“下回還來”的《廬山詩》:

廬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峰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遊。

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4.黃山邀月

黃山迎客松名揚天下,黃山的月夜也別有一番風情,夜風拂來,明月上了枝頭,月光灑向雲海,滿目純淨清冽,整個夜色更加靜謐迷人。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宋朝汪莘在他的《沁園春·憶黃山》中,不禁將黃山月夜形容為天宮盛景,可見其美妙:

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知此,問原頭白鹿,水畔青牛。

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5.象山夜月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於桂林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這裡的臨水明月不僅在水中構成“象山水月”的奇景,還與灕江東岸的穿月岩相對,一掛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月明之夜,泛舟灕江,從水月洞徐徐而過,讓人不得不沉迷於水中月明和天上明月,正如宋朝薊北處士的《和水月洞韻》中所言: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

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6.西湖秋月

西湖,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心頭的一顆硃砂痣。西湖的月夜之美,既美在三潭映月,也美在平湖秋月。《西湖志》說:“月光映潭,分塔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就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面對湖中美景,南宋王洧有詩云:

塔邊分佔宿湖船,寶鑑開匳水接天。

橫玉叫云何處起,波心驚覺老龍眠。

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而西湖白堤西端的平湖秋月也是西湖十景之一,自古也被公認為良辰美景,充滿了詩情畫意。隨意坐在湖邊,靜候明月漸上中天,放眼湖中,但見湖平如鏡,月華似瀉,清風拂面,桂蕊飄香。好一副“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美妙畫卷。

7.二十四橋明月夜

揚州,“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又名月亮城。只從這暱稱便可見一斑,揚州月夜,是多麼迷人。唐宋以來,歌詠紹興揚州月亮的詩詞便湯湯不絕。揚州的月,天下獨秀;揚州的月,是詩,是夢,是歷史,更是文化。

徐凝在詩中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從此揚州月夜名揚天下;後來張祜又寫“十里長街市井連,明月橋上看神仙”,從此賞月揚州成為最愜意的中秋樂事;賈似道也寫“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你看,賞月還有比揚州更適宜的地方嗎?

如果有,那一定是揚州的二十四橋,杜牧那首著名的《寄揚州韓綽判官》中有云: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二十四橋明月夜啊,令多少古人今人魂牽夢縈啊。

中秋節:古詩中這幾個最美賞月地,有你的家鄉嗎?


明月漸升,桂香襲人,值此團圓之夜,願以這些唯美詩詞中的月華為媒,邀您共賞此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