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真題練習(附解析)

摘要:為了幫助各位小夥伴更好地備考,公眾號“社會工作師考試網”持續為大家收集整理社工考試相關資料和信息,今日更新內容: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選擇題,具體如下,僅供參考。

9.13|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真題練習(附解析)

一、單選題

1.矯正對象小張經社會工作者小王推薦,參加由某職業學校為失業青年舉辦的為期兩年的教育培訓,兩個月後,小王在隨訪時瞭解到,學校老師認為小張表現不錯,但小張覺得同學們用異樣眼光看自己,他感到焦慮、緊張、很不開心,開始不願參加培訓。按照認知理論,小王針對小張的情況宜採取的做法是( )。

A.贈送小張喜歡的遊戲幣,鼓勵他繼續培訓

B.對小張進行“冥想”放鬆訓練,緩解他的焦慮情緒

C.幫助小張更改看待同學們的態度,努力學習,贏得尊重

D.無條件關懷小張,增加隨訪的次數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認知理論是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它著力於改變人的行為,但它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促使人的行為的內心世界上。它認為,人的不良行為主要產生於認知上的錯誤或理性思維能力的缺乏,社會工作者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幫助其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從而使行為能得到正確的、理性的引導。所以本題中,小王應該幫助小張更改看待同學們的態度,努力學習,贏得尊重。

2.矯正對象小李,30歲,易衝動。矯正社會工作者小王與小李建立了良好的專業關係,在小王的幫助下,小李脾氣改善不少。一天,小王在路上目睹小李的妻子與其他男性舉止親密。此時,小王合適的的做法是( )。

A.與小李的妻子溝通,希望她能改變自己的行為

B.與小李進行交流,對其可能產生的情緒衝動進行預防訓練

C.尊重小李的知情權,把所見到的情況告知小李

D.遵循保密原則,不採取任何行動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社會工作的方法在矯正社會工作領域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其中之一是致力於改善矯正對象偏差心理和行為的社會工作方法。包括理性情緒治療模式,即對人的心理失調機制進行深入分析。本題中,小王合適的做法應當是與小李進行交流,對其可能出現的情緒衝動進行預防訓練。

3.社區矯正對象小李告訴社會工作者,自己從小到大被家長、老師認為是個沒出息的人,他也覺得自己就這樣了,以後的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小李的這種情況可以應用( )來解釋。

A.行為主義理論

B.認知理論

C.標籤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認知理論認為,人的不良行為主要產生於認知上的錯誤或理性思維能力的缺乏,社會工作者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幫助其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從而使行為能得到正確的、理性的引導。

二、多選題

4.某街道在殘疾人服務領域探索建立殘疾人社會支持系統,以幫助他們解決自身問題,減輕壓力,維護身心健康。下列做法有助於發揮殘疾人社會支持系統功能的有( )。

A.請康復訓練員指導家庭幫助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

B.在社區活動中心增設無障礙通道

C.組建殘志願者隊伍,定期上門探訪殘疾人

D.聘用專職社會工作者對社區殘疾人事務進行統籌和協調

E.為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利用社會支持網絡開展工作,是社會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殘疾人存在的困難與其他弱勢群體不同,他們的困難除了經濟、教育、就業和生活中的住房、醫療、交通等問題外,經常困擾他們的是身體行動不便或聽力、語言、視力障礙造成的社會交往不利,所以殘疾人特別需要社會各界主動地給予幫助。在社會支持網絡中,家庭、親友與鄰里、民間非營利組織、城市社區服務體系、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系以及政府和志願者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5.下列工作中,屬於監禁場所內矯正社會工作內容的有( )。

A.預防服務對象間犯罪觀念的“交叉感染”

B.協助服務對象戒除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C.協助服務對象適應監禁場所的生活

D.協助服務對象制定作息制度及監督措施

E.幫助服務對象恢復重建其社會功能

參考答案:ABCE

參考解析:監禁場所中的社會工作包括:

①協助服刑人員適應監禁場所生活,包括幫助服刑人員熟悉監獄環境、協助服刑人員戒除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協助服刑人員解決生活困難、預防服刑人員間犯罪觀念和行為的交叉感染;

②為在監服刑人員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③幫助在監服刑人員加強與社會的聯繫,以恢復重建其社會功能。

6.對既往軍旅生涯的不捨和留戀,對當下處境的不滿和無奈,是部分軍休幹部的心理特徵。社會工作者計劃運用人生回顧方法來幫助這些軍休幹部,目的在於協助他們( )。

A.尋找往事的意義

B.迴避過往的侷限

C.忘卻生活中不好的一面

D.構建當下生命的意義

E.實現自身整合

參考答案:ADE

參考解析:人生回顧的目的有:①要引導服務對象珍惜“現在”的重要性,包括欣賞時間的珍貴,以及真實地活在離開部隊後的當下,“學習享受活著”。②要引導服務對象找到往事的意義,以曾經的軍旅生涯經歷來建構生命的意義,這是人生問題過程的重要作用。③在人生回顧的過程中,幫助服務對象直面自己的侷限。④引導服務對象坦然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重新激活疏遠的關係,尋求與自己、與他人的和解。⑤引導服務對象“拓展個人愛和同情的圈子”,力所能及地關懷他人、服務社會。

公眾號“社會工作師考試網”,免費提供在線題庫,以及更多社工考試資訊與備考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