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將完善資本市場支持「四新」制度

近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出席2018年北京CBD國際金融論壇時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不斷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完善資本市場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簡稱“四新”)的制度機制,打通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生態鏈,推動形成高質量的產融結合,以支持關鍵領域自主創新為著力點,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閻慶民表示,近年來,證監會在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促進產融結合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主要的體會是應當把握好“五性”:

一是適應性。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能不能適應實體經濟的需要,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是判斷產融結合是否成功的根本標誌。金融不能過於領先實體經濟,走向“脫實向虛、自娛自樂”;也不能落後於實體經濟,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障礙。證監會始終堅持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要求,以國家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為導向,全面加強基礎制度建設,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引導社會資金向優質企業聚集,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二是創新性。在產融結合中,既要堅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又要創新金融服務,按照實體經濟的需要提供新的服務內容和方式。證監會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勢,積極服務科技創新工作。

三是互補性。在服務產融結合的過程中,各類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工具應該優勢互補,協同發揮作用。我國融資結構長期以間接融資為主,近年來直接融資雖有所提升,但佔比依然較低。證監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努力提升直接融資水平的同時,注重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企業的綜合功能。

四是普惠性。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突出,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是一個重大任務。新時代的產融結合,要著力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在普惠性上下功夫。

五是風險性。證監會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刻認識到,“穩”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基礎和前提,發揮資本市場優勢助力產融結合離不開“穩”的市場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