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平穩,房租逐年上漲,未來我們的租售比將會向世界標準靠攏!

我之前是賣房子的,關心的是房價;這段時間給某網站租房板塊供稿,關心的是租金。

兩個一相除,就是租售比了。

我覺得這兩個因素非常有趣,雖然都是房產,但代表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而這兩個市場,近乎是割裂的。容我詳細說說。

買房市場

賣房子的時候,我在北京的五環外賣別墅、賣公寓。

一套小公寓,少說也要200萬,不過當年確實不限購不限貸,就是商水商店還不能落戶,現在則連公寓都限購,徹底涼涼;別墅則要符合北京的限購政策,還得400萬起,還得家裡有車,因為別墅的位置非常偏遠。

所以能夠買得起房的人,絕對是優中選優,不僅要有錢,還要有資格。

我回想了一下我那些少得可憐的客戶,基本都是家產千萬乃至上億的主兒,年齡基本在30歲開外,當然年輕人也是有的,只是付錢的不是年輕人罷了。

而這些人關心的點驚奇地一致:房子未來的增值情況。

初為銷售的時候,我還特別內斂認真,不管來的客戶是誰,都會去詢問一下:先生/女士,您這房子是買來投資還是買來自住?

後來客戶接多了,再考慮到我那鳥不拉屎的項目位置,便直接變成了:

我們項目3年後就會在門口通地鐵,而且您往左手邊看,那塊空地樓面價已經達到了2萬,什麼意思?未來如是的時候房價必然超過4萬,而咱們項目現在的單價也才3萬,穩賺不賠啊!

越有錢越是有文化的人,越會在意房屋的具體品質,比如地段、戶型、周邊配套,越是沒錢沒文化的人,越會在意是否便宜,是否未來可以漲價。

我於是描摹出了買房人的用戶畫像:

房價平穩,房租逐年上漲,未來我們的租售比將會向世界標準靠攏!

租房市場

作為一個在北京親身體驗了各種租房形態的人:

雙井的群租房、通州的合租房、望京的黑中介、豐臺的自如寓、勁松的整租屋……以及接觸了大量租房客群的大叔,我有話要說:

相比於買房者,我發現租房群體,非常年輕,但少部分人也是一把年紀、可能有買房資格,但大部分人沒資格,可以是本地人,但大部分是外鄉人,可以學歷很高,但大部分人學歷普通,總之總結一條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窮。

但也有一小部分異類,明明很富有,就是租房子,可這種人太少了,而且有錢任性,我也管不了。

越是有錢有文化的人,越會在意房屋的具體品質,比如位置、整租、安全、裝修,越是沒錢沒文化的人,越會在意租金價格,越便宜,就越願意降低其他要求。

插播一個事情,前些天我在北京某地鐵口看到了個大叔睡在帳篷裡,覺得心裡很難過,就過去聊了會兒天,大叔40歲,在北京送快遞送外賣,想省點錢,已經在帳篷裡睡了4個月。過段時間我想好好寫寫大叔的故事。

於是也簡單描摹了一個租房人畫像:

房價平穩,房租逐年上漲,未來我們的租售比將會向世界標準靠攏!

中國的租售比,有多低?

恰好我前段時間有對北京某小區做過一個跟蹤小調查,這是北京世紀龍祥小區在2018.8的租售比:

房價平穩,房租逐年上漲,未來我們的租售比將會向世界標準靠攏!

1:546,其實已經挺高了,至少比之前高,因為2017.2的租售比更低,只有1:816

房價平穩,房租逐年上漲,未來我們的租售比將會向世界標準靠攏!

關於租售比為什麼這麼低,有幾位大佬說的話,深得我心,於是直接拿過來:

房價平穩,房租逐年上漲,未來我們的租售比將會向世界標準靠攏!

這三位分別說了三件事情:

1.中國的租房市場和買房市場是割裂的;

2.租金和房價分別體現的是兩個不同群體的購買力;

3.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他們說的很有趣。不過……

中國的租售比,是否正常?

對於當下的中國,非常正常。

過去的中國,是一個犧牲大部分人利益(主要是農民),成就小部分人利益(主要是城裡人)的時期,是一個集中力量辦大事,要有舍有得,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時期。

在過去一段時期,中國的貧富差距拉得很大,資源的集中度也很高。導致了大部分的資金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而大部分的資金和大部分的人又集中在少部分城市之中。

除此之外,因為欠發達、因為暫時不規範,因為一直在發展,所以各種投資渠道都沒有打通,各種保障都不健全,最值得信任的,還是我們的gov。

這個時候什麼最保值?

當然是房子,而且還必須是北上廣等核心城市的房子,再限制也要買。房子後面還有戶口,戶口後面還有教育、醫療等各種稀缺資源。越是大城市,人就越不斷聚集,房價就越會高,至少大家都是這樣認為。

這樣的情況下,房價能不高麼?

過去以及當下的中國,租房市場一直很小,真正有租房市場的城市,叔叔我細細算了一下,泱泱中華,只有22個城市算小有氣候。而全國大量的在租房源,又主要集中於一二線的8個城市之內。

除此之外,租房的法律,非常簡陋,簡陋到什麼程度?

很多城市根本沒有租房法律,北京和上海倒是有一些“租房辦法”,但都是十年前的老黃曆。舉個例子,自如甲醛超標,造成了大量租客(包括我)的身體不適,可自如竟然沒違法,消費者竟然還只能通過輿論曝光來維權。

而且房東想賣房了,是真的可以把租客趕出去,最多最多,給租客一個月的房租。不搬?喂,110嘛?

租房環境要多糟糕,就有多糟糕,所以大家都是能不租房,就不租房,一有錢一有資格,必然屁顛屁顛去買房。

剩下一群沒錢沒資格的弱勢群體,最關心的,當然就是租金價格,而他們租金的決定因素,就是他們的工資。

可是我們也都知道,在中國,高工資的人很少,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知乎er一樣年薪百萬,大部分人的工資也就月入一萬。所以房租,是有上限的。

這樣的情況下,房租能不低麼?

兩相結合,租售比,低,真的必須低了。

以後是否有可能發生變化?

廢話,你看看去年到今年的租售比變化,就能看出來了。作為分母的房價降了,作為分子的房租漲了,租售比變化是房產數據裡面最明顯的。

我一直秉持一個原則:一切事物都有其一般發展規律,無論解出來的花朵多麼奇葩,但總歸是一朵花,總歸要塵歸塵土歸土。

所以:

中國的租售比,在未來,一定會像其他國家1:200的租售比靠攏。只不過,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等到那個時候。

而因為房價的剛性,導致了它的易漲難跌。所以想讓房價下降,是非常難的;

房租由於收入強綁定,導致了收入不漲,租金也難以上漲。所以想讓租金快速上漲,也是非常難的;

於是乎,未來的房價,很可能長期維持原狀,甚至略微下跌,而租金,則會隨著人民幣的貶值、居民收入的增加而逐年水漲船高。多年以後,達到1:200的世界正常水平。

而租售比的增長,又避不開這幾件事情的推動:

1.租售同權的切實落實

2.租房市場的發展

3.租房法律的更新健全(在德國,租金漲幅過大是要坐牢的;在澳洲,租客沒找到下家前,是可以拒絕搬離的)

4.房屋與戶口的解除綁定

5.房價的穩定

6.人口與資金的自由流動

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下一次,我想聊聊小產權房,畢竟房產稅要來了,而小產權房,又是一個必須要在此之前處理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