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對水產養殖造成的危害和對策三

三、如何防治颱風、暴雨引起的水產養殖疾病

颱風、暴雨來臨前,除了加固塘壩、閘門,準備抗險救災物資外,做好養殖疾病預防工作很有必要,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颱風、暴雨前的預防工作

(1)、如果池壩、閘門堅固,颱風、暴雨前池塘內應儘量多蓄些海水,以防止淡水大量湧入池塘引起鹽度急劇下降。

(2)、疏通排洪溝,能隨時排掉由於暴雨引入的上層淡水。

(3)、飼料裡拌鑫VC應激靈3‰、鑫維他2‰等,增強對體質與抗應激能力。

2、颱風、暴雨過後的養殖疾病預防工作

(1)及時排水和換水:首先排去表層的淡水,不可一次將池水排出灘面(尤其是晴熱的白天),否則對蟹類、貝類都會有一定影響。再通過幾次換水逐漸將塘水pH、鹽度調節到魚蝦蟹貝正常的生理範圍內。

(2)消毒和水質調節:換水後,對養殖池水、進排水溝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處理。可選用中藥活性碘、苯扎溴銨溶液等。消毒後過幾天,可投放水質、底質改良劑,如沸石粉、生石灰、增氧底改片、保底安、鑫EM菌種、濃縮鑫衛士等,進行底質和水質的調節。

(3)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因受環境突變,養殖生物體應激大,災後應加強投餵優質餌料。魚蝦蟹類應投餵優質全價配合餌料或鮮活餌料,提高機體的抗病力。投餌要實行“四定”的原則,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餌量要根據天氣、水質和魚蝦吃食情況靈活掌握。一般天氣晴朗可多投,陰雨天可少投,天氣悶熱雷雨之前應停止投餌。水色好,水質肥爽,可正常投餌,水色淡可增加投餌量,水色過濃則應減少投餌量並應及時注入新水,網箱養魚爭食激烈可正常投餌,上浮魚群減少,爭食不激烈時,可減少投餌量;魚病治療期間投餌量應適當控制。並在餌料中添加鑫維他、解毒護肝散、鑫肝泰等提高防病抗病力,減少疾病的發生。並針對不同的養殖品種及症狀,可選用不同性狀的藥物進行治療,可用恩諾沙星、氟苯尼考、三黃散等製成藥餌,連服5-7天。

對濾食性魚類、貝類的養殖池塘應及時調控水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釐米,水色保持鮮活嫩爽,顏色以黃褐色、棕黃色、淺綠色為好。對水色過濃的池塘,可配合防病害定期使用鑫EM菌種、芽孢菌種等,降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灘塗貝類養殖要疏通溝道,養護好塗面,確保塗面基質穩定。

(4)注意寄生蟲病的暴發:颱風過後水溫回升很快,加上養殖池內水質突變,養殖的水生動物很容易發生寄生蟲病,可用特性纖蟲淨等高效藥物殺滅蝦蟹體表的寄生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